第二天一早。

关月起床梳洗完毕,先是舀出四碗面粉,加水,放入昨天留下的面剂,揉成光滑而柔软的面团,盖上湿抹布醒发。

又把几个妹妹喊醒,“起床起床啦!今天中午吃包子,咱们先去山里采野菜,谁采的多就能多吃包子,艾儿,你留在家帮娘干活。”

几个妹妹一听要吃包子,立马起床梳洗。

早餐是关月煮的小米粥,水多米少的那种,有划粥断齑的励志故事,关月觉得自己比故事里的主人公没好多少。

吃完早饭,关月、关畅、关欣三人背上背篓,带上工具,出发去附近的山上采野菜。

大概是刚下过雨的原因,进山的土路并不好走,三姐妹虽走的小心翼翼,草鞋上依然沾满了泥巴。

幸得春雨滋润,山里满眼绿油油的植物,生机勃勃,正值蘑菇疯长时期,关月特意寻找被草叶盖住的地方,果然有蘑菇。

关月认识的蘑菇不多,只敢挑自己以前吃过的捡,又教了两个妹妹辨识蘑菇的方法,“记得采这种伞面平滑的,摸着厚实的蘑菇。”说着举着蘑菇给两个妹妹看。

“姐姐,我采的这个对吗?”关欣举着一个红蘑菇给关月看。

关月没见过也没吃过这种,但是看那鲜艳的颜色,就能感觉到不是好蘑菇,“快扔掉!你俩还是采荠菜吧,我采蘑菇。”

关欣听见立马把蘑菇扔的远远的。

三个人一路走一路找能吃的野菜,荠菜、蘑菇还真是采了不少。

“月儿姐,我累了,我们歇一会吧。”关欣虽然没捡多少野菜,但是背着筐走的路远,她年纪又小,一会就累了。

关月听完,站起身找可以休息的地方,眼见远处有条河流,“再坚持一下,我们去河边歇一会吧。”

“好!”关欣看见河流,忘了刚才的疲惫了,直奔河边跑去。

走近看竟是泉水,泉眼不住的外涌形成了河流,关月拿出水壶,在泉眼处接水,递给妹妹们先喝,她俩喝完,自己豪饮一口,甘甜清凉!解渴!

坐着休息了会,关月又把另外的两个水袋灌满水,留着回家喝。

“你们先歇着,我去前面找找看有没有其他能吃的东西,畅儿记得照顾好妹妹。”关月特意叮嘱道。

关畅点头答应,两个人把筐放在旁边,躺在一块大石头上休息。

关月沿着河流继续往前走,发现树荫湿润处长着不少蕨菜,这就是“陟彼南山,言采其蕨”的蕨菜芽吧,可惜未有君子与之相见。

自己是母胎单身,早已习惯一个人,和父母、弟弟只是血缘关系,并不能给自己家的温暖,到了这里,杨杏花虽然穷,又当爹又当娘,但是把孩子们养的很好,互相关心互相照顾,这就是家人之间的温暖吧。

关月一边采蕨菜芽,一边沿着河流走,不知不觉已经装大半筐了,太阳快到正头顶了,想到两个妹妹还在河边等着自己,她赶紧往回走。

等她到了刚才分别的地方,却并没有看见两个妹妹的身影,石头上还留有从鞋上磕下来的泥巴,关月一下子慌了神,不会是山里的野兽,把她俩叼走了?

关月紧张的出了一身冷汗,不敢往下想,“畅儿?欣儿?”她的声音不住的发抖,一边小跑一边喊。

山里空荡荡的,回应她的只有自己的回声。

“关畅?关欣?你们在吗?”她的声音已经带着哭腔,走了好一会依然没看见妹妹,心里更加慌乱,眼泪忍不住从眼底涌出,如果妹妹丢了,自己也没法跟杨杏花交待。

慌乱之时,自己竟迷了路,找不到回村的路,关月正跌跌撞撞哭泣,突然听见一声尖笑。

“欣儿?是你们吗?欣儿?”关月试探地喊道。

“月儿姐,我们在这呢!”这时远处传来关畅的声音。

关月寻着声音跑过去,在一个陡坡下面看见了她们,“畅儿欣儿,你们没有事吧?”

关欣兴奋的举着一只野兔,“月儿姐!我们抓到野兔了耶!”

这时,关月才看到关欣的身后还站着一个高大健壮的男人。

不等关月问,关畅先开口,“月儿姐,多亏了猎户叔叔,我们抓到野兔啦!”

关月定了定神,擦干眼泪,生气的训斥道,“我不是让你们在原地等我吗?为什么到处乱跑?”

“小姑娘,你先别生气,是我怕她俩在山里遇到危险,所以才想着让她们跟着我,你要责怪就责怪我好了。”男人帮忙解释道。

“你俩知不知道,我找不到你们有多着急?”关月知道自己不该将两个妹妹晾在呆在河边,语气也有所缓和。

关畅、关欣互相看了一眼,低下头,“对不起,月儿姐,我们知道错了,以后不敢乱跑了。”关畅低声说。

“小姑娘,消消气,我给你们送下山吧,这山里的虎豹豺狼,可是会吃人的。”男人边劝边把猎兔子的网卷起,系在腰上。

这时,关月才注意看他,身材高大,满脸须髯,麻布短衣,手里拿着弓,腰间别着箭弩,长相不似汉人。

“那多谢大叔了。”关月作揖致谢。

“哈哈,我有这么老吗?那兔子就当见面礼了,它应该只是撞晕了,你们回去养着玩吧。”男人说完,走到前面带路。

“您知道我们的村子?我怎么从没在村子里见过您呢?”关月有些疑惑。

“是这个小姑娘告诉我你们住哪的。”猎户指着关欣,“我住在后面那座山上,今天是进山打猎的。”

这时,关欣扯了扯关月的衣角,小声说道,“月儿姐,之前我饿了,大叔还给我们吃好吃的饼呢。”

听见“吃”这个字,关月的肚子也“咕噜噜”的叫了一下,她已经慌的忘记饿了。

走在前面的猎户像是听见了,从肩上的袋子里掏出一个圆饼,转身递给关月,“小姑娘,给你也尝尝。”

关月道谢后,双手接过饼,只见圆饼四周厚,中间薄,撒有芝麻,样子类似于现代的馕,果然这个猎户大叔不是中原人。

咬一口,带着淡淡的咸味,“敢问大叔,您是胡人吧,这个是胡饼吗?”关月问道。

“哦?你看着年纪不大,想不到知道的还挺多。”猎户回头看了关月一眼,眼神中带着几分不可思议。

“是啊,姐姐,你见过胡人吗?”关畅也不解的看着关月。

“额……”关月不知道该怎么编,按理来说,她作为农户出身、没上过学的十二岁小姑娘,没机会知道这些,“你忘了?上次赶集的时候,我听旁边的人聊天说的。”说完,关月加快了脚步。

徒留关畅愣在原地疑惑,赶集的时候?到底是哪个人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