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讨教
到了上京山,何倍跟没事人似的和陶然婷打招呼。
“陶姑娘,好久不见,最近可好?”
陶然婷眯起眼,他怎么来了?
他估计还不知道她已经知道了,脸上笑容很是灿烂。
陶然婷也假装糊涂,“哟,何大人怎么来了?”
“陛下对杂交稻十分重视,凌大人命我过来再讨教讨教。”
他依然是那样憨厚老实的模样,若不是知道真相,她真就信了。
“别在外面杵着了,到屋里说。”
陶亮和他一起过来的,以为他们真如表面那样和谐,很是高兴。
“不了,我还没忙完呢。”
培育盆里的水稻也收割了,她和仆人们正忙着脱粒。
“不差这一会儿,人何大人好不容易来一趟,你招呼招呼,啊?”
“是呀陶姑娘,我还有很多问题想请教你呢。”何倍谦虚地笑道。
看他虚伪的样子陶然婷就来气,可既然来了,不如给他个教训。
进屋倒了茶,陶亮便“识趣”地离开。
她主动打开话匣子。
“何大人上次的杂交稻种得如何?”她轻喝一口茶,饶有兴味的问。
何倍很淡定,“还不错,陛下很是赞赏。”
哼,嘴硬,谢均信中说陛下给了一大笔公费农部研究,却种出一批乱七八糟的苗子,凌大人都看懵了。
“果真?那产量呢?”陶亮问道。
“产量与第一次差不多,呵呵。”他有些尴尬地咽了咽唾沫。
陶然婷半眯着眼,这货撒谎都不脸红的。
陶亮很高兴,转头对陶然婷说,“三妹,你这新法子果然管用,再这么改良下去,定比占城稻还要厉害。”
“听说占城稻已经在建康推广了,是真的吗?”
“是。”
“陛下说优先推广占城稻,雨水多时再种黄穋稻,现在占城稻比黄穋稻的名声还大,陛下对陶姑娘也是赞不绝口。”
何倍真诚地夸着,又偷偷看了看陶然婷,见她一脸的微笑,便放心了。
“哦?陛下还提到我了?”
“那陛下没有夸我的杂交稻吗?”陶然婷挑眉笑了笑。
“有,当然有,陛下说你的杂交稻是前所未有,有望超越占城稻。”
“所以命我到这来讨教,陛下想快些种出优质的杂交稻,希望陶姑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哼,在这等着呢。
陶然婷皮笑肉不笑,“可是之前我把我知道的都告诉你了,没什么可以说给你听的。”
何倍皱起了眉头,“怎么会没有,你看啊,杂交稻下田后,杂草变多了,有些……呃有些苗子还变矮,变软了,这些都是问题。”
有些?
明明是整张田的杂交稻都参差不齐的,果然没句实话。
陶然婷轻咳几声,假装正经地说,“杂草问题嘛,杂交稻施肥多,杂草自然就多,很正常,至于苗子变矮,也很正常,刚开始改良都这样,等后面稳定就好了。”
这话倒跟凌大人说得差不多,据他的经验,改良初期什么样子都有,后面逐渐挑选优质种子培育即可。
“是……这样的吗?”何倍犹豫了。
陶然婷肯定地点点头,他便只好信了。
“刚才进来,我看你在脱粒,你也在收割杂交稻?”
“是啊,怎么样,跟农部的比一点不差吧?”陶然婷有些得意地看着他。
他脸色并不好,她的谷子粒粒饱满、整齐,农部种出来的有饱满的有空壳的,看得人郁闷。
“我还没来得及细看,我再去看看?”
刚才进来看到花盆里剩下一茬茬割完的稻杆,他有些疑惑。
“嗯。”
到了院子里,仆人们把脱完的粒倒在地堂上晒。
“你这一季还用花盆种吗?为何不移到田里?”
“田里也种啦,跟我到谷仓看看?”
何倍当然想看,跟她到了后院。
谷仓单独一个屋子,里面囤着五六个谷仓。
看着高耸出尖的金黄谷子,何倍眼睛都大了。
“这些都是杂交稻?”
陶然婷心虚地点点头,其实这是占城稻的谷子。
这一季她和翟珠种了几十亩,产量很稳定。
杂交稻和占城稻的谷子外形差不多,她晾他也看不出来。
他凑近看了又看,那谷子颗颗饱满肥硕,跟农部的简直没法比。
奇怪,为何她的种出来这么漂亮……
“我听凌大人说,你这一季没种杂交稻,一直在培育种子,哪来这么多谷子?”
陶然婷心虚地深吸一口气,很快转过弯来。
“呵,还没做成的事,我哪敢说呀,现在你都看到了,我种的那么好,你可得到陛下面前帮我好好美言几句。”
何倍尴尬一笑,“原来是这样……那是肯定,陛下肯定会赏你。”
他又问了好些问题,始终没问出有用的信息。
“我跟你们种的都一样,你放心去尝试吧,毕竟上京山和建康的水分、土壤、气候都不一样,种得不同也很正常。”
听谢均说他就是个草包,像凌宇那样专业的根本没几个,随便说几句就行了。
“可差别也太大了,你这上千斤的量,我们……呃,我们也没差多少,但比你的差些。”
差点把实话说出来,他吞了吞舌头忽悠过去。
农部这次种出来的亩产只有百来斤,而且有一半是空壳的,比普通水稻还要差。
“那就是了,气候不同,产量就不同,慢慢来,别急。”
何倍总感觉有问题,可说不上哪里有问题。
看完谷仓,陶然婷要帮翟珠收稻子,留何倍一人在家。
这些仆人帮她干了了这么久,多多少少懂一些,他便拉着一仆人问问题。
“陶姑娘这季全种了杂交稻?”
仆人愣了愣,笑道:“是,全是杂交稻。”
“花盆里也种,田里也种,多着呢。”
陶然婷没有跟他们说种的什么品种,只说都是杂交稻。
“那她是怎么种的?还是泡发种子,再育秧,再移栽?”
“是啊,都这么种。”
“那花盆里的种子呢,为何还要培育新种子?”
“她说要改良,需要很多新种子,具体的我也不太懂呵呵。”
他们在谢家庄子上也干过很多年,种水稻的步骤都差不多,但对改良稻种了解不多。
见套不出来话,何倍有些心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