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打谷
“既如此,不如就挑黄穋稻收成之时,朕同大家一起到大坝庆祝竣工。”
“好事成双,陛下英明。”凌宇难得拍了一回马屁。
陶然婷每日在杂交实验和占城稻田间穿梭,何倍却也无怨无悔,跟着她忙来忙去。
一天, 他拿出几副药材。
“陶姑娘,你没日没夜地忙活,我给你买了几副药,可调理身体,疏通筋骨。”
陶然婷正在俯身查看杂交稻,听他这么说直起身来。
“何大人你不用破费的,我没事。”她把那几个药包轻轻推开。
做杂交实验极其伤眼睛,尤其是去雄蕊,比针眼还细,挑出来眼睛都花了。
还要经常弯腰除草、观察,腰板确实疼得厉害。
但何倍也整天陪她做这些工作,怎么好意思让他送礼物。
“你跟我还客气?”何倍不由分地把药包塞给她,“几个药包又不值什么钱,呵呵。”
陶然婷犹豫再三,只好收下。
“那你今天多吃几碗饭,就当我请客了,呵呵。”
她没什么能送给他的,只能尽些地主之仪了。
“好。”
草长莺飞,收获的季节总算等到了。
朝廷的几位大人和陶亮、郭淮都来了。
“哥,你们都来了?”
“这么大的日子能不来吗?”说着,陶亮挽起袖子准备割稻子。
看他兴致勃勃的样子,陶然婷有些好笑。
“哥,你会割啊?”
陶亮撇撇嘴,“你示范一下。”
李平笑道:“怎么,陶大人不会割稻子?”
陶亮尴尬地笑了笑,摇摇头。
“嘻嘻。”
陶然婷便拿起镰刀,抓起一把水稻一刀横过,水稻便下来了。
刚以为学会了,陶亮跃跃欲试,陶然婷又弯下腰,抓起三棵水稻,又一刀横过。
这下把陶亮看呆了,“还能三棵一起来,好,这个快,我来。”
“哎,各位大人一起吧。”他还不忘招呼别人。
他是图新鲜,可其他大人以前天天看水稻,兴致缺缺。
但碍于陶亮在,慵懒地拿起镰刀割起来。
刚割几把,陶亮就直起腰说累,“这活不是老年人干的,腰受不了,哎哟。”
正说着,几个仆人把两台打谷机抬了过来。
“哥,你打谷吧,这活不费腰。”陶然婷心疼他一把年纪。
陶亮爽快地扔下镰刀,“怎么打?”
陶然婷拿起一把水稻放到打谷机的滚筒上,稻子很快脱落了。
“注意啊,一定要抓稳,要不然稻杆会被扯进去的,你试试。”
陶亮学着她的样子,小试几下,倒也不难学。
“怎么样,还可以吧?”
“嗯,很好。”
“另外还得注意,不能把滚筒往后滚,要不然也会吃稻杆。”
她打着手势示范着,陶亮边打谷边点头。
可刚说完,他就踩乱了步伐,滚筒开始往后倒。
“停停,别动。”她忙制止。
陶亮忙停下来,双手僵在半空,“怎么办,怎么办?”
“没事,再调回来,慢慢踩。”
小插曲一过,陶亮终于调整回来了,陶然婷笑道:“若是再这样,你就继续调整。”
“哎。”陶亮很高兴,“这小东西也简单。”
没过一会儿,米斗里就堆了一小堆谷子。
任福拿着镰刀过来,划拉着米斗里的谷子,又看看打完的水稻杆子,忍不住感叹。
“打得还真干净哈。”
“嗯,不错不错。”
看着陶亮不知疲倦地踩着打谷机,他也想试试。
“陶大人,让我来试试?”
陶亮刚学会操作,还不想松手,头也不抬地说,“你去另一台。”
任福转身看了看,今天预计要收割五亩地,那台在另一张田里。
“这么远,我就踩一会儿,等会还你。”
弯腰割稻太累了,他也不想干,哪有打谷舒服。
陶亮又打了几把,只好停下,“行,你来。”他停下脚,擦了擦汗。
任福按照刚他刚才的样子,也踩了起来,心里觉得简单。
“嘿嘿,好玩。”他瞬间乐了,踩得起劲。
其他大人看他玩得挺开心,也凑过来看。
“真能脱谷。”
“凌大人果然没看错。”
“速度飞快啊。”
……
他们看着飞扬的谷子指指点点,就没人想要割稻子。
陶然婷很想叫住他们,可人家身份在那,又是大庭广众的,无奈她只好默默劳作。
本以为凌大人派人过来能帮忙干活,谁知他们只想指手画脚。
陶亮见任福没有停下的意思,也加入收割的队伍里。
“哥哥。”
又割了一会儿,她终于忍不住了。
要是他们都不动,今天的收割计划肯定完不成。
“能不能叫他们来帮忙,这么稻子不知割到什么时候。”
陶亮点点头。
他抱起一堆稻子放到打谷机后面,趁机说,“各位大人,打谷一个人就够了,割稻子需要人手。”
这时,何倍第一个回去割稻子,其他人各有各的事。
“我喝点不去,呵呵。”
“我身上有点痒,涂点药膏。”
“秸秆要收的,我来弄吧。”
……
他们摆明了不想干活,陶亮看了有些生气。
“各位大人,凌大人让你们过来是实实在在帮忙的,游手好闲的吧。”
“今天的任务是五亩地,如果没完成,我可要写进文书里呈给凌大人。”
听到这话,那些想偷懒的大人瞬间收了心。
他们知道陶亮为人,心性耿直,不爽就上奏,各种小报告,从来不怕得罪人。
朝廷命官虽然个个有背景,但陶亮这两年对农业贡献巨大,陛下时常记挂,他们不想惹一身骚。
“嗐,我正要割呢。”
“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喝完水再忙。”
陶亮便一直盯着他们。
他们也不好耽误太久,晃晃悠悠地割着稻子。
这边热火朝天地干着,那边几个小孩兴高采烈地抓着草蜢。
绿盈盈的草蜢被收割声惊动,四处乱飞,孩子们追着它们四处跑。
田间地头都在收割,一些农户自带着饭,或者让小孩来送饭,好不热闹。
休息间隙,一些农户看到陶家田里的打谷机,都好奇来看。
“这大家伙,没见过呀。”
“是啊,水稻还能这么脱谷,嘿哟真稀奇。”
“不会又是三姑娘发明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