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再临京营
七月十五,诸事不宜。
不过辰时,身着武弁服的大明天子朱由校便在锦衣卫缇骑的簇拥下,自西华门而出,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便是抵达了位于京师西山脚下的校场。
相比较半月前,此次随同出行的,除了兵部尚书黄克瓒之外,还有前些时日刚刚抵京的前任南京兵部尚书王在晋以及正式入阁的\"帝师\"孙承宗。
今日便是天子与京中掌权勋贵约定好,再度检阅京营的日子,诸多心事重重的勋贵早已在校场外等候,不远处还有诸多身穿各色官袍的兵部属员,脸上的表情不一而足。
简单打过招呼之后,大明天子朱由校便是翻身下马,脸色冷凝的朝着校场深处的观武台而去,其身旁的锦衣卫缇骑也是亦步亦趋,紧紧簇拥着天子,腰间佩戴的绣春刀更是微微出鞘,闪烁着令人心悸的寒芒。
\"哼..\"
眼前的天子根本不给他们开口的机会,人群中便是响起了一道冷哼声,好似对天子如此冷淡的态度颇为不满。
但不管心中作何感想,脸色不一而足的勋贵们仍是结伴而行,步伐紊乱的朝着天子追去。
不多时,大明天子朱由校便是在文武官员的簇拥下,登临校场深处的观武台,也在人群中发现了立于前列的神枢营武官周遇吉。
\"开始吧。\"
草草打量了一番过后,天子波澜不惊的声音终是于观武台上响起,也让兵部尚书黄克瓒的心中为之一紧。
虽然距离天子上次驾临京营已是过去了半月有余,那昔日发生的一切仍是历历在目。
没来由的,兵部尚书黄克瓒便将目光投向不远处的勋贵们,愤怒的眼神中夹杂着些许警告。
但也许是经历了上次的教训,恭顺侯等勋贵也懒得再搞些上不得台面的小把戏,从始至终没有半点异样。
咚咚咚!
在诸多传讯兵的声嘶力竭之下,早已等候多时的鼓手们终是接收到了命令,整齐划一的战鼓声也是在偌大的校场中炸响。
\"杀!\"
\"杀!\"
\"杀!\"
冲天的呐喊声响起,校场中密密麻麻的军阵也是开始了变换,但除却由周遇吉领衔的神枢营还算可圈可点之外,理应人数最多,素有大明官兵王牌军之称的\"五军营\"却是人仰马翻。
虽说校场中士卒的人数相比较半月之前,肉眼可见的\"厚实\"了不少,且大多也披着一层不知有何材质制成的\"皮甲\",但其中不少人都是胡乱冲撞,亦或者毫无节奏的原地踏步,一瞧便是近些时日被紧急募集而来的青壮,草草接受了几天训练,便拉来滥竽充数。
回头望向身后人影绰绰的勋贵们,朱由校波澜不惊的眼神终是泛起了些许涟漪,脖颈处青筋暴露。
感受到天子冰冷的眼神,不少勋贵皆是不由自主的低下头颅,唯有白发苍苍的临淮侯李弘济及其身旁的少数几名勋贵却是精神抖擞,下意识的挺直腰背,好似颇有底气。
他们这些人大多在京营中染指不深,虽然同样不舍得从京营中贪墨的军饷,但在权衡利弊之后,终是选择了向天子\"投诚\",将府中占役尽数让出。
此时迎着天子的注视,非但没有半点心绪,反倒是颇有些如释重负之感。
至于抚宁侯朱国弼及恭顺侯吴汝胤见天子的目光望来,也是规规矩矩的躬身,但内心却是有恃无恐,甚至还暗自眼神交流,尤其是抚宁侯朱国弼嘴角更是勾勒出一抹不屑的狞笑。
尽管瞧天子这架势似是要动真格的,并且还有部分兵部属员在场,估计是为了待会点验。
但他抚宁侯府数代人的努力下,焉能没有半点\"准备?\"
世人皆知,他们抚宁侯府于京营中\"占役\"最多,足有数万人之多,但却少有人知晓,有将近一半以上的士卒都是在兵部登记造册,乃是货真价实的\"官兵\"。
只不过这些人平日里皆是分布在他抚宁侯府的府中,亦或者城外的各处田庄充当劳役,并不在京营当值罢了。
若是天子点到为止,不再追究余下的\"占役\",抚宁侯便打算息事宁人,权当做给天子一个面子。
但若是天子执迷不悟,执意要追查到底,那么...
想到这里,抚宁侯朱国弼的眼神便是逐渐冰冷起来。
对于身后勋贵心中所想,大明天子朱由校自是毫不知情,他只是面无表情的看向身旁的英国公张维贤,冷声询问道:\"今日京营士卒,实到几何?\"
听得此话,纵使心中早有准备,但英国公张维贤心中仍是咯噔一声,知晓天子怕是不打算善罢甘休了,自已只怕也要得罪人了。
但他们英国公一脉,自靖难之后便不结党,不营私,深得皇室信赖,如今焉有置身事外的道理。
定了定心神,英国公张维贤便是朗声说道:\"启禀陛下,除却各处戍卫之外,今日实到士卒十万有余。\"
与半月前相比,今日校场中的士卒不但多出了两万有余,而且皆是在兵部登记造册的\"官兵\",几乎算是在场勋贵能够拿出的最大\"诚意\"了。
\"唔,\"扫视了一眼身后的诸多勋贵们,大明天子朱由校低喃一声过后,好似认同了这个数字,随即便朝着一旁的兵部尚书黄克瓒吩咐道:\"既如此,便请黄卿辛苦些,登记造册吧。\"
\"下月开始,京营将士便按这兵册发饷,朕到时也会派遣内官点验。\"
\"至于军中的老弱病残者,\"提及此事,朱由校的声音稍顿,随即便颇为沉重的说道:\"由内帑发放路费,将其好生安置。\"
哗!
此话一出,刚刚还鸦雀无声的勋贵们顿时一阵哗然,眼神中满是不可置信。
他们几乎将府中登记在册的\"官兵\"悉数拉来了校场,已是做好了\"断臂求生\"的准备,哪曾想天子仍不满意,还要重新登记造册,并且按照新册发饷?
不仅如此,还要将军中的老弱病残遣散回家,且日后发饷的时候,派内官从旁监督,这是要彻底断了他们勋贵从中上下其手的可能呐!
没有在意身后一片哗然的勋贵,朱由校又深深瞧了一眼校场中的将士,朝着不远处的神枢营武官周遇吉点了点头之后便转身离开了高台。
在大明天子离开之后,抚宁侯朱国弼及恭顺侯吴汝胤四目而视,阴霾的眸子中闪烁着压抑不住的怒火。
不远处,随同而来的几名兵部属员也是面面相觑,额头处隐隐有冷汗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