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犯上作乱?〔下〕
偌大的乾清宫暖阁内鸦雀无声,面色淡然的天子仍在沉吟,在场内侍皆是不由自主的屏住呼吸,静静等待着天子做出最终的决断。
\"罢了。\"
\"此举不妥。\"
不知过了多久,在曹化淳有些失望的眼神中,案牍后的朱由校终是反应了过来,颇为落寞的摇了摇头。
纵使他身为大明天子,但想要将几位世袭罔替的勋贵\"缉拿下狱\"也需要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
但眼下,他最为缺乏的,也是证据。
而且如今的勋贵们本就因为整饬京营一事人心惶惶,倘若他真的\"无故\"派兵围困抚宁侯府,势必会引来其余勋贵的兔死狐悲,将京中所有勋贵尽皆推到他的对立面。
届时,他好不容易通过打压\"阉党\",排斥\"东林党\"于朝野间树立的些许威信,便会一扫而空。
\"陛下说的是,倒是奴婢有些心急了..\"
几个呼吸过后,御马监提督曹化淳也渐渐镇定下来,明白了自已刚刚的言论有多么\"可笑\"。
不同于朝中彼此倾轧的\"文官\"们,京中勋贵们经过了两百余年的传承早已是铁板一块。
若是无故\"缉捕\"抚宁侯等人,势必会引起其余勋贵的反弹,倒是反倒更难收场。
\"陛下,难道我等只能眼睁睁望着那些乱臣贼子于京中散播谣言,蛊惑人心吗?\"尽管知晓\"先下手为强\"的可能性不大,但司礼监秉笔李若愚仍是不死心的追问道。
事关军权,天子与勋贵之间的\"矛盾\"已是不可调和,他们这些天子家奴自是不愿\"皇权\"进一步衰落。
\"不碍事。\"
\"朕已授意周遇吉担任神枢营武官,坐镇神枢营。\"
\"那些勋贵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蛊惑整个三千营的将士为其奔走。\"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案牍后的朱由校竟是出奇的冷静,铿锵有力的声音就好像拥有魔种魔力一般,竟是几位欲言又止的内官不由自主的将涌至喉咙处的话语重新咽了回去。
\"为了以防万一,腾骧四卫那边,曹伴伴还得替朕盯着。\"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嘴角噙着一抹冷笑的朱由校突然又补充了一句。
\"陛下放心,黄将军正在紧急操练当中,一日也不敢放松。\"提及那位身材魁梧,与士卒同吃同住的军将,曹化淳的眸子中也不由得涌现了些许敬佩之色。
\"做得好。\"对于黄得功的本事,拥有\"上帝视角\"的朱由校自是清楚的很,深邃的眸子中也微不可察的涌现了些许释然。
现如今的他,最需要的便是时间,他每为黄得功多争取一段时日,腾骧四卫便能成熟一分,应对来日\"兵变\"的把握也多了一分。
\"骆卿家,\"就在暖阁中所有人都觉得朱由校即将结束这场奏对的时候,朱由校清冷的声音却是再度响起。
\"臣在。\"听闻朱由校点到自已的声音,内心五味杂陈的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不由得一惊,随即赶忙点头称是。
\"依骆卿之见,抚宁侯等勋贵如此不满朕整饬京营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呢?!\"舔了舔有些干涩的嘴唇,目光炯炯的大明天子便在一片哗然声中,径自盯着眼前的锦衣卫指挥使,问出了一则颇有些耐人寻味的问题。
尽管依着眼下的诸多蛛丝马迹来推断,抚宁侯朱国弼如此\"上蹿下跳\"的动机十分简单,完全是因为他每年都能够从京营贪墨不少军饷,自是不愿意坐视朝廷整饬京营而无动于衷。
但相比较之下,恭顺侯吴汝胤与其同流合污的动机却显得有些扑朔迷离。
当然,最为\"神秘\"的还要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大明勋贵之首的成国公府。
早在决心整饬京营之前,朱由校便对京中各家勋贵于京营中的\"占役\"情况有过初步的了解。
作为手眼通天的成国公,朱纯臣名下挂靠的生意不知凡几,完全看不上京营的那点军饷,故此仅仅是象征性的\"分润\"了些许占役。
但偏偏,成国公朱纯臣还是不可避免的参与了进来。
朱由校总觉得,这是一段没有被记载于史书之上的隐情,而作为执掌锦衣卫二十余年的骆思恭,应当是最有可能发现些许端倪之人。
听得此话,骆思恭脸上的表情便是一僵,额头上也隐隐渗出了些许冷汗,一脸不可置信的盯着案牍的天子。
事实上,作为锦衣卫的最高首领,他的确曾通过手下暗哨及敏锐的直觉,隐隐约约察觉到有一条隐藏在京师背地里的灰色产业链,并且极有可能与京中勋贵乃至朝中官员有关。
但因为始终掌握不了切实的证据,且这条灰色产业链极有可能涉及到诸多手眼通天的人物,故此骆思恭在心灰意冷之下,便选择了无视。
此时听闻天子突然发问,骆思恭不由自主的回想起昔日察觉到的那条灰色产业链,脸上也露出了一抹迟疑之色。
倘若自已的猜测为真,这里面波及到的可不仅仅是京中勋贵,还与朝中文官脱不开关系,甚至背后还有宗室藩王的影子。
这可是能将大明的天捅出一个窟窿的大事!
\"骆卿不必有顾虑,畅所欲言即可,一切有朕。\"一瞧骆思恭欲言又止的模样,朱由校顿时来了精神,呼吸很是急促。
果然不出他所料,抚宁侯等人歇斯底里的背后果真另有隐情。
\"敢叫陛下知晓,\"不知沉默了多久,锦衣卫指挥使苦涩的声音终是于暖阁中缓缓响起:\"前些年,卑职分布在山西的暗哨曾有密信传回,声称山西张家口堡等地近些时日突然出现了不少神色可疑之人..\"
\"正当卑职准备着手调查,却是意外发现那名暗哨已然死于非命。\"
\"而张家口堡已是一切如常,没有发现半点可疑之处。\"
\"因为手中没有证据,此事便只能不了了之。\"
在暖阁内诸多内侍诧异的眼神中,执掌锦衣卫二十余年的骆思恭对于当下京师一触即发的局势避而不谈,转而将话题带到了距离京师数百里外的山西。
听得此话,朱由校的呼吸顿时为之一滞,眼中也是露出了一抹恍然之色。
难怪他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原来一切的源头,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