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苟活六年只为报仇
◎直入京城◎京城十里外的茶肆铺。
苏渝嫣到的时候, 徐筝早在那里牵马等着她,此时,天色已经黑了, 现在城内城外都是重兵搜捕她与楚衍的,过来时, 自是费了好大一番功夫。
扫了眼除了她们再无旁人的茶肆, 她道:“人呢?”
“我让他们先往前方城池去。”徐筝牵马上前,“一群人容易引起怀疑, 你我二人在后或多或少可以隐藏。”
苏渝嫣轻轻点头,好在楚衍给她的都是武功高强的影卫, 倒是不容易叫人发现。
二人在茶肆里收拾一番, 换下先前的衣裙容貌,尽量让这一路走的畅通无阻。
楚鹤定是也派了人往前方去的, 她们还是要快些才行。
*
月光倾洒而下, 苏渝嫣瞧着忽明忽暗的前方, 眸色渐深。
终于, 还是踏上这一步。
先前, 她只想用温和方法解决, 并不想染指这片曾被苏尧用命守护过的国土。
南都军亦是齐齐跪地,哽咽诉说苏尧带领南都军护卫边疆百姓及如何被人构陷的落得个谋反罪臣及被灭全族的下场。
最终,赵磊选择在锦州城墙之上,跪地高呼三声:“南都瑞王不会谋反,真正的乱臣贼子乃是当今皇帝!”
赵磊谋反当真是奉了南都郡主之命。
楚帝在长街街口,斩当朝丞相,丞相不惧生死,扬声诉说当日宫殿之中发生之事,引得百姓窃窃私语指责,楚鹤怒极,亲自执行,怒斩丞相,却在最后关头,有黑衣人出现,战场混乱,丞相被救走。
那个晚上, 她一夜未眠。
风雪呼呼,刮的人生疼。
也只有百姓才知,才信,他和南都军不会谋反,他们只会护百姓,护楚国万年。
众人循声看去,只见一身淡紫色衣裙的女子从马车下来,女子面容美丽,眉目清明,却在看向锦州百姓之时,募的红了眼,百姓们面面相觑,正当大家猜测女子身份之时,女子倏而跪地,道:“我乃南都郡主苏渝嫣。”
此消息,被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散发出去。
被抓之人不是别人,竟是楚王楚衍,与南都郡主一同谋反之人,紧接着,又一条消息放出,楚衍身中毒箭,命不久矣。
“瑞王曾说南都郡主良善,如今她尚存活,我等高兴,可决不信她会为一己之私就不顾自己父王意愿,带领南都军谋反。”
还是那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
南都郡主?
可后来,回了南都之后, 她竟是发现了百姓的存在, 又发现苏尧身世, 她心疼之余又是恨,恨所有人。
百姓一脸茫然,不知该跑还是留。
苏渝嫣此时已经换回原来容貌,她和徐筝作夜才赶到锦州城外,并未着急进城,而是在周边打听一下百姓对南都军谋反的看法,知道大家反对,更是在私下里骂赵将军,她心中还是有些颤颤,更是让她觉得,此行是最正确的选择。
“是啊,我看你是自己想谋反吧,别给瑞王和南都郡主抹黑。”
她们此次要去的是锦州城,那里离边疆最近,也是与苏尧接触最深的百姓,在苏尧陷入谋反罪名之时,是锦州百姓齐齐跪地替他喊冤,声称,世上人人许会生反心,唯有苏尧不可能。
闻言,众人倒吸一口凉气,震得说不出话来。
二人走的并非官道,而是一条乡间小路,踏夜色而去,不需一夜便能到达下个城池。
徐筝紧随其后。
她要将百姓拉拢在她身侧,也是不愿百姓寒了心。
“父王若是听到锦州城内的百姓是如此知他懂他,定会定会欣慰万分。”城内,忽然响起一道清亮女声。
“瑞王曾与我等同座,他说过的,要一生护百姓,护楚国万年,他不可能谋反,南都军亦是不能!”
而只有真正的边疆百姓才知道,苏尧为何战功赫赫,是什么样的人。
心中暗暗发誓, 要带领南都铁骑踏平楚国皇室, 再踏平列国, 让列国屈膝臣服于南都军,臣服于苏尧带出的兵脚下。
楚霁奉旨带兵全城搜捕,终在五日后在城西一间屋子抓捕一个嫌疑人,却未见丞相。
“驾。”苏渝嫣声音似寒风般冷冽,一夹马肚,飞奔出去。
让曾经那个强盛一时的大周国重现,让列国惧之,胆之。
京中之人觉得苏尧功高盖主,想方设法要给他使绊子或是各种陷害,就连百姓听闻他谋反时,不做了解便信了,骂了苏尧好多年。
锦州城,是最靠近南疆的一座城池,他们最是清楚苏尧是何等人,更是从未信过苏尧会谋反,如今突然来了一群南都军说要为苏尧谋反,这倒让他们心中惊颤,他们识得赵磊,可南都军的使命是护百姓护楚国啊,怎么能谋反呢。
都是在沙场拼杀的男子,流血不流泪,却在此时哭声震天,纷纷为死去的苏尧及南都军兄弟鸣冤。
不过十日,列国便都知晓,楚国生内乱,楚王协同南都郡主谋反,南都郡主出逃,楚王却身中毒箭,危在旦夕。
如今南都军突然谋反,赵将军此时,怕是也已经带领南都军驻扎在城内,锦州百姓还不知怎么想苏尧,又怎么担心受怕,她定是要先去那里同百姓说清。
而彼时,南都军副将赵磊带领南都军已经连夺下楚国多座城池,他去到一城便细细将当年之事说出,陈述苏尧冤情。
赵磊眼眶发红,倒不是对百姓寒心,只是听着百姓此言此语,他曾经为苏尧的不值,在这一刻消散。
夜里,宫中传出消息。
百姓冷冷看着南都军,已经有人忍不住啐了一口。
*
元安二十一年,一月二十六。
因身后有百姓,所以他不能败。
“赵将军,你身为南都军副将,可是忘了南都军的初衷?如今谋反,可对得起瑞王?”
就算说服不了百姓,百姓不站在她这边,百姓可以恨她,但不能怪苏尧。
她要反,也必须反。
她要为南都军证名,为苏尧证清白,更是要带领南都众人光明正大,以南都人的身份回家。
现在,还有个不得不反的理由。
灭国之仇。
灭他之国,又骗他信任,再灭他家园。
如此的不是东西,却能活这样久,既是老天不收,那她苏渝嫣就替天行道好了。
“你当真是南都郡主?”人群中,有人发出质疑。
“可瑞王不是说会一直护着我们的吗,他若在是不愿意反的,你生为他的女儿又怎么能反?”
苏渝嫣抬眼看向说话之人,视线有些模糊,她特赶来边疆便是为了像百姓说明,她就怕百姓误会苏尧半分,可才入城便听百姓这些言语,这让她心中怎能不五味杂陈。
普天之下,终有人是记得苏尧的好,懂他知他信他的。
她心生感激之下也是心生愧疚,深深看了眼百姓,向其重重叩首。
“谢百姓如此信我父王。”苏渝嫣忍着声音里的颤意:“如今南都军让众百姓失望了,是我对不住众百姓。”
“郡主快快请起,我等不是不分是非之人,是绝不信南都军会谋反的,郡主可是有苦衷?”又有开明一些的百姓道。
苏渝嫣摇头:“并非苦衷。”
“六年前,我被圣旨赐婚太子楚翊,因我生悻爱热闹,父王不愿让我日后被困深宫,是以,在中秋入宫之时,想与陛下提议解除婚约,而他不再是南都瑞王,我亦不再是南都郡主。”苏渝嫣声声徐徐,每每说起那年,还是抑制不住的落泪。
“可还未开口,便有大臣问父王,我不跟随太子一起入宫,可是因父王想要谋反,那时,父王常年征战,那一年,他两年未回王府,那时,父王才回来不过一月,只是想多陪陪我,便并未让我跟着去到南都的太子一同回京,那时候,我们以为不是什么小事,可进了京才知道,就因这个,朝中人人说父王生了反心。”
“可真的只是因这个吗?”苏渝嫣目光澄澈,声音低沉,就像是在说故事般,百姓们似是纷纷陷入当时景象。
“幼时,母妃还在,父王在外征战,而我被皇后接进宫中,被嫡出公主扔下水,宫中婢女奴才冷眼旁观,甚至与我父王称兄道弟的皇帝陛下亦是冷眼旁观,后来,父王突然回京才将我接回南都,此后,我便再也没有独自入过京。”
听到这里,刚才有百姓心中觉得,对方是太子,不跟人进宫的的确会惹人非议,不算的什么,现在倒是明白也理解。
原来,苏尧是怕苏渝嫣一个人在受欺负。
父母总归是伟大的,也能共情,一些为人母为人父的已经红了眼。
苏渝嫣吸了吸鼻子,继续道:“后来,陛下应允我父王待平定南疆便许我们瑞王府众人只做普通人,我曾心中惊慌,劝父王不要来南疆了,我们就此做一普通人吧。”
“可父王说。”说到这,她开始哽咽:“边疆百姓正在受难,他不能放之不管,他要救百姓于水火,所以父王还是来了南疆,他与我约好,在我及笄那夜赶回来。”
“六年前,我及笄那夜,他还是赶回了南都城,更是带了南都军的各将领,听说是陛下应允,那时候,我们以为是恩惠,却不想,对方是想赶尽杀绝。”
“那夜,我亲眼目睹了父王被杀经过。”
“苟活六年,我只想为父王平冤,可楚鹤一而再三的逼我,他如今更是要与蜀国皇子联手再杀我剩余的南都军。”
苏渝嫣站起身,又对着百姓深深一拜,坦荡道:“所以,为保南都军我不得反,为替父王报仇,我也不得不反。”
“我从京中赶来,只想与各位明说,谋反之事,乃是我所为,诸位恨我吧,莫要恨父王。”
“我也在此承诺,所入之城,绝不伤百姓分毫,若为此誓,天诛地灭。”
人群中,静默很久。
他们似是陷入某种回忆,又似被苏渝嫣的这种坦荡弄的愣了神。
许久后,人群中又同时炸响。
百姓里已经有人克制不住爆粗口:“他娘的,王爷与我等同吃粗食时,他还在京中好吃好喝,享不尽的荣华,不该感激在他们背后辛苦之人,反而要使绊子,简直猪狗不如。”
“南都军护我们多年,如今受难,我等亦是不能见死不救,否则,还有谁会无条件的护我等?”
“是啊,你看看那些朝廷派来的兵,被蜀国打成什么样子了?南都军一来就震住了,可见,只有南都军真的将我们放在心里。”
百姓就是这样,谁救过她的命,对她好,她便信谁多,在他们心里,南都军是不一样的存在,因出过苏尧这个不弃百姓,又会为了救百姓将自己陷于危险之地的人。
他们身处边疆,自是看的一清二楚。
苏渝嫣听着看着,一直未平静的心情也在此刻慢慢平静下来。
百姓还在你一言我一语,有的怒骂有的诉说。
直到一道响亮声音响起,人群声才渐渐小了下来,众人齐齐看向他,只听那人道:“那年,我被王爷从敌军剑下救下,从那之后,我日日想加入南都军,后来听闻王爷和南都军之事,我全家都是不信的,如今多谢郡主解惑,我欲跟随南都军,一起反了这狗皇帝!”
苏渝嫣闻声看去,只见一个白衣男子,男子身材消瘦,眉间温润,倒像是是个书生,不像是个会舞刀弄枪的。
看苏渝嫣上下打量他,以为是怀疑他,那人忙上前,急急道:“郡主莫要嫌弃我身子瘦弱,我能提得起剑的。”
苏渝嫣被他逗笑,她眸中含着泪,道:“这位公子不若替我守住锦州城内百姓?”
百姓在城才在。
城池与百姓,她定是要先保后者。
男子愣了愣,反应过来后欣喜若狂,“定不负郡主所命。”
*
苏渝嫣收回视线,又看向早已从城墙上下来的赵将军,笑了笑:“赵叔,辛苦了。”
“郡主说的哪里的话。”赵磊瞪了他一眼,“倒是郡主,要入城怎么不让人传个信啊,属下也好派人出去迎一迎。”
“我还不知道赵叔,若知我来,定会亲自前往,再者,我同筝儿一起,不会有什么事。”
“就是就是。”徐筝凑上来,佯装不悦道:“赵叔,你能不能别老是小瞧人?我武功算不上一等一,可医术总得是第一吧?有我在能出什么事?”
“你这小妮子伶牙俐齿的,小心我让你爹收拾你。”赵磊白她一眼。
“哼。”
苏渝嫣低低笑出声,“谦华那边可有传来消息?”
她让谦华入蜀国,此一战,她就要去去蜀国锐气,至少让他们不敢在她起事之事在后方动手脚,等楚霁收到消息想回蜀国或是传信之时,她应当快入京了,届时,就不怕他掀出什么浪花。
“倒是不曾,只听说,那方前几次战况惨烈,丢了两座城池,但谦华到后,局势扭转,城池倒是夺回了。”赵磊轻叹一声:“只是百姓死了一半。”
蜀国将士喜欢屠城,百姓手无缚鸡之力,自是难逃,能存活一半已经是万幸。
苏渝嫣捏了捏拳,冷声道:“传信谦华,速战速决,二月二十日,于荆州汇合,直入京城,踏足楚国皇宫,之后便是灭蜀之战,让他不必在意这时,日后还有机会。”
“是!”赵磊心血澎拜,高声应道。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