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寒很满意,这几日马先生没在,走之前几乎让他们全权负责乙号学堂的事务,让赵先生代理授课。

所以这几日,无论是学堂内的安抚收买人心,以及讲授题目,出题,都是他们两人完成。

他们荀梁组合,一个是寒门子弟,一个是穷苦子弟,想要乙号学堂的那些世家学子折服,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他们依靠“手中的权力”,依靠自己优势,恩威并施,也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很简单,给这些学子们把题目难度加大一些,又提出不懂问题可以询问他们俩。

一个大棒,一个甜枣,不过短短五日,几乎所有乙号学堂没有不折服的,他们两人的威望毅然极高。

完成了马文才交给他们的“任务”。

这个方案,还是荀寒出的,他身为谋士家族,自然不在话下。

不过有个不满意的,就是那个叫苻丕的小子,完全油盐不进,宁肯每日思考到深夜,第二天黑眼圈听课,也不愿意请教他们。

没关系,一个人罢了,影响不了总体。

这些天,梁山伯的性格与形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荀寒看着台上侃侃而谈,没有丝毫怯场的梁山伯,笑容更盛了。

“山伯果然是沙中金子,只需要剥开沙子,便会大放光芒啊。”

荀寒忍不住感叹。

梁山伯的成长,他都看在眼里,可谓是进步神速,从之前唯唯诺诺到现在行事果断坚决,重拳出击。

几日之间,便有了大帅的风范。

他忍不住为这个友人感到由衷的喜悦,这是他的兄弟啊。

他有预感,将来为“主公”谋定天下,梁山伯必将独当一面,发挥巨大作用。

很快,梁山伯便把题讲完了,这节课也结束,台下学子们都恍然大悟,再次疯狂记笔记。

等了一会儿,梁山伯淡淡道:“各位,接下来该布置今日的作业了。”

学子们没有丝毫抗拒,似乎是麻木了…

等到布置完作业,学堂彻底只有梁山伯与荀寒两人时。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正当荀寒准备开口谈论今日的作业难度时,一个胡发花白的老头笑着走了进来。

两人神色一敬,都鞠躬行礼道:“见过赵先生。”

“不必行这些礼”,赵老摆了摆手,爽朗一笑:

“哈哈,荀小子,梁小子,马小友回来了,估计一会儿就会来学堂,听取你们两人的汇报。”

他很欣慰,马文才那小子对尼山书院的所作所为,他都看在眼里。

那个天才少年,他很是看好。

尤其是王羲之那样的书圣,都弄来了,的确是不得了。

收的这两个“徒弟学委”,也是很不错,礼节周到,有才华,胸中有丘壑。

将来那小子能做出什么举动,赵老很期待。

“真的?”

两人脸色一喜,心中都有些激动。

这些天,他们无不怀念马文才,没想到今日竟然回来了。

“呵呵,老头能骗你们两个小子?”

“快做准备吧。”赵老笑呵呵说道。

“嗯,多谢赵老。”

……

先生小院,马文才看着崔莺莺,轻声道:

“莺莺,我不妨直说,那其实…”

崔莺莺贝齿轻咬下唇,摇了摇头:“公子,你不必多说,我能理解。”

“公子这么优秀,肯定会有许多像莺莺这样的女子如飞蛾扑火,也会心甘情愿。”

马文才心中一暖,这丫头,还真是乖巧的让他心疼。

处处为他考虑,没有丝毫把情绪表现在脸上。

然而,马文才哭笑不得道:“莺莺,你这丫头到底在想什么呢,听公子把话说完。”

“你猜的不错,那间屋子的确是有两个女子。”

崔莺莺眼神有些幽怨,公子还说她在想啥,明明就是女子嘛。

马文才又道:“莺莺,那两个女子,其实是我乙号学堂的学子。”

“什么?学子?”

闻言,崔莺莺一愣,呆萌的目光有些惊讶看着马文才。

她可是知道,尼山书院可没有收女学子的典范。

可这…到底怎么回事?

她还以为是公子的红颜知己呢!

她心中迷惑。

马文才忍不住捏了捏她的脸,笑道:“莺莺,你猜的没错,那两个女子正是我的学生。”

“由于那两个女子想要读书,可是尼山书院又不收女子,所以她们两人便女扮男装,混进乙号学堂读书。”

“或许是女子身份不方便,他们便在我先生小院住下来。”

“两个女子身份你也知道,便是昔日那祝家九小姐祝英台与那逃婚的黄良玉。”

听到这些消息,崔莺莺面容一滞。

她心神恍惚,似乎这些故事,是话本小说才会出现的吧。

未婚妻被退婚了,然后成了那未婚夫的学生?

这这这…太狗血了吧。

红娘给她看的话本小说,也不敢这样写吧。

她张了张樱唇,有些不敢置信:“公子,是真的?”

“公子还会骗你?”马文才好笑道。

崔莺莺这才接受这个现实,她苦着小脸,仰着头道:“公子,那莺莺…之后该如何与她们两人相处。”

虽是这样说,可她心中却有了危机感,同时有些酸楚。

那种感觉仿佛一股酸涩感直冲鼻子,又如鲠在喉。

仿佛自家公子仿佛要被抢了似的。

“那祝家小姐果然不乐意被退婚,爱慕公子的才华,所以才会以这样的方式接近。”

“说不定还对我恨之入骨,我抢了她的未婚夫。”

崔莺莺心中暗暗嘀咕,她可不笨,在杭州太守府,她学了很多东西。

马文才无奈双手一摊:“莺莺,你和那祝英台与黄良玉如何相处,这我也不知道。”

“不过莺莺放心,如若你们发生争吵,公子我一定站在莺莺这边。”

崔莺莺心中一甜,嘴角带着一丝绝美的弧度。

公子,还是最在意的是她,这才是最重要的。

随后,崔莺莺又询问了一番祝英台与黄良玉的情况,眼看时间差不多,她又善解人意道:

“公子,你去看看学堂吧,这么久了还没见那些学子呢,也没去看山长呢。”

马文才摸了摸她的头,笑道:“还是莺莺最好了。”

他正有此意,前去看看这些天乙号学堂的情况,询问自己两个学委尼山书院的情况。

只不过或许有愧莺莺这丫头,便没有提出,想不到她先提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