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宫宴毕后,消息转瞬在邺城上下传开。

一时间议论纷纷,有人妄议公主以女子之身为驸马强行占据四品官职,弄权跋扈。

有人却从中窥见当今陛下对寒门新秀的态度,持观望态度。

不过最多的,还是对于崇宁巷唐家的艳羡。坊间已有歌谣,“养子当如唐家郎,娶个公主当大官。”

对此,崇宁巷唐家则是闭门谢客。一日之后方才摆了宴席,放了几鞭炮仗。

用杨三郎的话说,唐家这是高兴的都没反应过来。

弘农杨氏,与有荣焉。

唐家,长女唐明莲正坐在唐母身边,笑道自己阿弟也算是如愿以偿,既得了心心念念之人,又官拜至四品御史中丞。

唐母点头,这下,崇宁巷唐家,也该成御史中丞唐家了。

她对于自己生的这个儿子,当真极度满意。

“明莲,你说这公主出嫁,会带多少嫁妆?咱们以后和她说说,是不是能把你父亲调回来。”

唐明莲想了想,“公主盛宠,权势极盛,应当无碍。”

唐母觉得也是这个理,“那母亲就多给些聘礼,让公主吃点甜头。以后也好孝敬我。”

唐明莲深以为然,“母亲房内不是有一金镶玉镯,当年也是祖母传给母亲的。”

李缳人未进门,未来婆母和大姑姐,便已经有了算计。

唐旭之本人则在书房内,细细提笔,写下一封字句恳切的婚书。

钦天监拟定的吉日倒是很近,四月初五。距今也就十来日。

晋献帝盖下玉玺的时候,其实也恍惚许久。

大太监许宁禄瞧见那圣旨上的内容,整个人都久久不能平静。

怕是,太子娶良娣那会,也远不及此。

晋献帝在勤政殿端坐一晌,复又拟旨,“许宁禄,传朕口谕,公主大婚,皇室族老,皆需到场。”

此情此景,在后宫同样上演。

大宫女梅妆瞧见谢皇后端坐在凤椅上,召见六宫诸妃,便是明仪宫许贵妃也在下方坐着。

谢皇后开门见山,“四月初五,缳公主大婚。从长春宫出嫁,本宫希望六宫可以合力,共同办好这场婚宴,若是有人敢横生枝节,莫怪本宫不给活路!”

谢家皇后作女儿时,便治家严苛。

做皇后这几年,威严更甚。

许贵妃抬手,直接道,“缳公主与柔淑有恩,本贵妃欲为公主添妆黄金千两,奇珍异宝十抬。”

座下众妃反应极快。

端妃卢氏直接道,“缳公主也是卢氏血脉,本宫便也为公主添妆黄金千两,明珠十蒌!”

静嫔小谢氏眼眶微红,“缳公主与本宫亦是族亲,本宫便添妆黄金百两,玉器二十件,再添上本宫入宫时家母所备赤金头面一副。”

谢皇后是知道小谢氏多看重那副赤金头面的。听到这话,也是点点头,“梧月有心了。”

会后,谢皇后又细细整理了自己的私库,瞧着缳公主的嫁妆单子,只觉得不够。

梅妆嘴角抽搐,很想说太子还未娶正妃。

谢皇后大手一挥,“将那副红宝石冠和东珠手串都带上。再配十位医女。”

便是陈郡谢氏,范阳卢氏,弘农杨氏,也都在暗暗筹备。

嫡公主大婚,天下贺之。

四月初一这天,圣旨颁下。

“朕膝下唯有嫡女一人,自幼娇养,今朝出嫁,当大贺之。特赐缳公主黄金万两,锦缎五十匹,东珠十斛,奇珍异宝百抬。另准在邺城东坊开公主府,晋为,国公主。无召可入皇宫,章台宫永为公主居所。”

任何赏赐,在国公主的封号面前,都黯然失色。

大晋开国至今,唯有初代皇帝怜惜一生征战沙场的二女,才加封了国公主。

圣旨后,长春宫皇后懿旨同样昭告天下,“本宫亲女,皇室明珠。今朝下嫁,六宫添妆。特赐黄金万两,东珠十斛,古玩二十抬,另赐凤头钗,见之,如本宫亲临,凡命妇见之,均需跪拜。”

陈郡谢氏则是带着百抬嫁妆,直接快马加鞭,从陈郡谢氏出,先是拜了勤政殿,又入章台宫。

据传,谢家家主夫人,恨不得将自己的私库都掏空。那位谢老家主身边当年的管家,更是拿出一份书信,标明了邺城数十家铺面,皆是孙女嫁妆。

信中更有一句,“皇室缳公主,谢家亲孙女。”

谢家之后,范阳卢氏,酉阳许氏,也都纷纷添妆。

就连不对付的琅琊王氏,都添了不少。

与之相比,唐家送至长春宫的聘礼,则显得无足轻重。百抬聘礼,无论多贵重,在皇权与世家面前,都将失色。

很快,四月初五。

长春宫红灯笼高挂,张灯结彩。

李缳着大红喜服,青丝以凤凰玉冠束之,凤冠霞帔,眉目如画。

谢皇后牵着李缳的手,久久不愿松手。

晋献帝同样红了眼眶,今日,他只是一位父亲。

便是六宫有脸面的嫔妃,也都有些红了眼睛。

唐旭之前来迎亲时,见到的便是一群他平日里需跪拜的人,正拉着公主的手,瞧见他来,也只是微微一瞥。

伴随唐旭之来的乃是同科举子,榜眼谢煜和探花郎许方文,以及杨三郎。

皇室嫁女,自然隆重。

堵门的则是太子李澈,六皇子李肃,和李氏宗族里的宗室子,康王爷之子李谆。

陪同观望的有太子良娣王轻轻,七公主李妧。以及李缳身边的两个丫鬟春音和画秋。

李澈先开口,要新科状元郎,未来的妹夫提词一首。

对于太子舅兄的要求,唐旭之略微思索,便道,“珠帘绣幕霭祥烟,合卺嘉盟缔百年。律底春回寒谷暖,堂间夜会德星贤。”

“彩軿牛女欢云汉,华屋神仙艳洞天。玉润冰清更奇绝,明年联步璧池边。”(出自宋•姚勉《新婚致语》)

“好!”众人喝彩。

其余难关一一过后,唐旭之终于得见李缳。

李缳微微点头,手握翠玉凤凰图样团扇遮面,与唐旭之一道拜别帝后。

晋献帝点头,“唐爱卿,朕便把国公主,交给你了。”

谢皇后抬眼,“若是我儿有何不妥,驸马可禀于本宫。切莫委屈我儿,否则,本宫拿你唐家是问。”

一唱一和,唐旭之急忙点头应承。

锣鼓喧天,仪仗浩大。

原本用来接亲的八抬大轿,临时被皇后娘娘硬生生换成了半幅副皇后仪仗!

皇家嫁国公主,竟是要用半副皇后仪仗送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