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后首要做的事就是增福。

每个人追求快乐、避免痛苦的愿望都是相同的,但人生的境况却是千差万别,有些人勤勤恳恳工作,却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有些人没有付出多少努力,却拥有很多财富;

有的人有学问有才干,却一直不成功,而有的人才学都很一般,反倒奇迹般功成名就。这些看似矛盾,其根本原因就是人们各自福报存在差异。

成年后父母已经年迈,不再处处庇护自已,我们不但要照顾好自已的家庭,还要赡养父母,这个时候很多宝子们都力不从心,觉得太累。

其实你觉得累是你在用自已的力量苦苦的追求,而不是接力。如果仅凭努力就可以,那农民早就很厉害了。

所以在一个不经意间,我思考到2\/8定律,世界上20%的财富在80%的人手里,世界上80%的财富在20%的人手里。

那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凭的是什么呢?凭的是福和慧。

所以我一直相信:世间的财富是看不见的福德的转化,培福是开源,惜福是节流。

有了福慧的助益,再去把握扭动财富的核心,即信息和金钱。在信息方面降维打击,在金钱方面价值收益。

“所以把信息和金钱排在第一位,金钱自然就会到来。你能取得多少,取决于你掌握了多少。”

具体来说,世间的一切成功、幸福、快乐,都是因为我们个人的能力素质、资源、机遇,以及自身的努力等条件同时具足而产生的,而这些条件能够同时具足的根源,就是因为我们有相应的福报。

所以,我们做生意或者工作要想成功,固然需要机遇、智慧和努力,但如果缺乏内在的根源——福报,结果就会徒劳无功。

同样,要获得出世间修行的成就乃至获得佛果,也同样需要福报。有的人修行时,常会有很多意料之外的麻烦和障碍出现,这正是福报有所欠缺的体现。

比如,无论想理解空性或进一步证悟空性,没有积累过相应的资粮,肯定是做不到的,而要想最终获得五上元满的福果,要圆满福报和智慧资粮。

正如经典里所说:“不积资粮无悉地,犹如榨沙不出尤。”

有的宝子们会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当你手中的存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你会遇到各种破财的事。

这是因为你的财库满了,再装东西就要溢出了。

怎么扩大库房的空间呢?增福报、加智慧。仅仅是福报增加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对应智慧的力量,你依旧会失控。

你为啥修德修慧?还不是生起了怜悯众生之心?不要太自私。看到他们的身影,我又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

事情是这样的。这两天大风大雨,有一老朋友趁空闲约我一起聚聚,因为我俩好久没有见面了,我俩从上午聊到下午3点钟左右,

我冒着大雨回来,本来是带着愉快的心情,进门后我心情瞬间特别内疚。因为我发现在窗台外边的栏杆上,有一排鸟儿的身影,它们在此栖息。

因为怕它们惊扰了它们在雨中飞会淋湿,所以没有打扰它们、也没有舔食。其实我昨天给它们留了早晨的食物,我想它们也差不多吃饱了,所以我就呆在书房。

天幕渐晚,这是一个没有红霞的天气。这个心情真的很配这个天气。

再去看时,我内心湿润了,因为它们在平常我施食的地方留恋叽叫很久,那里没有任何吃的。这时已是天幕落下,然后黑幕隐没去了它们的身影。

我想今天它们的内心大概是落寞失望的。我这几年没有像今天这样内疚,真的。因为我违背了佛经中的那句话:非已所安,不加于物。

飞鸟觅食两茫茫,栉风沐雨、前路漫漫,还有危险常伴。其实它们的世界很简单,哪里可以果腹就去哪里,那里就是故乡。

就这样在我生活不如意的时候,每天见到他们的身影我就觉得我比它们幸运多了。所以每天我伴着它们清脆的声音起床,我回到家后看到它们的身影就从失落中消失,

因为我此刻只觉得生活和梦想是有明天的。至少我还有挡风遮雨的地方栖息,有一直为我忙碌的来处,还有一直给我打鸡血的俩朋友。

所以关于布施,我一直有句话记在心里。根据阴\/阳理论,阴与阳纠缠互生互根,所以失去一部分就有另一部分属于你。求而不得是因为太过执着和妄想,而不懂换个角度。

正因如此,所以我才走到了这条路。愿看到这里的你,能传递这份美好吗?

我们成年人修福,不就是为了家庭兴旺事业节节高升吗?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句话出自易传·文言传·坤文言。

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每个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讲道理的人。特别强势的那种,今天多犁别家的地,明天摘几把他家的芹菜,后天直接把别人的大扳手拿走。

他们一般都是抱团取暖的大家庭、仗着人多才会这样。所以我也免不了被欺负,我是被欺负大的,所以我对易经的这句话记忆犹新。

时隔多年,再回头一看他们我就感慨因果不虚。他们大多都困苦缠身,但他们的性格呀嗨,还没变!反而更加变本加厉了。

我家外出几年,很多人经常发信息说把地包给他,而且一给就是10\/20年的钱,怎么样?很慷慨大方吧!

你肯定会问:干嘛不包?也不少钱呀!

那你就错了!钱真的不多,10\/20年的钱也就几个w。我父母身体不好,估计这几年就会回去。给20年的钱是啥意思?秒懂!

再结合了凡四训的思想,就很显然的明白:有道德的善良之家才会绵延不绝。

四训说:世间享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有二三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孙保之。其斩焉无后者,德至薄也。

每当看完这段话,我就有很大的动力去积累福德。

云谷禅师说:学问科考等亦是如此。所以如果想学好奇门,我推荐你不遗余力地积累福德。因为君子以德载物、地道酬善。

如果你不信我的这句话,总要信经典里的肺腑之言吧!

所以在你精研奇门之术而迷茫时,你的福德会化为明灯给你指引方向。当然别忘记:天道酬勤、业道酬精。所以对于学术要勤奋且精益求精。

当你把积累福德挂在心上时,你为人处事要以诚信为本,所以人道酬诚。

等你有了事业后,别忘记商道酬信。长久的商道无信不立,快前好赚昧良心,慢前辛苦干干净净,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