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段话是他心痛的功法,
当你不断地锻炼在冥想与沉默中清空自已的头脑,你就会越来越清晰地听到本心的声音。一开始也许只是偶尔的一种感觉,慢慢你会听到完整而清晰的句子,之后你可以开始某种对话。直到最后你会完全地依赖他来处理你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
我自然就知道,好比身体的自然反应一样。创造与奇迹如呼吸一样自然。
这个功法练到后来,你意念一动就能知道事情的始末。
虽然功法简单,但你至少得专注于当下3000息才可练习他心通,要不然你的脑子里都是杂音。
如果你没有达到这个基础门槛,我是不会相信你可以接收到本心的信息的。
看过《太傻天书》的宝子们会发现,这不就是《太傻天书》里的方法吗?哈哈,是的,只不过作者陶谦和我雷同罢了,我索性就拿过来了,毕竟我也想懒一下,能少些就少写。
说到他心痛,我不得不说心流。这又是干货,你确定解局时不想进入心流?在没有练好他心痛时,心流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计,
我读过心流的相关书籍后,了解到很多行业的大牛都有进入心流的习惯,进入心流后,一个人的创造力和灵感,以及工作效率会提升很多。
因此我在做设计的时候经常练习这种状态,所以我现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很容易陶醉其中,并且乐此不疲。
我发现心流状态可通过一定量的程序化练习慢慢进入,所以我工作的时候都会有一些准备。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是如此。
这也是我的一惯作风,我从之前急于求成的习惯变得越来越平静,因为一句话是这样的:心神安宁、智慧明镜。
明镜之所以可清晰的照见事物,因为它一尘不染,如果上面落了一层灰尘,就有些看不清了。我感觉我们的智慧也是这个原理。
智慧的源源不断在奇门中正如水一样,那种源源不断恰似清澈透心的山泉涌出。所以我们的脑海想要涌出智慧,先得平静脑海里的万千思绪。
再者清水才可供人们长期补充不可或缺的水分,如果长期的喝混合的水只会越来越渴,比如茶水。
所以解局进入心流要先平息思绪。你可在家里打造自已的学习空间,设计一些平复思绪的流程,放一首平静而优雅并且自已百听不厌的音乐。
适合自已的流程就好,没有通用的标准。流程是为了让你感到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流程过后打开手机记事本,然后闭上眼睛做几个深长的呼气与吸气,你感觉心情及思绪清空了就可以了。
然后屏住呼吸,直到大脑空空,意念一动的时候就放开呼吸起局。如果是app就在意念一动的瞬间点起局,如果是手排就瞬间写下第一笔。
这段是起局心法。
刚开始的一段时间你可能用的时间较长,适应就好。
下一步找准用神,在记事本里打出自已的分析过程。问题都分析完后再次平静下来几分钟,再复盘一遍看看你的分析过程是否符合自然规律。
当你觉得有把握了后,就别管它了。静待结果出来。然后以结果对照分析过程,查看纰漏,再次查验哪个环节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