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胡秦、胡贵上了沙船,船在水中快速行驶,忽上忽下,颠簸的厉害。胡秦顿感头晕脑胀,想呕吐。他手扶前额,蹲在了船板上,不断的干呕。船老大问怎么回事?胡秦说,怕是晕船。船老大摇了摇头,向开船的伙计道:“在长江南岸熄火停船,把这个晕船的喊下去。不是开玩笑,小小波浪就受不了,晕船,翻沙的事是绝对干不了的。”

“我兄弟不干,我也干不了。我们是从贵州来的,只我一人在船上,兄弟下船后,他孤苦一人,怎么办?对不起,老板,你另请高明了。”胡贵道。

“好好好,怪我没有问清楚。船靠岸后,你们抓紧下去,我另外找人。有的是翻沙的!”

船的速度放慢,徐徐靠岸去。老板不耐烦地道:“把船板搭上,迅速跑过去,慢了,摔进江里淹死了,不要怪人。”

胡秦、胡贵下了船,沿着岸堤走了一会就看见了一条公路。胡贵道:“你晕船,翻沙这条路是行不通的了。而今大家都走散了,我们弟兄只能依靠自已,去创造属于自已的机会了。汪荣带我们来,我感觉方向错的出奇,不是发达地区吗?怎么我发现这个地方除了大江大河比贵州多外,富裕程度也好不到哪里去。”

胡秦道:“事到如今,说什么也是枉然的。上路去,等公共汽车,问无锡在哪个方向。打工要有工厂,这地方一望无垠都是农村房子,打什么工?”

终于来了一辆公共汽车,两人急忙招手。上车后,胡贵掏钱买了车票。车上人不多,他俩找了靠窗的位置坐下。望着窗外陌生的风景,胡秦心里满是迷茫。

车走了两个多小时,“嘶嘶”几声停止了行驶。售票员说终点站到了,大家都下车。胡家兄弟像无头的苍蝇四处乱窜,竟然不知脚踩的是哪个省,更不知道是哪个市。迈开步伐,走到哪里哪里歇!

胡贵问了几个人,但自已说的别人听不清楚,别人说的自已也听不清楚,问了半天等于白问,后来见了人,干脆不问。

这个地方的农房尽是泥巴筑的四墙,屋顶盖了茅草,盖瓦的极少。家与家距离往往在三四百米之间,每户的周围都有水塘,水塘里养着鱼,塘边种有茂密的水竹,一派农家田园的风光。

胡贵、胡秦哪有心思去欣赏这些,他们现在的目的是找个集市买点东西填饱肚子,问一问怎样到达无锡,怎样坐车。

瞎转了几圈后,终于看见了前面有较密的房子,有几间的墙壁还涂上了白石灰。胡贵、胡秦看见有卖饺子的小摊,不由自主地坐下去要了两碗,狼吞虎咽地吞下肚去。

吃完饺子后,胡贵抹了抹嘴,站起身来打算结账顺便问问路。摊主是个憨厚的中年人,看到胡贵的动作便知道他的来意。胡贵一边掏钱一边用蹩脚的普通话问路,摊主一字一句地仔细听着,耐心地给他们指了去往无锡的大概方向,并告知附近车站的位置。

胡贵弟兄起身正要离开,这时一个年轻人拖着一口袋东西走过来,和摊主搭起了话。说什么胡贵听不懂,但从年轻人口袋里“吱吱吱”的声音来判断,他装了一口袋老鼠。

年轻人走了过去,摊主告诉胡贵,他们这里鼠灾非常严重,怎么也不能灭绝。胡贵联想刚才路过的田野,老鼠洞遍布,田埂被破坏的千疮百孔,有些房子的泥巴墙也有老鼠洞,可见这里的鼠患有多猖獗。

“去找一家旅社住,我们用不着去卖苦力了,就在这里发展。”胡贵突然对胡秦说道。

“怕你是脑筋不正常了,这个鬼地方比我们家乡穷,有什么发展的?”胡秦惊奇地问。

“你还记得不记得来我村里卖耗子药的,随随便便就有几十人去买,如果一人只买十包,百数人购买,利润是多少?”胡贵胸有成竹地道:“只要一天卖出四五百包,我们一天就有三百多块的收入,比卖苦力强多了!”

“那得有原料啊!”

“这个,你不用担心。耗子药组成的成分主要是药、诱饵。药嘛,我知道一种植物,打浆造匀诱饵,老鼠肯吃得很,一吃包闹包着。饵料就简单了,大米、稻谷、高粱、葵花、小麦均可。”

“好,哥,我同意你的办法,我们着手干吧!”

二人找到一块挂有“盱眙县张红乡李真旅社”牌面的房子,胡贵对兄弟道:“就是这里了。于台县旅社。”

二人拿出身份证,登记了住一个月的期限。乐得李真合不拢嘴,忙叫服务员收拾干净,不要怠慢了两位。

胡贵观察房间比较宽敞,正适合做自已想做的事,稍微休息一下,就迫不及待拉着胡秦出去,在田野里寻找能使老鼠死于非命的草药。

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胡贵发现田边地角长满了自已需要的东西,难免心花怒放。

回到旅社,胡贵盘算了两弟兄所剩下的钱,可以买个百多斤的葵花。胡贵道:“兄弟啊,做事要趁热打铁,不要推不上前,攘不退后,冷却了心肠。走,马上去外面那个铺子里买葵花和纸张,明天就可以生产产品了。”

好在铺子里有炒熟过的葵花和现成的纸卖,胡贵一口气买了五十斤葵花和二十张黄纸。本来想多买些,但要吃饭,吃饭也需要钱。

趁天还没有黑,胡贵弟兄给李真要了一个蛇皮袋,去田埂上扯了几十斤草药,用袋子装好,以防别人发现了秘密。

捣草药汁需要工具,这里没有碓窝,只能用石块挤压,药汁才能缓缓流出,然后倒在葵花里搅拌,产品就成了。又将黄纸裁成长宽三厘米的状,打成小包,就可以出售了。

走村串寨大声吆喝做生意,弟兄二人还是第一次。为了适应明天可能出现的不自然,胡贵带头喊出了一句:“买耗子药,包闹包着。”胡秦跟着叫喊,逗的胡贵哈哈大笑。二人练习了十几遍,感觉熟练了,这才上床睡觉。

第二天一早,兄弟俩买了些东西吃后,背着装满耗子药的布袋出发了。二人相约,一个走东,一个走西,不管卖的如何,下午六点钟就要回旅社。胡贵选东,胡秦选西,互相叮嘱注意安全后,各自怀着忐忑的心情,出发了。

胡贵走进第一个村寨,清晨的村寨安静祥和,但当他一开口叫卖,村民们却只是好奇地看了两眼就各自散去。胡贵心想可能是大家还不信任陌生人,于是更加卖力地解释药效。

终于有个老者过来询问,胡贵赶紧递上一包耗子药展示起来。老者半信半疑地买了几包。随着第一位顾客的光顾,陆陆续续有村民围上来,你一包,我一包,很快几十包耗子药出手了。

“药好不好,明天就可知晓。注意啊,尽量放在老鼠出游的地方。”胡贵担心他们听不清楚,一字一字讲解道。

“如果有效果,明天你还继续来,我买十包。反正也不贵,一块钱一包,还是能支撑的。”一个妇女道。

胡贵心中大喜,连连应承下来。他继续在村子里售卖,没过多久,要不了半天,耗子药竟然卖完了。胡贵心情当然高兴,哼着小曲儿往旅社赶。

回到旅社,胡秦还没回来。胡贵便开始盘算今天的收益,想着这比打工强,钱来的容易,心里乐滋滋的。不一会儿,胡秦也回来了,脸上同样洋溢着笑容。原来他那边也大获成功。

接下来的几天,兄弟俩每天早出晚归,生意越来越好。周边的村寨都知道有这么两个卖耗子药特别灵验的外地人,也主动和他们打招呼。

通过几天的来往,胡贵弟兄渐渐听得懂当地的语言,见到人也可以和他们交谈了。

“你们这里的鼠灾怎么这样严重啊?”胡贵问一个大爷。大爷道:

“以前没有这么多的老鼠,因为家家户户都养了猫,老鼠还不够猫吃呢。后来不知什么原因,猫患上了一种病,很快绝灭了,这里的人又有捕蛇逮老鹰的习惯,老鼠失去了天敌,繁殖能力又强,只几年,田坝地头,房前房后,厕所里、牛圈里,厨房里,到处都有老鼠的影子。特别是晚上,啃书咬柜,闹的人睡不好觉。”

胡贵听了,心里暗暗高兴,更加坚定了大量生产耗子药的信念。

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胡贵弟兄的耗子药生意刚刚有了起色,有人眼睛就红了,就去相关部门举报,说外地人卖的耗子药是三无产品,影响了市场的规律。

制服人员很快找到了胡贵兄弟俩所在的旅社。胡贵和胡秦一脸紧张,他们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制服人员严肃地查看了他们制作耗子药的简陋设备以及剩余的材料。并要罚款。

旅社老板和制服人员熟悉,心想如果胡贵弟兄因为此事走了,自已就会有损失。忙给他们求情。

胡贵也赶忙解释说:“同志,我们虽然没有正规手续,但这药确实有效,而且乡亲们也认可,我们只想赚点辛苦钱。”制服人员听后脸色稍缓,说:“你们的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没有资质生产销售药品类物品是违规行为。不过考虑到本地的鼠患情况,和你们目前并未造成危害的事实。如果你们愿意配合整改,办理相关证件,学习一些制药的规范知识,还是可以继续经营的。”

胡贵和胡秦对视一眼,连忙点头答应。他们按照制服人员的指示,参加培训课程,办理各种手续。虽然花费了不少时间和金钱,但重新开业后,他们的耗子药生意更加红火了。因为有了官方的认可,乡亲们也更加信任他们,兄弟俩不仅解决了生计问题,还成为了当地治理鼠患的得力帮手。

随着生意越来越红火,旅社的房间变得狭小,不能满足扩大规模的需求。胡贵把情况对李真说了,李真道:“旅社不能住了,我能理解,我有一个地方,比旅社房间大十倍,可以租给你们用。”

胡贵听了,喜出望外,急忙答应了。二人谈好价钱,写好合同,一锤定音。

规模加大,草药的需求量自然增大,附近的草药已经采完,必须到更远的地方去采集,但去去来来,必然要耽误时间,如何得到更多的草药,胡贵弟兄进行了商讨。

“招人去采,我们出价钱收购。”胡秦道。

“那我们的秘密不是曝光了吗?老鼠是越灭越少,知道的人多了,钱就少赚了。”胡贵道。

“……,……。”

争来争去,最后决定还是自已去采,然而,在采药途中却与村民发生了矛盾。那天,胡贵和胡秦来到一片较远但草药茂盛的区域。刚准备采摘,就听到一声呵斥:“你们干啥呢?这是俺们村集体的地,这草药不能乱采。”原来是一位看守这片地的老村民。胡贵忙解释道:“大伯,我们是用来做耗子药治鼠患的,之前一直在附近采,现在没了才来这儿的。”可老村民并不领情,“不行就是不行,谁知道你们是不是真拿去做药。”胡秦有些生气,“我们在这都卖好久药了,大家都认识我们。”双方僵持不下。此时,一位之前买过他们耗子药的年轻村民路过,了解情况后,帮忙劝说老村民,“叔,他们的药真挺管用的,老鼠少了好多呢。”老村民这才半信半疑地松了口。胡贵和胡秦赶忙表示以后采药都会跟村里报备并且给予一定报酬。老村民最终勉强同意了,兄弟俩这才顺利采到草药。

看着胡贵弟兄走远了,村民埋起头去采了胡贵采的草药,一看,心里道:“这东西能毒死耗子?他们能用,为什么我不能用呢?”

回家去,村民把草药递给儿子说,贵州来卖耗子药的人,就是用这个做原料,赚了不少的钱。你研究研究,也许,你也能做出来,赚钱养家糊口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