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火中人影
火中人影
永安寺的惨剧
宋慈抵达永安寺时,大火已被扑灭,但整座寺庙几乎化为废墟,四周弥漫着浓烈的焦木气息。寺庙僧众站在一旁,神色惶恐,纷纷交头接耳,低声谈论着刚才的怪事。
“让僧众集合,逐一询问。”宋慈沉声吩咐,随即走入废墟中仔细查看。
焦黑的地面上,一道道奇怪的痕迹引起了他的注意。那些痕迹呈现出一种复杂的符号状,似乎是被烈火刻意烧灼而成,隐约勾勒出一个巨大的阵法轮廓。
“这火……不是寻常的大火。”宋慈心中暗想。
就在此时,寺庙住持圆善大师走了过来,满脸悲痛地说道:“宋大人,寺内僧舍的经文、佛像尽皆被焚,尤其是藏经阁……里面一卷从未公开的古经也被烧成灰烬,那可是镇寺之宝啊!”
“什么古经?”宋慈问道。
圆善大师叹了口气:“那是上代住持留下的《天行录》,其中记录了一些关于天地变异的传说,以及一块‘引月石’的秘闻。”
“引月石?”宋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词,“此石与夜影之石有关吗?”
圆善大师摇了摇头:“具体内容,我也不曾知晓,古经秘藏多年,从未示人。但如今经卷尽毁,那些秘密恐怕永远湮没了。”
宋慈眉头紧锁。他环顾四周,突然注意到废墟边缘,有一个僧人似乎神色异样,目光闪烁,刻意避开他的视线。
一个可疑的僧人
宋慈走近那僧人,冷声问道:“大师,这火是如何烧起的?你又为何如此不安?”
那僧人猛地一颤,连连摆手:“小僧不知,小僧只是……只是看见了奇怪的人影!”
“什么人影?”宋慈追问。
僧人支支吾吾地说道:“就在火势最旺的时候,我远远看到火光中有一道人影……他站在熊熊烈焰中,却丝毫无损,宛如……宛如恶鬼降世!”
宋慈眯起眼睛,语气冷静而威严:“你所见的或许是真实的,也可能是你受惊后的幻觉。但无论如何,那人影的身份必须查清。你可还有其他线索?”
僧人犹豫片刻,终于说道:“我记得那人影离开时,地上似乎掉了一块小石头……”
“石头?带我去看。”
谜团再起
在废墟边缘的一角,宋慈果然发现了一块小小的黑色石头。石头表面光滑,摸上去冰凉刺骨,散发出一种不详的气息。
“这石头与幽龙山的符文有些相似……”宋慈暗自思忖。他将石头收入囊中,吩咐衙役带回衙门。
与此同时,他再次巡视火场,试图找到更多线索。然而,无论是现场的痕迹,还是僧众的供词,都无法解释那“火中人影”的来历。
宋慈回到衙门后,立即召集陈安和几名捕快商议。
“此火绝非偶然,更像是某种仪式的掩饰。”宋慈将黑色石头放在桌案上,“这块石头也许与夜影之石有关。我要你们立刻去查:最近是否有人从幽龙山附近的村庄或寺庙中消失,或者有类似的火灾发生。”
陈安领命而去,宋慈则独自留在书房中,盯着那块黑石,深陷沉思。
另一场杀局
翌日清晨,陈安匆匆赶回衙门,面色凝重:“大人,昨夜城中又出事了——北门街的吴员外一家三口被人灭门!”
“灭门?”宋慈眼中闪过一丝寒意,“可有查到是谁所为?”
陈安摇头:“杀人手法极其干净,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但奇怪的是,吴员外家的书房里,有一张空白的宣纸被割出一个三足乌的形状……”
宋慈听罢,缓缓起身,目光如刀:“三足乌再现,幕后之人正逐渐显露獠牙。这一局棋,已经步步逼近深渊了。”
宿命的相逢
当宋慈来到吴员外府时,发现现场布置如同一个刻意的讯号:三足乌的图案赫然在目,书房的摆设被打乱,但有一张泛黄的书卷却被完好地留在案上。
宋慈展开书卷,发现上面写着一句晦涩的诗句:
“赤月吞光夜影现,深渊之门引魂归。”
这是某种警告,还是某种嘲讽?宋慈无法断定。他将书卷收起,正准备离开时,目光忽然被墙角的一丝血迹吸引。
他凑近观察,发现血迹似乎是有人刻意留下的一行小字:
“城东水巷,月隐之时。”
“城东水巷……”宋慈低声念叨,心头浮现出一种直觉,“也许,这是与幕后之人见面的暗示。”
未知的会面
夜色降临,宋慈带着陈安和几名捕快,潜入城东水巷。他命捕快埋伏于暗处,而自已则独自站在巷尾,静静等待。
月光洒下,四周一片寂静。不久后,一个身披斗篷的人影缓缓走出,他的步伐轻盈而无声,气息沉稳。
那人停在宋慈面前,用低沉的声音说道:“宋提刑,果然是你。”
“你是谁?”宋慈冷冷问道,“为何要掀起这场腥风血雨?”
斗篷下的人影微微一笑,露出一张陌生却狰狞的面孔:“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场棋局中,你已经走到了死局的一步。”
话音未落,周围的黑暗中,数道寒光陡然袭来——这是一个早已布下的杀局!
杀局反击
月下危机
数道寒光如毒蛇般扑向宋慈,杀意迫人。宋慈早有防备,他一个翻身避开了迎面刺来的利刃,随即扬声喝道:“动手!”
暗中埋伏的捕快们立刻冲出,与刺客展开激战。巷中杀声四起,兵刃交击的声音不绝于耳,火光映照出刺客们冰冷的面具。他们身手矫捷,招式狠辣,显然是训练有素的死士。
宋慈抽出随身携带的短刀,亲自迎战。他的刀法讲究精确与克制,每一刀都直取要害,但对方人数众多,他也不敢掉以轻心。
斗篷人站在暗处冷冷观战,仿佛在欣赏一场精心编排的戏码。
反败为胜
尽管刺客悍勇,但捕快们配合默契,加之宋慈的指挥得当,逐渐占据了上风。陈安更是一往无前,手中长枪舞得密不透风,连连将几名刺客逼退。
斗篷人见状冷哼一声,突然掷出一枚烟雾弹,浓烟顿时笼罩整个巷子。他趁乱高声喊道:“撤!”
刺客们听命后纷纷退去,转眼便消失在迷雾中。然而,宋慈早已料到对方会逃,事先安排人在巷口埋伏。就在刺客试图突围时,捕快们从暗处杀出,将几名刺客生擒。
斗篷人也被宋慈亲手擒下,他的斗篷在搏斗中滑落,露出一张削瘦而冷峻的面孔。他的双眼阴鸷,仿佛浸透了毒液。
“抓住了。”宋慈冷声道,“现在,你该回答我的问题了。”
斗篷人的秘密
在衙门的审讯室内,宋慈仔细审视斗篷人,发现他的手指关节粗大,手掌上布满厚茧,显然是常年习武之人。
“你是谁?为何策划这一系列案件?”宋慈开门见山地问。
斗篷人冷笑:“我是何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越想揭开真相,就越会走向毁灭。”
“夜影之石在哪里?”宋慈不为所动,继续追问。
斗篷人目光一寒,嘴唇紧闭,一副誓死不从的模样。宋慈沉思片刻,决定换个方式:“你不说,我自然会查。但你最好知道,与我作对的人,向来没有好下场。”
斗篷人哂笑:“宋提刑,你真以为你在掌控局势?其实,你只是棋盘上的一颗棋子罢了。真正的‘棋手’,远比你想象得强大。”
说罢,他突然咬破口中暗藏的毒药,喉咙里发出一声低哑的笑声,随即瘫倒在地,气绝而亡。
线索的指引
斗篷人的死让案件再度陷入迷雾,但宋慈并未气馁。他从斗篷人的随身物品中发现了一张羊皮地图,地图上标注了一个名为“黑水潭”的地点。
“黑水潭……看来,是下一步的关键。”宋慈喃喃道。
他将地图摊开,召集陈安和捕快们商议:“这张地图标注的黑水潭在幽龙山南侧,偏僻隐秘,显然不易被发现。我们明日出发,务必摸清那里的情况。”
黑水潭之谜
翌日,宋慈带队前往黑水潭。沿途风景荒凉,密林中时不时传来野兽的低吼,令人不寒而栗。
抵达黑水潭时,天色已晚。潭水漆黑如墨,散发着一股奇异的气息。潭边零星散落着一些破旧的石碑,上面刻着模糊的文字,隐约提到“祭祀”“轮回”等字眼。
“这里,果然是某种仪式的场所。”宋慈低声道,“那些被掳走的人,极有可能被带到了这里。”
他沿着石碑继续搜索,不久后发现了一个隐藏在灌木中的石洞入口。洞口处布满了苔藓,显然很少有人涉足,但隐约可见地面上有人踩踏过的痕迹。
“进去看看。”宋慈示意捕快们小心戒备,自已则率先走入洞中。
洞中禁地
石洞内幽深而曲折,四壁上绘满了诡异的壁画。壁画中描绘了一群人围绕夜影之石进行祭祀的场景,石上似有一道光芒升起,与天上的月亮遥相呼应。
“这些壁画在暗示什么?”陈安看得头皮发麻,“大人,这里是不是某种邪教的巢穴?”
宋慈没有回答,只是沉默地观察着每一个细节。不久后,他们在洞穴深处发现了一座石台,石台上放着六个铜盘,铜盘间连接着复杂的刻纹,与之前在幽龙山见到的极为相似。
“这是‘六铜盘阵法’!”宋慈低声道,“看来我们离真相不远了。”
然而,就在他准备进一步检查时,洞中突然传来低沉的脚步声。
“有人来了!”宋慈警觉地喝道,“准备迎敌!”
火把的光亮中,几道人影缓缓显现,他们手持兵刃,步步逼近。这场暗流汹涌的对决,即将迎来更大的高潮。
暗影围困
突如其来的敌人
洞穴中,脚步声渐渐清晰,伴随着低哑的笑声。一名高大的黑袍人从阴影中走出,他的脸隐藏在兜帽下,仅露出一双冰冷的眼睛。
“宋提刑,果然你来了。”黑袍人冷声说道,他的语气中透着一丝不屑,“我以为,你不过是个凡俗官吏,没想到竟能追到这里。”
“既然来了,就没打算空手而归。”宋慈冷冷回应,目光扫过黑袍人身后的几名随从,“夜影之石在你们手里吧?”
黑袍人轻笑:“夜影之石?它的力量可不是你能理解的。不过,你既然如此执着,那便让我看看你有几分本事。”
他说罢,手臂一挥,身后的随从立刻冲向宋慈等人。他们身形矫健,动作迅速,显然受过特殊训练。
激战石洞
捕快们早已准备就绪,迅速迎战。狭窄的洞穴中,刀光剑影交织,火光摇曳不定。
宋慈与黑袍人直接交手,对方出手凌厉,拳风裹挟着强劲的力量。他虽然武艺不凡,但宋慈身法灵巧,屡屡避开要害,并抓住机会迅速反击。
陈安在一旁持长枪对敌,他一招“游龙戏水”刺向对手,逼得对方连连后退。捕快们虽然人数较少,却配合默契,逐渐占据上风。
黑袍人见状,冷哼一声,从怀中取出一块黑色石板,高声念出一段晦涩的咒语。
“快阻止他!”宋慈大喊,但为时已晚。
阵法启动
随着咒语落下,洞穴中的铜盘突然发出幽幽的光芒,刻纹间流转着诡异的红光。一股巨大的力量从石台中心爆发,将宋慈等人震退数步。
洞穴四壁开始震动,碎石簌簌而落,仿佛整个山体都在共鸣。铜盘间的红光逐渐凝聚成一团光影,隐隐现出三足乌的形状。
黑袍人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宋提刑,你以为你能阻止我?这阵法乃是唤醒夜影之石的钥匙。等到阵法完成,你们都会成为祭品!”
“胡说八道!”宋慈迅速冷静下来,他观察阵法的运转规律,发现铜盘之间似乎有一个核心联结点。他立刻命令:“陈安,破坏铜盘连接,快!”
绝境反击
陈安闻言,迅速跃向最近的铜盘,用长枪猛力刺击。火星四溅中,铜盘发出刺耳的嗡鸣,阵法的红光瞬间暗淡了一些。
“继续!破坏所有铜盘!”宋慈一边命令,一边亲自加入战斗。他抄起一块石头,狠狠砸向另一个铜盘。捕快们也纷纷行动,对铜盘展开破坏。
黑袍人显然没有料到宋慈会如此迅速地找到破阵之法,他咬牙切齿,大吼道:“拦住他们!不惜一切代价!”
刺客们拼死阻拦,双方陷入激烈的混战。然而,宋慈等人毫不退缩,逐一破坏铜盘的联结。
阵法崩塌
随着最后一个铜盘被毁,阵法发出一声巨响,红光瞬间崩散,洞穴恢复了寂静。黑袍人目光中充满了怒火,但他没有选择继续拼命,而是迅速后退,转身消失在洞穴深处。
“不能让他跑了!”宋慈带着陈安紧追不舍,但洞穴深处的岔路极多,追踪变得异常困难。他们最终在一面死墙前停下,发现地面上刻着一行奇怪的符号:
“月隐之时,真相将现。”
宋慈凝视符号,沉声说道:“这是给我们留下的讯号,说明他还会再现。”
暗流未止
虽然未能擒住黑袍人,但宋慈等人缴获了大量线索,包括洞穴中的壁画和铜盘残片。他将这些物品带回衙门,开始着手分析。
经过一夜的整理,宋慈发现壁画中的符号和文字与《天行录》中提到的“引月石”极为相似。而这些线索都指向了一个更大的谜团——隐藏在幕后操纵一切的组织,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夜影之石,而是整个大宋的安危。
新的危机
就在宋慈深入研究之时,城中传来新的噩耗:知州大人的家眷在夜间被人绑架,现场留下一张血书,书上赫然写着:
“放弃追查,否则血染京城!”
宋慈放下手中的线索,双眼如炬,语气低沉却坚定:“既然他们主动出击,那就说明,我们离真相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