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绑架疑云
绑架疑云
血书威胁
知州大人府邸内,气氛如同凝固了一般。知州夫人和幼子被掳,留下的那封血书显然是在向整个衙门宣战。
宋慈站在书案前,反复端详那张血书。血书上的字迹歪歪扭扭,但锋芒毕露,纸张散发着腥气,显然是用人血书写。
“如此狠毒手段,只为逼迫我们放弃追查?”陈安皱眉道,“这帮人明摆着狗急跳墙了!”
宋慈摇了摇头,沉声道:“不,他们这么做,是在试探我们的底线。放弃追查,他们得势;继续追查,他们就以人命相挟。既然如此,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找到人,救出人,再揭开真相。”
知州大人神情悲戚:“宋大人,务必救出我的家人!无论付出什么代价!”
宋慈点头:“请大人放心,我必全力以赴。”
线索初现
宋慈仔细检查绑架现场。书房的窗户上有明显的撬痕,窗台上遗留了一些细小的泥土痕迹。通过对这些泥土的分析,宋慈发现其成分与城外山林的土壤相近。
“绑匪可能从城外来,再折返回去。”宋慈指着地图说道,“而他们要运送人质,必然需要隐秘的路径和临时落脚点。”
“我们去城外查探吗?”陈安问。
宋慈点了点头,但在出发前,他安排捕快暗中查访城内,“绑匪来城中行事,必然会有联络点。这些人行动虽然隐秘,但总会露出蛛丝马迹。”
城外追踪
宋慈一行人根据泥土的线索,来到城外一片偏僻的山林中。山林深处小路纵横,沿途隐约可见车轮碾过的痕迹。
顺着这些痕迹,他们发现了一处废弃的猎户小屋。小屋门窗紧闭,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血腥气。
“进去看看。”宋慈低声道。
小屋内光线昏暗,空气中还残留着人的气息。地上散落着一些未烧尽的草药,墙角堆放着几个竹篓,篓中竟有染血的布条和一张写有奇怪符号的羊皮纸。
“这些符号,与我们在洞穴中发现的极为相似!”陈安惊道。
宋慈点头,眉头紧锁:“这说明绑架和夜影之石的阴谋,极可能是同一伙人所为。”
突发袭击
就在宋慈准备进一步检查时,树林中传来低沉的哨声。随后,数名黑衣人从四面八方杀出,显然是守在此地的埋伏。
“保护大人!”陈安大喊,拔出长枪迎敌。
黑衣人数量不少,但捕快们早有准备,迅速形成防御阵型。宋慈则利用身边的道具,打破对方攻势,同时留意对方的动作。
“他们似乎是想引我们深入。”宋慈敏锐地发现,黑衣人攻击虽凶,却未下杀手,更像是为了拖延时间。
“别恋战,冲出去!”宋慈果断命令。捕快们边打边撤,终于在一条小道上摆脱了黑衣人的纠缠。
隐秘洞窟
甩掉追兵后,宋慈注意到小道尽头竟是一处隐秘的洞窟,洞口被灌木掩盖,难以发现。
“这地方,不是一般人能知道的。”陈安低声道。
宋慈点点头,示意大家小心戒备。他们进入洞窟,发现里面的地面上有明显的拖拽痕迹,显然绑匪曾在此活动。
“这里就是他们的临时藏身点。”宋慈蹲下身检查,发现了几滴血迹,顺着血迹,他们找到了一道通往更深处的石门。
石门上刻着一行模糊的文字:
“以血为引,罪人求赦。”
“看来这是一道机关。”宋慈仔细研究石门的构造,很快发现地面上有一个细小的血槽,与石门的刻纹相连。
“需要鲜血触发。”宋慈拿出匕首,在指尖划出一道浅浅的伤口,将血滴入血槽。
片刻后,石门缓缓开启,露出一条漆黑的通道。
深入险境
通道内阴风阵阵,墙壁上挂着几支昏黄的油灯。宋慈带领捕快们小心前行,最终来到一处宽敞的地下大厅。
大厅中央是一个巨大的石台,石台上绑着两个人影,正是知州夫人和幼子。他们奄奄一息,显然被下了某种药物,但尚有气息。
然而,石台四周站满了黑袍人,他们手持利刃,面无表情。为首的一人冷笑道:“宋提刑,你果然来了。”
“放人!”宋慈沉声道。
黑袍人轻蔑一笑:“要救他们,可以,但你得用夜影之石来换。否则……”
他说着,将匕首抵在幼子的颈侧,威胁意味不言而喻。
宋慈暗自咬牙,表面却镇定自若。他低声对陈安说道:“拖延时间,我有办法。”
计中有计
局势紧迫
大厅内,空气仿佛凝滞。绑匪头目将匕首贴得更近,冷冷开口:“宋提刑,你是个聪明人,应该知道现在只有两个选择——拿夜影之石换人,或者看着他们死。”
宋慈缓缓抬手,示意捕快们不要轻举妄动。他眼神沉静,思索着对方的每一句话。
“夜影之石从未在我们手中,何来交换?”宋慈缓声道,“不过,你既然如此迫切,倒让我疑惑——夜影之石究竟对你们有何用?”
黑袍人冷哼一声:“无需你多问!今天你若不交出夜影之石,这对母子绝无生还的可能。”
宋慈并未被威胁吓倒,他环顾四周,注意到大厅的布局:石台旁的烛火微微摇曳,似乎受到了气流的影响,石壁上的刻纹散发着幽暗的光芒,仿佛连通着某种复杂的机关。
“你们精心设计此地,显然有所图谋。既如此,就不妨听我一言。”宋慈大步上前,他的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黑袍人见状,目光微微闪动:“说。”
言语交锋
宋慈冷静开口:“夜影之石,乃不祥之物。它吸引的,不是力量,而是毁灭。你们追寻此物,无非是被贪欲所驱,但你可知,历代持此物者皆不得善终?”
黑袍人脸色微变,但很快掩饰过去:“少在此危言耸听。宋提刑,若你不想他们死,最好还是照做。”
“夜影之石若真如此重要,你们为何舍得用人命相威胁?”宋慈步步紧逼,“你们连它的位置都不知,何以自称掌控一切?说到底,你们也不过是一群被人利用的棋子。”
黑袍人顿时被戳中痛点,语气变得急促:“住口!我们是为了更高的理想,你根本无法理解!”
宋慈暗自冷笑,他的目的已达到一半。此刻,陈安和捕快们已悄悄移动至更有利的位置。
绝地反击
突然,黑袍人怒吼一声:“别再浪费时间,动手!”
四周的黑袍人一齐冲向宋慈。宋慈猛然后退,同时从袖中掷出一把早已准备好的铁蒺藜,阻碍敌人的步伐。陈安趁机率捕快杀出,两方在石台前展开激战。
石台上的知州夫人和幼子受到保护,但石台旁的机关突然被触发,整个大厅震动起来,石壁上刻纹的光芒越来越亮。
“宋大人!这些光是……”陈安急声道。
“这是阵法的启动迹象!”宋慈喝道,“必须阻止它!”
他迅速观察阵法的运作,发现光芒从大厅四角的石柱传导至石台,而每根石柱上都有一个精致的凹槽,似乎是夜影之石的位置。
“他们想用阵法唤醒夜影之石的力量!”宋慈大喊,“毁掉那些石柱!”
机关破阵
捕快们立即分头行动,冲向四根石柱。然而,黑袍人拼死抵挡,战斗愈发激烈。宋慈眼中精光一闪,瞄准石柱上的凹槽,用飞石精准击中其中一根,凹槽发出刺耳的碎裂声,光芒瞬间黯淡了一半。
“有效!”陈安高声道,一枪挑开一名黑袍人,随后将长枪猛刺另一根石柱。
然而,阵法的力量开始失控,地面裂开几道缝隙,浓烈的黑雾从缝隙中升腾而起。黑袍人惊恐地喊道:“快撤!阵法失控了!”
真相初露
混乱中,宋慈冲上石台,用匕首割断绑住知州夫人和幼子的绳索,将二人扶下石台。他一边保护人质,一边指挥捕快继续破坏石柱。
随着最后一根石柱倒塌,阵法彻底崩溃,黑雾渐渐散去。黑袍人见大势已去,狼狈撤退,留下几具倒地不起的同伴。
宋慈并未追击,而是冷静地观察阵法中心,发现一块碎裂的石片,上面刻着奇怪的符号。
“这些符号,与之前洞穴中的羊皮纸相同。”宋慈拿起石片,沉思片刻,“看来,这些人追求的目标远不止夜影之石。”
危机未平
知州夫人和幼子被成功救回,知州大人感激涕零。然而,宋慈却明白,真正的危险尚未过去。
“这不过是他们的一环计划。”宋慈低声对陈安说道,“他们的幕后主使,必然还有更大的阴谋。”
陈安点头:“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宋慈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从这块石片和他们遗留的物品入手,挖出他们的真正目标。而且,我怀疑,他们内部并非铁板一块。”
说话间,捕快来报:“宋大人,我们在一名黑袍人身上搜到了一封信。”
宋慈接过信封,打开一看,里面的内容令他心中一震——信中不仅提到夜影之石,还隐约提及了一个被称为“月隐教”的神秘组织,以及他们下一步计划的地点:洛阳城。
宋慈低声道:“洛阳,果然是另一个关键之地。”
他转头看向陈安:“备马,我们即刻启程!”
洛阳疑云
旅途波折
从江州到洛阳,道路绵延千里。宋慈一行风尘仆仆,沿途暗中打探“月隐教”的踪迹。然而,这个神秘组织如同隐藏在阴影中的毒蛇,毫无破绽可寻。
“宋大人,”陈安说道,“这些人行事缜密,连在江州的据点都极为隐秘,到了洛阳,只怕更加不易查访。”
宋慈轻轻点头,目光凝重:“正因如此,我们才更需小心。洛阳是大城,若他们将阴谋施展于此,后果不堪设想。”
入城之前,宋慈吩咐捕快换上便装,分散潜入,以免打草惊蛇。他与陈安则以商人的身份,暂居城中一处客栈。
初探洛阳
洛阳城中,繁华热闹如常。集市上的商贩叫卖声不绝于耳,街头巷尾,人流熙攘,丝毫未见异状。
“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宋慈在人群中低声道。他的目光扫过街头巷尾,注意到几个乞丐模样的男子频频交换眼神,似乎在传递某种信息。
“那些人有问题。”陈安顺着他的视线低语,“他们动作隐秘,但并不完全专业,像是在接受指令行事。”
“盯住他们。”宋慈说道,“记住,莫要打草惊蛇。”
神秘客人
当晚,宋慈在客栈中分析从江州带来的石片与信件。他注意到信中提到的一个名字:“映月阁”。
“映月阁是什么地方?”陈安问道。
“可能是月隐教的据点。”宋慈说道,“但也可能是个幌子。”
正说话间,店小二敲门进来:“两位客官,隔壁房间的客人托小的带句话——他说,他知道你们在找什么。”
宋慈目光一凛,问道:“那人长什么模样?”
店小二答道:“是一位中年公子,穿得十分考究,手持一把折扇。”
宋慈点头示意小二退下,对陈安说道:“看来,有人主动送上门来了。”
神秘线索
宋慈与陈安走进隔壁房间,见一名衣着华丽的中年男子正坐在窗边。他轻轻摇着折扇,神色从容。
“宋提刑,久仰大名。”男子一开口,便点明了宋慈的身份。
“阁下何人,为何知我身份?”宋慈不动声色地问道。
男子微微一笑:“在下不过是个消息灵通的过客,偶然听闻宋大人正在查一桩惊天之案,所以特意前来相助。”
“既然如此,不妨开门见山。”宋慈说道,“阁下可知月隐教的行踪?”
男子点了点头,从袖中取出一幅图,铺在桌上:“映月阁,是他们在洛阳的一处外围据点,就在此地。”
宋慈仔细看了地图,发现映月阁是一间位于洛阳南城的茶楼,从外表看毫不起眼。
男子补充道:“不过,这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核心据点,在茶楼下方的地道内。那里,是月隐教囤积财物和秘密联络的场所。”
陈安警觉地问:“你为何要告诉我们这些?”
男子低头一笑:“宋大人,你我目标一致,只不过我无力独自与月隐教为敌,只能借你的手铲除他们。”
“你要我们替你除去眼中钉?”宋慈冷冷说道。
男子不置可否,只拱手道:“宋大人信与不信,尽可自行决断。但请记住,映月阁的秘密,绝对非同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