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寻常而又不平静的夜晚,小兰与几位闺蜜踏上了前往南京夫子庙的旅程。南京,这座古老而现代交织的城市,在夜幕下更显其独特的韵味。夫子庙,作为南京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夜晚时分灯火辉煌,热闹非凡,吸引着无数游客慕名而来。
那是一个深秋的夜晚,微风中带着一丝凉意,小兰和她的朋友们决定乘坐公交车前往夫子庙,享受那份独有的夜色与繁华。由于时间已近晚上十点,从新街口到夫子庙的地铁已经停运,她们只能选择乘坐公交车前往。22路公交车,这条连接着雨花台与中山陵的线路,在此时成为了她们探索南京夜色的桥梁。
车厢内,乘客并不多,十几个人散落在各个角落,各自沉浸在自已的世界里。小兰因晕车而刻意避免低头玩手机,她的目光时而望向窗外飞逝的街景,时而停留在即将关闭的车门上。就在这时,一个不同寻常的身影吸引了她的注意——一个面色苍白的小男孩,在公交车即将关门的前一刻,从车前方挥手示意上车。
这个小男孩看起来大约九、十岁的样子,身形瘦削,脸色异常苍白,仿佛缺少了几分孩童应有的红润与活力。他的举动也显得颇为奇怪,没有像其他乘客那样从站台上车,而是选择在车前方挥手。上车后,小男孩从口袋里掏出一张五元纸币,毫不犹豫地投入了投币箱,尽管司机多次提醒他只需两元,并试图找零,他却仿佛置若罔闻,面无表情地走向车厢深处。
这一连串的奇怪行为立刻引起了小兰和她闺蜜们的警觉。她们交换着眼神,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随着公交车的启动,车厢内的颠簸逐渐加剧,乘客们纷纷抓紧扶手以保持平衡。然而,那个小男孩却仿佛不受任何影响,他既没有坐下,也没有抓住任何支撑物,即便是在车辆剧烈摇晃的时候,他也如同一根木头般屹立不倒,纹丝不动。
小兰的心中不禁生出一股寒意,她悄悄向闺蜜们使了个眼色,示意她们做好下车的准备。车厢内的气氛变得愈发紧张而诡异,小男孩的异常举动让所有人都感到不安。终于,在经过一番商量后,小兰和她的朋友们决定提前下车,转而乘坐出租车前往夫子庙。
在出租车内,她们心有余悸地讨论着刚才的经历。那个小男孩的苍白面容、奇怪举动以及那超乎常人的平衡能力,都成为了她们口中难以解释的谜团。有人猜测他可能是个特殊的孩子,也有人认为他可能遭遇了什么不幸的事情。但无论如何,那个夜晚的公交车之旅,都成为了她们心中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
事后,小兰和朋友们曾试图通过网络或当地媒体了解更多关于那个小男孩的信息,但始终未能找到任何线索。那个小男孩就像是一个谜,悄悄地出现在她们的生活中,又悄无声息地消失,只留下一串串未解之谜和无尽的猜测。
而南京的22路公交车,依旧日复一日地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见证着无数人的来来往往。对于小兰和她的朋友们来说,那辆公交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段关于勇气、好奇与未知的旅程。在未来的日子里,每当她们回想起那个夜晚的经历时,或许都会会心一笑,同时也会在心中默默祈祷:愿那个小男孩能够平安健康地成长,无论他身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