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婆媳之争
赵和年作为永国的国公爷,在皇帝面前算是红人,可在国公府,还需要协调茵华和任氏之间的明争暗斗。
作为国公爷的母亲,任氏在茵华郡主面前总有一种高高在上之感,希望能控制整个国公府的收支。
谁拿到了钱,就等于掌握了经济命脉,继而拿捏整个国公府。
婆媳之争,自古以来便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赵薰默不作声,既然是婆媳之间的矛盾,此时她保持沉默是最好的选择。
“我作为祖母的,给孩子点散碎银子怎么了?”任氏不耐地瞥了茵华一眼,“要依我说,这件事情今天就告一段落,谁再提起来,谁就是和我老婆子过不去。”
茵华郡主的脸色难看了些,她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说出来。
“行了,你们这些奴才,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别在这闲着!”任氏冷言,一群奴才都不敢再留,忙不迭脚底抹油跑了。
眼看着发展到这一步,赵薰不疾不徐地行了一礼,“祖母,薰儿也听明白了,今日之事不过是误会一桩。”
“祖母的出发点是心疼薰儿,而夫人的意思是为了整个国公府考虑。”赵薰盈盈一拜,“既然是误会,那便是误会之人道歉,这件事也算了结了。”
误会之人,指的就是茵华郡主。
此话一出,茵华郡主诧然,继而瞪了赵薰一眼,“你这丫头,想让我给你道歉,未免失了礼义孝道!”
“薰儿自然不敢要求夫人道歉,银子是祖母给的,您若是道歉,就向祖母道吧。”赵薰低眉顺眼,把话说得十分漂亮。
茵华郡主眼中溢出几分惊愕,这赵薰从来都是个草包性格,从小就没用心培养过,怎么突然变得如此牙尖嘴利?
何况她嘴上说得是让自已给老夫人道歉,实际上一石二鸟,既让自已服软认错,又用老夫人压她一头,让她不得不服。
她纵使不将老夫人放在眼里,可也不能把事情做得太难看了。
传到赵和年耳中,说是自已亏待了他的亲娘,那成何体统?
茵华郡主权衡利弊,到底还是皱着眉头行了大礼,“今日之事是我冒进,错怪了薰儿,请母亲饶恕。”
任氏抬手,“罢了,这件事便告一段落,日后切莫如此了。”
说罢,任氏被隐竹搀扶着站起,“薰儿,你且早些回去休息,还有两日,将军府便来接人了。”
赵薰应了一声,乖巧地一拜,唤起珍儿,往自已的别院走去。
看着任氏和赵薰离去的背影,茵华紧紧攥住了双拳,她恨不得现在将这两个人咬碎!
当着这么多奴才的面儿,竟如此不给她面子,尤其是那个赵薰!
赵藜红着眼,小心翼翼道,“娘,咱们……”
茵华还没有撒气,听见赵藜的声音,忍不住呵斥,“咱们什么咱们!还不赶紧走,在这继续丢人现眼吗?”
赵藜被她这一声吼得不敢再说,忙起身扶起茵华离开。
“小姐,您今日可真厉害。”珍儿抱着布料和药材,跟在赵薰身后,忍不住压低声音笑道,“您看夫人的表情,实在是精彩。”
赵薰默然,“对待得寸进尺的人,就不应该容忍,得趁早反击。”
她在原主的记忆之中搜寻了半天,只觉得原主这十几年的人生过得实在是窝囊,爹不疼娘不爱,唯一的妹妹赵藜还经常趾高气昂的欺负她。
赵薰作为公主,手段和眼界自然高出常人。
“感觉小姐和之前不一样了呢。”珍儿笑嘻嘻说道。
两人说说笑笑回了院子,春桃和秋菊正站在门口,一见珍儿过来,忙上前帮她拿着手中的东西。
“呀,这几匹布真是好看!”
春桃惊呼一声,“小姐生得漂亮,若是穿上了这衣服,肯定更加好看了呢!”
秋菊也跟着道,“是了,小姐确实适合这几种颜色,我下午就送去织造局,让他们加急赶制成成衣,后天小姐去将军府,便能穿着去了。”
赵薰见她们聊得开心,也跟着高兴,前世她有不少的丫鬟、小厮和暗卫,她和他们相处的都很好。
只可惜后来死的死,伤的伤,连个活口都没落下。
就算是有侥幸逃脱的……
也得有四五十岁了。
想到伤心处,赵薰叹了口气,不知道该如何描述自已的心情。
这种痛彻心扉的无力感,裹挟着她的身体。
回到房内,赵薰拿出今日买来的中药粉,又叫春桃去寻了牛乳和蜂蜜来,放在木碗中搅拌成泥,敷在洗净的脸上。
前世她自出生以来,母妃便让人专门为她制作调理皮肤的药材,其中一种便是如此制作的。
这是最简单的一种,能够让皮肤变白。
赵薰敷好药膜,回想起原主曾经的生活,茵华不仅克扣她的银钱、衣物,甚至还没有从小为她调理肌肤,导致她现在的皮肤有些粗糙,并不白皙透亮。
“小姐,那几匹布已经……”
春桃跨步进来,一看到赵薰如此,吓得哎哟一声,“小姐,您敷药膜也不说一声,吓了奴婢一跳。”
赵薰被她的话逗笑,“你呀,胆子这么小,随我去了将军府,敢不敢在那里生活了?”
被赵薰这么一说,春桃表情严肃,“不管怕不怕的,小姐过去,我肯定是要随着小姐走的,我就要跟着小姐!”
看她急了,赵薰无奈,“去了肯定是会带你的,你、秋菊和珍儿,你们三个跟着我这么久,到时候一起过去。”
春桃这才笑出来,“听说夫人在院子里清点小姐的嫁妆呢,估计没多久就会送过来了。”
听了春桃的话,赵薰挑眉,“清点嫁妆?”
看来有了皇帝的施压,国公府不可能留着自已的嫁妆,必得清点好了之后再送过来的。
赵薰抿抿唇,既然如此,她也就不必过于忧虑。
只是这嫁妆……
若在来之前就被茵华郡主动了手脚,拿了东西出去,她恐怕也难以判断。
尤其是那几箱装着赵国武器和图纸的楠木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