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初见
小太监从贾代善手中接过了那厚厚的一叠,双手捧着恭敬送到康熙帝的近身太监李德全手中,李德全再转送至康熙帝面前。
康熙看着面前这厚厚的一叠不由得挑了挑眉:倒是没看出来贾卿如此粗枝大叶的人竟有个心思细腻的闺女,还真是人不可貌相。
心里如何乱七八糟的想的有的没有,手上康熙还是认真的翻阅着贾代善的奏折,嗯,看得出来贾卿很努力了,这奏章怕不是熬了一宿吧?
对比从前贾卿送来的军事奏报明显不是一人的风格,看来从前的奏章应当是贾卿的幕僚又或者军师所写了,这份才是贾卿真正的水平。
不过贾卿这奏章辞藻虽比不得旁的大臣文采出众,用词华丽,但是这大白话似的将所需上奏的事情一一叙说清楚,倒是比那些个一本比一本长的折子看的让人舒服。
莫不如寻个机会让这群人将奏折都给朕换个形式?那长篇累牍的看的朕属实头疼的紧,若是换成贾卿这样还能给朕省下不少时间,批阅起来也能快上不少。
康熙很快就将贾代善的奏折看明白了,然后打开了贾攸抄写的那几本实验数据。
这几本数据格式有点类似后世的日记,每一篇都记录了当日的日期,天气,记录人,种植的作物,田地情况,当日所做的事情等等。
实验数据很是清晰明了,最后甚至还总结了不同作物在不同田地所适用的种植方法,施何种肥料,堆肥的方式,最后的产量等。
康熙在刚翻开这本实验数据的时候先被这一笔已经具有自已书写风格的簪花小楷惊艳了一下,看完之后又再次对实验的对比性和数据的详细表示的赞同。
这本实验数据说实话比司农送来的可要详细的多,单就是后面的种植方法图文并茂,印出来就可以大肆传播,便是不曾种植过这类作物的人在拿到这本数据也能依葫芦画瓢。
可以说相当的完美了!
康熙帝心里满意不说,眼见为实,他还是需要亲自考察之后才能做出决议,涉及到粮食就是大事,不能仅凭一人之言就听之信之。
“贾卿,朕已经看过你的奏折和实验数据,你可敢保证所报之事绝无虚言?”
贾代善跪地一叩首,道:“涉及粮食大事,奴才不敢妄言,奴才奏折上所写具是奴才亲眼所见,昨日还亲自下地去挖过,这才斗胆上报。”
“贾卿起来吧,传下去,给诸位也瞧一瞧。”
康熙帝满意的微微颔首,然后让人将手中的奏折和实验数据送到大臣们手中,而早已好奇心拉满的诸位大臣开始传阅,对实验数据给出的结论也是深吸了一口气。
若实验数据没有作假,那可真是天大的好消息!
如今朝中确实艰难,三藩的叛乱还不知何时才能平定,这大军一出就是无数张嘴等着吃饭,为了什么也不能断了军中的粮草供应,只是这样一来钱财的消耗就像个无底洞。
户部尚书每每看到兵部的人脸都要拉的一尺二寸长,阴沉的像是要在背后扎小人,那批出去的条子简直像是在割他的肉!
除开军队的大笔开支,还有每年投入了大笔的治河费用,这笔费用同样是省不下来的,即便如此每年还是会有大大小小的洪涝灾民需要安置。
费用是一回事,赈灾粮才是大难题,朝廷的储备粮也并不丰厚。
这就要说清初以来一是战争大大小小没停,江南更是迟迟得不到安定,当初的嘉定十日屠更是让朝廷在江南文人那是名声坏了个彻底。
当今可以说是非常的励精图治了,对江南也是没少花心思,但是你就看那一道道的毫无下文的诏征山林隐逸的告示就知,江南的局势那就宛如一潭死水半点动静都没用。
面对这样的局势只有彻底安抚住民心,或者用他们拒绝不了的东西才能彻底盘活这局棋。
贾代善交上来的东西或许就是一个契机,一个能让康熙找准机会掀翻棋盘的机会,他对江南可是头疼了很久了,作为一个雄才伟略的皇帝如何能忍受自已在自已统治的地方“声名狼藉”呢?
即便这个“声名狼藉”的缘由是他祖宗的历史遗留问题也不行!
面对贾代善交上来的东西但凡目光长远一点的都知道这东西的重要性,当然也有人对此抱有极大的怀疑,面对这些人的质疑贾代善也应对的从容自若。
感谢昨日被他的娇娇女拉着下地,又详详细细的给他介绍过这三种作物的优劣之处,生活习性以及该如何烹调。
亲口尝过这些作物的味道,贾代善对此又是好一番夸赞,这几种作物虽比不上他们日常吃的米粮,但是口感也要比那些粗的能剌破嗓子粗娘要好上不少。
红薯可以掺了粗粮煮粥,饱腹又可以中和粗粮的难吃,玉米可以煮了吃也可以磨碎了吃,三种作物当中贾代善最喜欢的还得是土豆,口感细腻不说也足够香甜,在他看来比另外两个都要强上不少。
向来在大小朝会上装哑巴的贾代善头一次体验到了舌战群儒的快乐,亲眼见识过又品尝过,这一把他绝对比这些个没进过田地的同僚要强的多!
如今康熙正当年,后宫里皇子也还小,后来的形式紧张的九龙夺嫡参赛人员都没齐,如今的朝堂上可以说是最舒心的时候,也是政令推行起来最快的时候。
所有人都齐心协力在建设朝堂,不像后来党派错综复杂,各自站队为了支持的皇子拼命的搅浑水。
康熙帝大致也看出来了大臣们的意思,于是他大手一挥:“既是如此今日下朝后贾卿便带朕和诸位大臣一起亲眼看看这些良种吧。”
贾代善这下有点傻眼了,他本以为皇帝最多派司农的官员去实际考察一二,再回来向他汇报,然后再做后续的安排,这御驾亲至什么的就真的有点出乎他的意料了。
还今日下朝之后,这是连半点准备的机会都不给他留了呗?
好好好,这么玩是吧?
贾代善心里憋屈,但是他不敢说,只能恭敬的躬身道:“奴才领命。”
康熙帝最初确实是想着派司农的人去瞧瞧再向他回话,然后他在自已的皇庄上再实验一遍,以保万无一失,但是看着贾代善如此骄傲得意的模样他就有点想做点什么。
虽然贾代善没说但是就凭实验数据上那一笔字就知道定是女眷所为,贾卿的长女他还有印象,看着就不像是在这方面有造诣的,而且如果他没记错他的长女已经定亲了。
如今只怕被拘在家里绣嫁衣备嫁,只怕抽不出时间来做这些事,那就只能是贾卿的幼女了。
只是贾卿的幼女今年好似才几岁,难不成他记错了?
丝毫不知是自已引起皇帝好奇心的贾代善正思索着到了庄子上该如何才不会让人惊到他的娇娇女,虽然贾代善也知道肯定是妄想了,但是万一万岁真的没有召见呢?
攸儿还小,万一被万岁爷吓到了怎么办?
贾代善这颗操心不已的老父亲之心就这么一直担忧到了大朝会结束。
康熙帝也知道自已这个身份如果真的全套仪仗那只怕天黑了才能到,这皇帝的朝服也不是一般的重,上朝穿戴也就算了,出宫还是免了吧。
于是发了善心的康熙帝准许了朝臣们也回府换了常服,最好低调一点的,再命人传了司农的官员随驾。
康熙换了一身不带任何龙纹的常服,满意的打量了一番这才踏上了备好的同样低调的马车,说来这还是他第一次微服出行,看来以后这样的活动可以多来几次。
总不能大臣们都在外面自由自在,没道理他一个皇帝就像被困在宫里一样,那多没道理?
得了皇帝的金口玉言,今日下了朝诸位大臣纷纷回府就开始挑选衣服,然后还特意在府里寻了低调的马车,当然这类头疼的多是汉官文臣。
余下的满臣和武官大家都是骑马,自然是没那些个计较。
康熙到了地方的时候满意的看着他的股肱之臣们都已经来齐了,于是他满意的道:“贾卿,人已经到齐了,接下来的路就靠你领路了。”
贾代善心里苦涩,却是满脸严肃的道:“奴才领旨,请圣驾随奴才前行。”
此次从皇城出发,路程再度加长了,尤其队伍里还有不少身子骨相对脆弱的文臣,足足颠簸了半个时辰才终于上了进庄子的小路。
贾代善带人来的突然,冷不丁突然有人报给贾攸说庄子门前停了一堆人,惹得贾攸也有些奇怪,她这庄子可以说是相当偏僻,到底是谁那么有闲心跑着来找乐子了?
贾攸就跟着庄头快步走向了大门处,迎面就和贾代善撞上了。
贾攸喊道:“老爷今日不是要大朝,怎得这个时候过来?”还带来这么多人?
虽然没说话但是贾攸也能看得出来这一大帮人应该不是什么简单的人,尤其是为首的青年,单看这一群人都对他毕恭毕敬就知道身份不低。
她家这老爷已经是超一品国公爵位,还身负实权手捏兵权,能让他如此毕恭毕敬的难不成是上面那位?
不是,上面那位就这么大大咧咧微服出行?这么草率的吗?
侍卫呢?伺候的人呢?
贾攸一时有些踌躇她到底该不该见礼?按说她不该知道那位的身份,但是她又猜到了,只是这位到底介不介意说破身份???
康熙似是看出了眼前女孩的纠结,先一步开口:“贾侯,这位便是你的幼女么?”
贾代善恭敬道:“回万岁爷,正是小女贾攸,攸儿快参见万岁。”
贾攸当即跪地:“奴才贾攸叩拜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磕吧。”康熙再度看了看眼前的女孩,然后抬了抬手,看这一身装扮倒还真看不出是国公家的千金,就是不知这一副白白嫩嫩的模样到底会种地吗?
贾代善快步走到贾攸身边同贾攸说明了皇帝和诸位大臣的来意,贾攸明了的点了点头,没看出来啊,这就是如今大清朝的栋梁们了。
既然是来看新作物,那她肯定得照顾好了,想来有了皇帝起到的带头作用,诸位大臣们应当不介意一起下田劳作一二的吧?
老爷昨日挖出来的可还在田边上呢!
他们亲自去挖定会比旁人挖更真实对吧?贾攸一边领路一边肚子里黑水直冒泡泡。
没办法,她真的拒绝不了看这一帮股肱之臣为她下田劳作的场景,当然如果有皇帝带头她会更拒绝不了的!!!
贾攸步子虽小但是频率高,很快就将这乌泱泱一群人带到了昨日贾代善挖红薯的那一片地里,那两陇昨日才挖出来的红薯还原样躺在地里,余下的地方还光秃秃的就像是荒地一般。
康熙帝看着光秃秃的田地问道:“这便是红薯地?”
贾攸蹲了蹲身:“回万岁爷,这一片具是红薯地,地上这两陇正是昨日奴才和家父才挖出来的,只是暂时还不曾收进仓库里。”
康熙帝看着这一大片地,想着贾代善说自已亲自体验的事情,突发奇想:“既是如此诸位爱卿也同朕一同下地感受一番,想来亲自挖出来再称重应当更真实,诸位爱卿觉着如何?”
他们觉得不如何!!!
口中却道:“万岁爷此言有理,自是亲手挖才更真实。”
贾攸心里都快乐开了花了,万岁爷上道啊!她还什么都没说呢,就已经给诸位股肱之臣安排明白了,那她指定不能辜负了这番美意啊!
红薯地旁边就是土豆地,旁边还有成片的玉米林,不愁这帮股肱大臣没处忙活!
她保证等会饭食她一定安排的比昨晚老爷吃的更丰盛,务必将红薯、土豆和玉米做出花来!
贾攸再度福了福身:“回万岁爷,这片红薯地旁边便是土豆地,玉米地在另一边,不如让诸位大臣分别挖取,也能节省不少时间。”
康熙帝睨了眼面前才到他腰部的小丫头,道:“允。”
见康熙并没有追究的意思,贾攸的胆子又大了一点:“奴才这边有方便干活的棉布衣裳,万岁爷不妨换一身,劳作弄脏了您的衣服是小,长袍大袖多少有些耽误功夫。”
康熙帝打量了一番身上的衣服觉得有道理,贾代善赶忙领着他家主子爷去了昨日他换衣裳的屋子,他这个娇娇女胆子忒大!
余下的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得,大家穿的也都不是干活的衣裳,一齐换去吧!
万岁爷发了话了,那还能说什么?干活吧!
PS:
不容易男女主三十章了终于见上面了,感天动地!
放心感情线还早,就是萌芽也得等几年,这会如果有感情那就是变态了,不得行不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