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今天是我重生的日子
翌日,是一个大晴天。
红烛和凝霜早早地就爬起来收拾东西。
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了,属于他们将军府的东西早就收起来装进了箱笼里面,只等将军府那边的马车过来,将东西往车上一装就能走人。
她们要收拾的,是沈桑晚的个人形象。
“不行不行,这件裙子太素了,姑娘,今天是您的好日子,您得穿的喜庆一点!”
红烛对沈桑晚挑出来的衣裙颜色表示不满,嫌太素了。
鲜少参与这种小事情的凝霜也点头附和说:“对,太素了……穿那件胭脂色的吧,鲜亮,也衬姑娘的肤色。”
红烛就把那件胭脂色的裙子给沈桑晚换上。
然后就是要梳什么样的发式,涂什么样的口脂,戴什么样的饰品……细致的连指甲盖都打磨了又打磨。
沈桑晚被折腾的不行,无语道:“我就是回家,又不是做别的,你们至于吗?”
又是一身鲜衣,又是描眉化唇的,想当初她出嫁的时候,也不过如此了。
红烛却说道:“至于至于,太至于了!”
凝霜也点头附和说:“如果是平时回家,确实不必这般折腾,但是今天不一样,今天是姑娘重生的日子。”
沈桑晚正百无聊赖地玩着额前的一缕发丝,闻言,她手一顿,险些将那缕发丝连根扯掉。
忍着头皮上的刺痛,她狐疑地望向凝霜:“重生?”
“对,重生。”凝霜重重点头,正色说道,“从侯府世子跪在我们将军府门前求娶姑娘的那刻起,姑娘就被他拉进了泥潭里面。”
凝霜顿了一下,似乎有有些犹豫,但最后还是选择继续往下说,“这两年,婢子眼睁睁地看着您在泥潭里面越陷越深,劝您,您也不听,劝多了您还嫌烦,有好几次婢子都忍不住在心里面骂您傻。”
下人骂主子,哪怕是在心里面偷偷骂,那也属于大不敬。
所以, 说完这话后,凝霜立马就要跪下请罪。
沈桑晚的动作比她更快,直接将她摁到椅子上坐下,也正色说道:“你不用给我请罪,你骂的没错,因为我那个时候确实很傻。”
她若不傻,又怎会把命搭进去呢?
拍拍凝霜的肩膀,她笑道:“你说得对,今天是我重生的日子,因为,我终于从谢珺给我的这个泥潭中爬出来了!”
辰时刚到,两拨人马便从东西方向前后脚地赶到了侯府。
一拨是恭王妃那边派过来的,由虞姑姑带队,负责沈桑晚嫁妆的清点交接以及运送一事。
另一拨则是将军府那边过来接沈桑晚的车马队。
沈明德不顾自已腿上还有伤,骑着马,跟秦氏一块儿过来接女儿回家。
两拨人马在侯府门前汇合。
各自身后都跟着一大群好奇瞧热闹的群众。
秦氏掀开马车帘子。
对面的虞姑姑也掀开了马车帘子。
双方都第一时间看向彼此的身后,在看见各自身后一群跟过来瞧热闹的百姓后,两人对上视线,彼此会心的一笑。
然后各自下车去,一番问礼后,秦氏郑重感谢道:“有劳姑姑了。”
虞姑姑笑道:“夫人客气啦,沈姑娘是我家王妃看着长大的,两年前沈姑娘出嫁时,我家王妃因琐事缠身,没能到场贺喜,心中好生遗憾了段时日呢……好在现在有了一个弥补遗憾的机会。”
两人就站在侯府门口说起话来。
虞姑姑的声音还格外洪亮,说出来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保证道路两边围观的百姓们都能听到。
秦氏起初还有些诧异,然后很快她就反应过来,感激地冲虞姑姑笑笑,说话的声音也大了起来。
于是很快,围观的百姓就都知道了这两拨人马是来干什么的了。
其实那日恭王府茶宴后,恭王妃就命人将这些消息都散布了出去。
可百姓们毕竟没有亲自参加那场宴会,只听传言不过瘾,心中总归是缺少了一种参与感。
如今听了秦氏和虞姑姑的对话,大家便都忍不住参与进去,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有感慨沈姑娘苦尽甘来的。
有赞叹侯府老夫人对儿媳好的。
……各种声音都有,但是大家谈论的话题始终都围绕着一个中心,那就是:将军府的嫡女因为夫君出征两年未归家的缘故,至今还是清白之身,所以侯府的老夫人才会提出要重新给她补办一场婚礼。
这就够了。
秦氏听着这些声音,又高兴又难过,险些落泪。
女儿跟侯府的亲事,是她点头应允的,当初谢珺临危受命领兵出征,没能和女儿走完拜堂礼,她心中虽觉得有遗憾,但她并未对谢珺这个女婿有丝毫怨怪。
她的夫君和儿子们都是武将。
身为武将的妻子和母亲,她很清楚战场上的时间有多宝贵,半刻也延误不得,因为延误的这些时间,都是将士们的性命。
所以她不怪谢珺这个女婿,反而还夸赞谢珺是个有志气有作为的好男儿,她没给女儿挑错人。
结果谁能想到呢,她多次夸赞的好女婿,出征两年后归家,竟然从外面带回来一个女人。
还视若珍宝,疼宠有加,一回来就要纳为妾室。
全然忘了当初他曾答应过她,此生此世不纳妾,唯她女儿一人的誓言。
她得到消息后,险些气得晕死过去。
后面这一个多月, 每每想起此事,她都要大哭一场,眼睛都要哭瞎了,只觉得自已当初眼瞎心亡,给女儿挑选了这样一个男人,害惨了女儿。
女儿能从这泥潭里脱身,是她做梦都在期盼的事,如今梦想成真了,她欢喜的很,不敢再奢望更多了。
不过虞姑姑显然不是这么想的。
让坊间百姓们知道将军府嫡女从侯府离开的原因只是她今天的任务之一。
她今天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拿回将军府嫡女的嫁妆。
来之前王妃可是说了,当初将军府抬了多少嫁妆过来,她今天便要抬多少嫁妆走,一根针都不能少。
少了就是她办事不力。
想到这,虞姑姑抬眸望向侯府的大管事,神情中透出不悦。
她今天可是代表着王妃出面行事的。
结果宣平侯府竟然只派了一个管家出来迎接,真是好大的架子啊。
虞姑姑的目光冷沉下来,面上却依旧带着得体的笑,对侯府管事道:“想必这位就是侯府的谢二老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