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帝听着李斯年的话,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李斯年说的是实话,他入宫的确是为了守护这片山河,而不是为了与自已重归于好。可是,他仍然不甘心,他希望能够与李斯年共同承担起这份责任,共同守护这片土地和百姓。
他深吸一口气,说道:“斯年,朕知道当年的事情给你带来了很大的伤害。但是,朕也希望你能够明白,朕当初也是迫不得已。如今,朕已经能够掌控局面了,朕会尽自已最大的努力来弥补这一切。”
李斯年看着安帝认真的眼神,心中也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他知道,安帝所说的话并非空口白话,而是真心实意的承诺。可是,他心中的伤痕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抚平的。
他深吸一口气,说道:“皇上,臣知道您的用心。但是,臣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也习惯了守护这片山河。臣希望皇上能够理解臣的想法。”
安帝听着李斯年的话,心中虽然有些失落,但也明白这是李斯年的真实想法。他点点头,说道:“朕明白了。朕会尊重你的选择,也会继续努力做一个好皇帝,为百姓谋福祉。”
两人相视一笑,虽然心中的隔阂并没有完全消除,但至少在这一刻,他们都愿意为了这片山河和百姓而共同努力。
“你才回来,路途艰辛,想必是身心俱疲。明日你不必上朝,好好在家休息休息,后日再来上朝吧。”安帝看着眼前这位自已心爱女子留下的唯一血脉,眼中满是柔情,声音温和而低沉。
李斯年听到安帝的关怀,心中一阵感动,但更多的是复杂的情绪。他低头行礼,恭敬地回答道:“谢主隆恩,臣告退。”说完,他转身准备退出御书房。
然而,安帝却叫住了他。“等等,李斯年。”安帝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深吸了一口气,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才继续说道:“只是朕还是有些不甘心,你可以叫我一声父皇吗?”
安帝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在御书房内回荡着。他并不怕被别人听见,因为他知道,刘公公早已屏退众人,只身一人守在御书房外。刘公公听到安帝的询问,心中也是一阵凄然。他回想起当年那段往事,若非那场变故,这李斯年便是嫡皇长子,是准太子,身份之尊,无人可比。然而命运弄人,如今李斯年虽然贵为朝廷重臣,但始终未能得到应有的身份和地位。
御书房内,李斯年沉默了片刻。他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安帝的感激和尊重,也有对自已身世的无奈和悲哀。他知道,安帝一直希望从他口中听到那一声“父皇”,然而他却无法叫出口。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沉默回应了安帝。
安帝目不转睛地望着李斯年,希望从他脸上看出什么。他期待着李斯年能够叫出那一声“父皇”,然而却什么都没有。安帝心中其实非常明白,李斯年心中的挣扎和痛苦,但他还是不死心地问了出来。他心中的悲伤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份失落和无奈。
最终,安帝颓废地摆了摆手,“算了,你回府休息吧。”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疲惫和无奈。他知道,自已无法强求李斯年做出什么改变,只能接受现实,默默地守护着他心爱女子的这个唯一血脉。
御书房外,刘公公听到安帝的话,心中也是一阵唏嘘。他知道,安帝对李斯年的期望和关爱从未减少过,但命运的无常却让他们始终无法像真正的父子那样相处。他默默地守在御书房外,等待着李斯年的离开,心中祈祷着他们能够早日化解心中的隔阂,重新建立起那份深厚的父子情。
““谢主隆恩。”李斯年恭敬地低下头,随即退出了御书房。此时,外面的天色已有些发暗,夜幕渐渐降临,将整座皇宫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暮色之中。
在李斯年走出御书房的那一刻,刘公公立即迎了上来,指挥着远边的小应子进入御书房,点亮了昏暗的烛光。小应子是刘公公的徒弟,对于御书房内的一切,他自然是猜到了些,但师父教的非礼勿听,自是不会泄露出去。
李斯年走出御书房,看到外面只有刘公公一人守在外面,心中顿时放下心来。他知道,此事不会再有其他人知晓,这也让他对刘公公的信任感更加深厚。他向刘公公道谢,声音中带着几分感激之情。
在离开之前,李斯年的眼神还是不由自主地瞟了眼屋内烛光倒映在窗户上的影子。那些影子摇曳不定,仿佛在诉说着什么秘密。刘公公何等精明的人,这一眼还是被他捕捉到了。他心中暗自揣摩着李斯年的心思,却并未表露出来,只是微笑着目送着李斯年离去。
在这个充满权力斗争和阴谋诡计的皇宫中,刘公公也在安帝身边待了几十年的老人了,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心中自是十分清楚。
夜色渐深,皇宫中的灯火逐渐熄灭,只剩下御书房内的烛光还在孤独地燃烧着。那摇曳的影子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而这个故事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李斯年走出那座金碧辉煌的宫殿,他的步履虽从容,但眼中却流露出一丝疲惫。宫中的繁华与权力斗争,早已让他感到厌倦。他渴望回归自已的世界,那个安静、平和的世界。
终于,他回到了裕亲王府,这座安帝刚刚赐下的豪华府宅。府内的建筑错落有致,亭台楼阁间掩映着翠绿的竹林和盛开的鲜花,每一处都显得那么精致而富有诗意。
“王爷回来了,奴婢这就传膳。”说话的是李斯年母亲身边的贴身侍女言溪。她是一位中年女子,容貌虽不再年轻,但那双明亮的眼睛却透露出无尽的智慧与温柔。当初,正是她带着年幼的李斯年死里逃生,一路护送他回到了裕亲王府。如今,言溪已经是裕亲王府的管事嬷嬷了,她管理着府内的大小事务,深受李斯年的信任和敬重。
言溪一边说着,一边吩咐身边的丫鬟们去准备晚膳。她知道李斯年在宫中忙碌了一天,此时最需要的就是一顿丰盛的晚餐来慰藉疲惫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