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帝静静地望着眼前跪着的年轻男子,那张脸庞与他母亲有着惊人的相似,这不禁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时光荏苒,转眼间,李斯年已过弱冠之年,然而他却一直未曾娶妻,这让安帝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感,想要为他赐下一段美好的姻缘。

在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一片肃穆之中,众多官员们的心思却开始活络起来。他们或是眼观鼻、鼻观心,试图掩饰自已的不安;或是低头私语,悄悄交换着眼神,仿佛正在酝酿着什么。然而,当他们想到那个名叫李斯年的年轻人时,那原本活络的心思瞬间又泄了下去,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压制。

李斯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皇子,却在朝堂上掀起了一场风波。他的才华出众,能力超群,赢得了许多人的赞誉和钦佩。然而,因为他母亲的缘故,也引来了二皇子和三皇子这两位皇子的忌讳。他们视李斯年为眼中钉、肉中刺,时刻提防着他,生怕他威胁到自已的地位。

朝堂上的官员们自然清楚这一点。他们知道,如果在这个时候对李斯年表现出过多的亲近和支持,很可能会引来两位皇子的不满和打压。因此,他们不得不收敛起自已的心思,小心翼翼地与李斯年保持距离。

然而,尽管他们表面上对李斯年保持着冷淡和疏远,但内心却充满了无奈和惋惜。他们知道,李斯年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他的才华和能力本应该得到更好的发挥和重用。然而,却因为两位皇子的忌讳,他不得不在朝堂上默默无闻地度过每一天。

这其中的微妙和复杂,只有身处朝堂之中的官员们才能深刻体会。他们既不敢得罪两位皇子,又不想埋没李斯年的才华。于是,他们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有一天能够找到一个平衡点,让李斯年的才华得到应有的发挥,同时也能够避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在这样的背景下,朝堂之上的气氛变得更加压抑和沉重。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自已的心思,生怕被别人看穿。而李斯年,也在这场政治旋涡中默默地坚守着自已的信念和理想,等待着属于自已的机会的到来。

“谢主隆恩,只是这赐婚之事,还请皇上收回成命。”李斯年跪在地上,低头恭敬地说道。他的声音虽然低沉,却充满了坚定和决心。

安帝闻言,眉头微皱,不解地问道:“为何?你已过弱冠之年,许多比你年纪小的都已有孩子了,难道你不渴望有一个家,有一个能与你共度一生的伴侣吗?”

李斯年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说道:“皇上,臣虽已过弱冠之年,但臣心中早已有了更为重要的使命。臣身为亲王爵位,又是镇国将军,得皇上诸多赏赐,已是皇恩浩荡。若是再为臣赐婚,那实在是超出了恩赐的范畴。而且,如今宁国虽然已灭,但其残余势力仍分散成很多小部落,边塞地区依然不稳。臣请旨,愿驻守边塞,直至边塞安稳,保卫国家的安宁!”

“你果然是个有担当的好男儿!”安帝感叹道,也明白现在的他,不能随心所欲,后方还有千万阻碍,或许去驻守边关,才能安安稳稳的活着,“既然你心意已决,那朕便准了你的请求。朕相信,有你在边塞驻守,定能保我国土安宁,百姓安居乐业。”

李斯年听后,深深地磕了一个头,然后站起身来,抱拳行礼道:“谢皇上隆恩!臣定不负皇上所望,驻守边塞,保卫国家!”

朝会散后,朝堂上的大臣们纷纷离开,只有李斯年被安帝单独留了下来。安帝满脸慈祥,他轻声说道:“斯年啊,今日你劳苦功高,朕想犒劳一下你这位主帅,便请你一同用午膳吧。”皇帝之命,自然无人敢违,即便是朝堂之上那些原本对李斯年心存芥蒂的朝臣与皇子,此刻也只能是无奈接受。

李斯年心中有些犹豫。他明白,安帝此次邀请,一方面是为了犒劳他,另一方面也是想借此机会拉近两人之间的关系。毕竟,安帝已经年迈,而李斯年作为他的儿子,两人之间的关系却一直有些疏离。然而,李斯年也清楚,自已在朝堂之上已经拒绝了皇帝的赐婚,此刻再拒绝皇帝的邀请,恐怕会更加不妥。

于是,在经过一番思量后,李斯年终于点了点头,答应了安帝的邀请。安帝见状,脸上顿时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他心中暗自庆幸,总算是迈出了拉近与李斯年关系的第一步。

午膳时分,桌上的菜肴琳琅满目,香气四溢,安帝指挥大公公为李斯年夹菜,询问他在战场上的经历,以及对于朝堂之上的一些看法,见无外人,李斯年也毫不避讳,一一回答只是这回答中规中矩,无不透露出两人之间的隔阂之深。

安帝坐在李斯年的身边,眼前的景象让他感到一阵难以言喻的心酸。回想起过去的日子,那时的他,身处权力的旋涡,无法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已的情感,只能为了大局而做出种种牺牲。如今,他终于能够掌控自已的命运,可是想要拉近与心爱之人共同养育的孩子之间的关系,却是如此艰难。

那个孩子,倔强地不肯唤他一声父皇,甚至自称也不是儿臣。安帝知道,这是因为当年的事情给孩子留下了太深的阴影,让他对自已产生了隔阂。可是,他真的很想弥补这一切,让孩子感受到他的父爱。

“皇上,还是按照君臣的规矩吧。”李斯年恭敬地说道。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疏离感,让安帝感到一阵失落。他知道,李斯年虽然表面上恭敬,但内心却对自已有着难以化解的怨恨。

“你是这样想的吗?”安帝心中一阵凄然,问道,“你还是不肯原谅朕啊,当年之事......”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恳求,希望能够得到李斯年的理解。

李斯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皇上,当年的事,已经过去了。如今,臣只想好好守护这片山河,让百姓安居乐业。皇上正值盛年,臣相信,皇上圣明,自是能安稳好朝局的。如此,臣入宫的任务已经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