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元年(公元274年)。

晋国的都城洛阳,这座繁华的城市,突然陷入了一场可怕的灾难之中。

史书记载:洛阳大疫。

瘟疫悄无声息的蔓延了整个洛阳城。街头巷尾弥漫着死亡和恐惧的气息,每一个家庭都面临着失去亲人的威胁。疫病肆虐,甚至连司徒、太尉这种高官也不能幸免。

人们纷纷紧闭家门,不敢外出,生怕被疫病感染。但即使如此,每天仍有人死去。

三国时期的人对于疫病并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很多人把这些归咎于皇帝无道,老天爷报应。

这场大疫让晋国的社会秩序陷入混乱,人心惶惶。同时,一些不法分子趁机作乱,抢劫、盗窃等犯罪行为频发,社会治安急剧恶化。

这是三国末期影响最严重的一场大疫,因此也惊动了蜀中众人。

成都城,南中医学院里。

赵盘正在给大夫们普及现代的医学常识。

“空气中可能有病毒之类的东西!”

赵盘对于疫病其实也是外行,但是他一个现代人对于疾病的传播规律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啊?空气中怎么会有毒呢?”

听到赵盘那样说,很多人都不理解。

“也不一定是病毒,还有可能是细菌。总之就是一些很微小的东西,我们用眼睛直接看不到的东西。”

说完,赵盘从口袋里掏出来一个放大镜,让那些大夫们体验了一下放大镜的效果。

果然,大家通过放大镜就能看清很多平时不太注意的东西。

“疫病的发生我们很难搞清楚是怎么回事,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预防它!”

“首先呢,就是大家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这一点就不需要我详细说了吧,肮脏的环境本身就容易引起疾病。”

“第二,就是在疫病爆发时人和人平时注意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的话就能减少疫病传播的几率。”

“第三,就是平时要注意消毒,简单的办法就是抛洒一些生石灰,那种东西是我们营盘山生产的一种建筑材料,不过用来消毒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还有一种办法就是使用高浓度的酒精消毒,不过这种就比较昂贵了,一般人可能舍不得。”

赵盘本来还想说口罩呢,但是以目前的技术实力,根本无法制造出能阻挡疫病的口罩,所以也就没有提这个事。

“大人真乃神人也!”

赵盘身边的一些仆从对看着赵盘,满眼都冒小星星呢。因为他们觉得赵盘懂的东西太多了。不光能设计出各种神奇的工具,现在连疫病的事情也非常清楚。

“你们可以把我说的这些内容制作成小册子,印发出去,给广大的民众普及一下!另外再记住,以后再也不要喝生水了,没有煮开的水里面有细菌,喝了会生病的!”

至于具体如何医治疫病,就不需要赵盘仔细说了。因为三国时期的疫病太频繁了,医圣张仲景早已经总结出来了一套很有效的办法了。这些东西,南中医学院的大夫们都已经掌握了。这种事情赵盘是个外行,他也就不过多的插手了。

蜀中的防疫工作风风火火的进行着。

赵盘还让人给晋国和吴国各送去了十万斤高度酒精,另外还告知了他们疫病防治方法。

那两个地方现在受灾都挺严重的。

司马炎因为染病都好久不上朝了。

而吴国更严重,疫病就是先从吴国开始发生的,很多朝中大臣都中招了,甚至连东吴最后的名将陆抗都因为感染疫病死掉了。

有人会问,赵盘和晋吴两国都是敌对国,赵盘为什么要救他们啊?

很简单,赵盘想要的是一个安定团结的国家。如果任由疫病肆虐,说不定哪天就天下大乱了。到那时不用那些胡人来打,汉家的王朝都自已灭了。

司马炎收到这些酒精的时候感激涕零,恨不得立马把赵盘拉过来拜把子。

只可惜,赵盘根本就瞧不上他。

尽管谁也没有再挑起战争,但是晋吴两地的人口大量减少。有些严重的地方,甚至锐减了一半。

这段时间是整个中原大地最苦难的时候。

日子过得非常大艰难,所有人都咬牙坚持着,最终还是熬过来了。

但是吴国有个人好像变得不正常了。

欲要使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

吴国皇帝孙皓很快的就进入了一个疯狂的阶段。

孙皓变得喜怒无常,不光滥杀大臣,甚至连宗室子弟也大量被他杀死。

孙策的孙子孙奉,孙皓的叔父孙奋以及五个儿子,还有孙皓的亲弟弟孙谦、孙俊等人都被孙皓以莫名其妙的理由给杀死了。

一时之间,群臣惶恐。

于是,他们变着法的讨取孙皓的欢心。

有人上报说在历阳山中发现了一块山石,上面的天然纹理像文字,仔细辨认了一下,上面竟然写着:“楚九州渚,吴九州都,扬州士,作天子,四世治,太平始”。这么荒唐的事情,一看就是假的,但孙皓却深信不疑。

吴国的官员甚至已经开始比拼报祥瑞了。并且一个比一个有创意。

从此,吴国遍地都是祥瑞。

什么“瑞气上升”,什么“星象大吉”,还有“出现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家族都给凑齐了)。

吴国的群臣们在祥瑞上下足了功夫,光是有据可查的祥瑞就多达1274项。

还有人说在吴兴的阳羡山发现一块长十余丈中空的石头,也说这个是祥瑞。

然后孙皓还跑到阳羡山专门举行了一场封禅大典。

这消息传到成都的时候,赵盘都惊呆了。

“这都是什么操作啊!这孙皓不会是得了精神病了吧?”

“什么病?”

“精神病!就是脑子不太正常了!”

“喔,我知道了,你说的是疯子!”

“唉,对,他就是疯子…”

可是不管赵盘和李盼儿说了些啥,都影响不了孙皓的精神状态。

孙皓彻底活在他的精神世界里面了。

他不光喜欢祥瑞,还变得荒淫无度。因为觉得自已能够一统天下,孙皓开始疯狂地选妃了。

开始还只是在官宦世家里面挑选妃子,后来把手都伸向普通老百姓家里了。吴国上下不分官民,皆苦不堪言。

孙皓的后宫人数众多,仅记录在案的妃子就达到了两千多人。他以一种近乎贪婪的方式将这些女人聚集在一起,满足自已无尽的欲望。

吴国总共才一千多万的人口啊,这就意味着每五千多个人里就有一个人是孙皓的妃子。这种行为真的是令人发指。

“少爷!你还是赶紧出兵把吴国灭了吧!这他妈的孙皓是个什么玩意儿啊?你看把老百姓都祸祸成啥样了?”

张山拿着最新的南中日报,看着上面写的有关吴国的新闻,气的实在不行。

他实在想不出为什么这种货色都能当皇帝。真是老天爷不开眼啊!

“这个需要谋划一下呢,那毕竟是一个国家,不是说我们觉得自已是在行侠仗义就能去解救人家的子民呢。”

就这样,蜀中第一次重大军事会议在成都召开了。这次会议的主题非常明确,那就是如何攻打吴国。

这次参加会议的不光是过去的那些郡守们了。为了避免出现军阀割据,赵盘有意的把各地的政务和军队分割成两块了。过去的郡守,还是在管政务,而军队则需要他们推荐一个新的人选来担任。

如此一来,既降低了管理的风险,赵盘手下又多了更多的人才。

这些人听到了要攻打吴国,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当将军的,没有不渴望建功立业的。

蜀中这几年涌现出来了一批年轻将领,比如马修的儿子马虎,廖式的侄子廖鹏,吕家的后辈吕良,霍家出了霍云、霍玉、霍猛、霍刚…

如今的赵盘,军力强盛,麾下更是人才济济。他手中掌握着大量精锐士兵和勇猛无畏的将领,使得他信心满满。

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这几年的积累。

近年来,赵盘通过与陇西榷场的贸易往来,光是战马就换回来了十万匹之多了。这些战马是目前最宝贵的资源,它们将在未来的战争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山这些年一直都待在汉中训练骑兵,现在他手中已经有一支规模庞大的骑兵队伍,人数过万,而且每人配备三匹马,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当年汉武帝征匈奴时的骑兵标准了。

“寇可往,吾亦可往!”

赵盘一直用这句话激励着张山,草原铁骑也一直都是张山的假想敌。

与此同时,汉中的防务也逐渐被张山交到了长子张文举的手中。张文举虽然比赵盘小几岁,但如今也成长为一名悍将了。尽管他可能没有父亲张山那么勇猛,但是箭法高超,在年轻一辈里面,绝对算得上是顶级战力。

“院长大人!吴国现在已经混乱不堪了,眼下正是最好的时机,我们从永安出兵,顺江而下,必定能够势如破竹,一举拿下建业……”

由于赵盘是政务院的最高领导,所以有很多将领都愿意称呼赵盘为院长大人。

“张大人此言差矣,眼下虽然吴国势微,但是晋吴两国尚为同盟,我们出兵伐吴,晋国肯定也会有所动作,我们沿江而下,到时候恐怕会腹背受敌啊!”

“哈哈,晋国乃豺狼也,他们岂会愿意帮助吴国?”

“我觉得我们可以从兴古郡出兵,先夺下交州九郡!失去了交州九郡,吴国就如同瓮中之鳖,到时候还不是被我们随意拿捏。”

“对,先取交州九郡,再取荆州七郡!我赞成这个打法!”

“费那事干啥?兵贵神速,我看直接顺江而下就挺好,快准狠,直接拿下吴国国都,省的夜长梦多!”

这些将军们都在争先恐后的发表着自已的建议,现场一片嘈杂。

赵盘听了很多,全是战术上的计谋,没有一个人能上升到战略层面的高度。

“大人!我有一计,能让吴军不战自乱,到那时我们再出兵,定能一举建功。”

“说来听听!”

“这吴国皇帝最近这一两年变得异常暴躁,跟之前的勇武果敢比起来,简直就是判若两人,我们何不拿此事做文章?大人只需派细作前往吴国,散布吴国皇帝已经被人暗中掉包的消息,吴国军民必定信以为真。到那时,我们去攻吴国,吴国的士兵们还会那么效忠他们的皇帝吗?”

“额,你这计策真是诛心啊…”

献计的这个人是蜀汉老臣谯周的一个孙子,名叫谯登,是文化部长谯秀的弟弟。因为此人善谋略,被赵盘留在了身边。

“行,那就按你说的这个来办,至于往吴国派细作的事情,你去找赵赢,我会让他全力配合你!”

赵盘成立了一个情报组织,这些年一直都是由赵赢和赵武两兄弟负责的,赵赢负责对外,赵武负责对内。

“诸位将军,本次出征,我们将分兵两路,一路由永安城出发,顺江而下。另一路由兴古郡出发,先拿下交州九郡。”

赵盘终于定下计策了。在场的将军们全部安静下来听从赵盘的安排。

院长环视四周,看着眼前这些热血沸腾的将军们,心中暗自感叹:“怎么一个个都看着像饿狼一样。”

“廖鹏,王濬听令!命你二人引五万大军,备好舟船,屯兵于永安城,等我的命令,随时准备顺江而下,攻取沿路州郡!”

“属下领命!”

“吕良,霍云听令!命你二人领三万大军,屯兵于兴古郡南部,一个月后,出兵南下,夺取交趾、九真、日南三郡!”

“属下领命!”

“马虎,霍玉,霍刚听令!命你三人领兵三万,屯兵于兴古郡东部,一个月后向东进兵,夺取郁林、合浦、朱崖三郡!”

“属下领命!”

“董斌、吕胜、霍猛听令!命你三人领兵三万,屯兵于红水河南岸,一个月后你等可伺机出兵,沿西江顺流而下,夺取苍梧、高凉、南海三郡!”

“属下领命!”

会议结束后,将军们纷纷散去。

“少爷,那我干什么啊?”

看到大家都有任务,张山有些急了。为了这次的大战能领到任务,张山把南疆和宝贝儿子全留到汉中,自已一个人跟着赵盘来到了成都,可是没想到来这里就开了个会,啥事儿也没有。要是这样回到汉中,还不得被那俩人给笑死啊?

“哈哈,张叔,你别着急,我给你留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呢!你可不敢给我搞砸了啊!”

“这你放心,我老张出马,一个顶俩!”

张山听到有活儿干,那嘴咧得都开花了。

“好,是这样的,我现在就需要你回去领着你的十万铁骑,去秦州和凉州转一圈!把声势搞的大一点!越大越好!但是有一点,得把部队给我完完整整的带回来!”

“啊?!你这是没打算让我打仗啊!”

听到赵盘这样说,张山有点不乐意了,他就算是再实在,也听出来这是想让他当幌子呢。

“唉,你别觉得没意思!这次攻打吴国我们不需要这么多骑兵。你将来的主要战场在北方,在草原。这次让你出去也算是实战演习一下。你不要以为没有任务,你的任务就是探一下那里的地形和晋国的布防。下一次我们再去那里的时候,就是真的打了。”

“好!好!好!我一切都听你的!”

张山听到自已如此重要,那头点的跟小鸡啄米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