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在和吴国对战的这几年里,可谓是一直在双线作战。

鲜卑秃发部在西北的秦州和凉州引发叛乱。鲜卑拓跋部在北方不停的袭扰。

晋国那边先后有四个边郡刺史战死了。

秦州刺史胡烈战死于秦州。

凉州刺史牵弘战死于青山。

凉州刺史苏愉战死于金山。

凉州刺史杨欣战死于武威。

这个时期,中国的东北部主要有两个部族在活跃。

一个是老牌势力乌桓部落,一个是后来建立北魏帝国的鲜卑拓跋部。

说起乌桓,其实早些年的时候,乌桓就已被曹操击败了。当时辽东的公孙氏也归顺了曹魏政权。

然而,时间推移至曹魏中期,辽东的公孙渊却作死挑衅曹魏政权的权威,最终导致了司马懿率领大军东征。公孙渊又怎可能是司马懿的对手呢?结果自然是一战即败。而司马懿这个狠人,为了威震辽东各族,竟然在当地屠城并筑起京观。

此外,司马懿还将当地的三十多万汉人迁徙回内地。正是他的这一操作,使汉人彻底失去了辽东。

自那以后,辽东成了游牧民族崛起的温床,中原政权就再也没有安宁过。

这时候的乌桓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又开始慢慢恢复实力了。只不过伴随着他们的是更强大的鲜卑拓跋部,鲜卑人都成长速度更快。

要是任由这两部继续发展,要不了多久,这两个部族就能纵横漠北,甚至侵吞中原。

但是好在卫瓘及时的出现了。他不光瓦解了乌桓,更是打断了鲜卑成长的进程,让鲜卑的崛起推迟了一百多年。

卫瓘在担任征北大将军期间利用鲜卑人打压乌桓人,迫使乌桓人投降内迁,不断的汉化瓦解,最终乌桓这个种族彻底的从中国的历史记录中消失了。

搞定了乌桓人之后,又设计分解了这支正在快速崛起的鲜卑拓跋部。

鲜卑人的首领拓跋力微是一个非常崇拜中原文化的人,他对中原的一切都充满了向往和渴望。据传说,拓跋力微活到了令人惊叹的一百零四岁高龄!

拓跋力微深知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他明白只有通过深入学习中原文明,才能让自已的部落得到更好的发展。于是,他派遣他的儿子拓跋沙漠汗前往晋国作为人质,并借此机会学习中原的文化。

卫瓘很早就开始关注这个拓跋沙漠汗了。他觉得这个人不简单,很可能会给未来带来麻烦。于是,他向司马炎进言,建议把沙漠汗长期留在中原,以便更好地控制他。然而,司马炎并没有完全采纳这个建议。虽然他对卫瓘表示认可,但最终还是决定让沙漠汗回到鲜卑部落。

后来卫瓘又提出采用金银贿赂的方式离间拓跋部内部,这一次司马炎同意了。

卫瓘就用金银去贿赂拓跋部的高官大臣,让他们在草原散布沙漠汗的谣言,说他将来会成为草原的祸害。那些人嫉妒沙漠汗的能力,自然很愿意干这件事。老糊涂了的拓跋力微竟然在听了那些谣言之后,下诏把拓跋沙漠汗给杀死了。

卫瓘接着又拿此事大做文章,他又让人散布新的谣言,说拓跋力微要杀死那些进献谗言的部落大人为其子报仇。

这些大人们害怕,就领着自已的部族离开拓跋力微逃命去了,鲜卑拓跋部就此被瓦解了。

最后,鲜卑势微,被卫瓘一举击溃了。

就这样,鲜卑在晋国北部的边患被卫瓘平息了。

不过,虽然鲜卑人的威胁被卫瓘暂时消除了,但是一个更大的危机却来临了。

没有了强大的鲜卑,匈奴五部又悄悄崛起了。

赵盘知道,要不了多少年,历史上著名的“五胡乱华”就开始了。

所以,赵盘一步都不敢停歇。他一直在拼命的追赶历史的步伐,希望能阻止这个历史悲剧的发生。

泰始八年,吴国和晋国的边界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事情给了赵盘新的机会。

吴国皇帝孙皓想让西陵督步阐前往建业(今南京)任职,这本来是一件很普通的换防安排。

但是由于这时孙皓已经变得喜怒了,步阐极度怀疑孙皓是不是想把他骗回去杀了,于是直接带着西陵投降晋国了。

历史上著名的西陵之战爆发了。

司马炎对步阐大加封赏,还是命其都督西陵军务。这等于人还是那些人,但西陵易主了。

西陵就是原来的夷陵,当年陆逊在这里大败刘备。火烧连营七百里,把刘备气的都直接飞升了。

西陵是吴国的咽喉,吴国怎么可能忍受西陵丢失?

陆抗听到步阐叛变的消息后,立即派遣将军左奕、吾彦、蔡贡等率军前去讨伐。

司马炎也调兵遣将,命令羊祜去迎战陆抗。

羊祜出兵八万,兵分三路,水路并进,去支援步阐。

怎奈陆抗在这个时代已经是无敌的存在了。

羊祜领着八万军队和陆抗在西陵城外打了三个多月,都没能把陆抗打退,最后还是丢盔弃甲的退回去了。

陆抗最终攻破西陵城,夷灭步阐及其同谋三族。

晋军以多败少,造成朝局震荡。羊祜等将领都被降级处罚了。

这个时候,赵盘在南中地区秘密地调动了二十万军队,他与霍弋等人商量,决定趁机进攻成都和巴郡等地,一举拿下蜀中。

当得知晋军在西陵兵败的消息时,赵盘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了。

这一次出兵总共兵分三路。

西路军由赵盘亲自带队,张山、张瑛和吕翔辅助,领十万大军从越嶲郡出发,直指成都。中路军由李原和李信指挥,领五万大军,由朱提郡出发,夺取江阳和巴郡等地。东路军由霍弋和马融指挥,领五万大军,由牂牁郡出发,夺取江州和永安等重要关口。为了快速拿下目标,赵盘还给每一路大军都配备了一队带着火药桶的工程兵。

赵盘不费吹灰之力就攻破了南安。

然后花了一天的时间赶路,转眼之间,十万大军已经兵临成都城下。

整个成都的官员们都慌乱如麻,就如同当年邓艾打到成都的情况一样。还未开战,已经有很多人在想着如何投降了。

“唉…”

赵盘看着成都城,想起几年前的事情,不由得发出一声叹息。

“将军何故感叹?”

张瑛和吕翔等一众将领都跟在赵盘身边,看到赵盘叹息,感到疑惑。

“念及往事,故发叹尔!”

“九年前,邓艾围城,当时成都也是混乱不堪,和现在的情形何其相似啊。只是如今攻守易势了。”

“哈哈,将军乃是天命之人。今日归来,成都不知道有多少老百姓盼着你呢!”

当你的实力强大了,身边永远都不缺马屁精。

此时坐镇成都的是老将王濬,皇甫宴那次兵败之后,王濬就接替他成为了益州刺史。

这个王濬可非常了不起啊,真实的历史中就是他在公元280年带领着晋国的水军大破吴国的,这是一位拥有灭国之功的武将。

所以,赵盘爱惜人才,想要收编他。

“这个王濬虽然年迈,却是个人才。等下拿下成都,务必要留着他的性命,我要活的。”

“好的!”

军令下达,众军开始攻城。

这些人根本没有给成都守军反应的机会。工程兵用火药桶炸开了成都的大门,八千骑兵顺势冲入了城门,很快就将门口守军肃清了,众军冲入城中,城墙上的守军直接就交了白旗。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那些谋略都是徒劳。

刺史府里,王濬召集众将还在商讨着如何调兵遣将呢,结果已经被连锅端了。

赵盘轻松的就占领了成都。

拿下成都之后,赵盘安排张山和张瑛继续带着军队向北推进,火速拿下了阴平、剑阁等重要关口。

霍弋和马融走的是牂牁郡,他们一路向北,直接就杀到了永安。

这时的永安郡守将是罗袭(罗宪之子)。

赵盘知道永安一直都是罗家父子镇守着呢,于是早早的就安排罗尚跟随了霍弋这一路军。

霍弋大军未动一刀一枪,由罗尚孤身一人入城,就把永安城拿下了。

永安城又叫白帝城。刘备当年夷陵之战失败后就退守到了这里。守住永安,就守住了蜀中的东大门,所以永安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李原和李信带领的中路军攻下了江阳郡之后,沿着汉水,一直打到了阆中,肃清了整个巴郡的晋国防守力量。

至此,赵盘领着这些蜀汉旧臣,收复了蜀中所有的地盘。

这时,三分天下的局面又形成了。

赵盘不是没有实力继续向外扩张,只是他觉得步子不能迈的太大了,贪多容易嚼不烂。所有的领土打下来都需要好好治理的,他目前最缺的是能理政的人才。

洛阳,晋国的朝堂之上。众大臣正在开朝会。一封封的紧急军报让这个早朝显得异常压抑。

“报!紧急军情!成都失守!”

“报!紧急军情!阆中失守!”

“报!紧急军情!剑阁失守!”

一眨眼的功夫,蜀中全部丢失了。看着传回来的这一封封紧急军情,司马炎暴跳如雷。司马炎还算是一个脾气非常好的帝王,但是此刻他也压制不住自已心中的愤怒。

又是营盘山,又是这个赵盘!

“说吧!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说啊!这么多的城池,怎么就丢了呢?”

“说啊…”

蜀中的丢失,绝对是晋国建国以来的最大耻辱,比前两天羊祜在西陵的兵败耻辱一百倍。

朝堂上,非常的安静,这个时候,没有良谋谁敢说话啊?

“陛下,臣有一言…”

这时,汝南王司马亮(司马懿第四子)发话了。

“哦?皇叔请讲!”

对于司马亮,司马炎还是非常尊重的。

“回禀陛下,战报上说了,敌人破城使用的一种威力巨大的武器叫做火药桶。这种东西我曾派人专门去营盘山刺探过,只知道他们平时拿这个东西开山修路呢。其他消息都属于营盘山的绝密,一概探查不到。臣觉得,蜀中丢失都不是最可怕的,我们眼下最要紧的是搞清楚这种武器是怎么弄出来的。”

“你是说皇甫宴当年遇到的那种武器?”

“嗯,是的!”

“好!传令下去!谁能研制出来这种武器,赏万金,封万户侯!”

“陛下英明!”

蜀中丢失的事情总算没有人被问责了,这让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另外,臣还有一言!”

“皇叔请继续说!”

“陛下,目前我们三面受敌,北方有胡人,南方有吴国,西边现在又多了一个赵盘。以微臣愚见,这个赵盘必将成了我朝最大的危险。我们现在是不是先派人去和吴国和谈,我们和吴国先停战,不要给了赵盘更多的可乘之机。”

“皇叔此言有理!”

“张华!”

“臣在!”

张华出身范阳张氏,自幼才学过人。晋国建立后因功被司马炎任命为黄门侍郎,封关内侯,这是司马炎非常倚重的一位近臣。

“刚才汝南王说的话你都听见了吧。现在朕命令你出使吴国,务必要完成与吴国的结盟任务!”

“陛下放心,臣定当不辱使命,全力以赴完成与吴国的结盟之事!”

张华深知这次出使吴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个横空出世的赵盘确实太让人意外了,晋吴两国确实需要休战了,不然最后谁也讨不到好果子吃。

散朝之后,司马炎一个人静静的坐在龙椅上,他心中生出了很多的无力感。

明明自已已经很努力了。可是麻烦的事情怎么一个接一个的来临。

明明这些敌人都不强大,但却总是按下葫芦浮起来瓢。

北边的鲜卑人不停的袭扰边郡。还有那个讨厌的吴国,明明实力不行,却总是喜欢北伐。

汝南王最近说匈奴五部的人也开始有些蠢蠢欲动了。

前几个月好不容易有个叫步阐的人说是从吴国投降过来,结果还没开心几天呢,又害的自已损失了八万人马。

现在又出现一个赵盘。

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唉…啥也不想了,回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