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似生怕三位老祖一番交待下去,下面的弟子就格外照顾那群臭小子,忙解释道:“该打还得打,该骂也得骂!正所谓不打不成材,不骂不长记性呀……”

随后亭中又响起了一连串的畅笑。

“哈哈哈哈,我对我们家的小崽子也是这般说教的。”“我们雷峰观也差不多……”“阿弥陀佛,老僧也是。”

“那么……”

菩提老祖看在眼里,静静含笑看着三位老祖,随后他又再次收回了一根手指。

见此,悟道亭内顿显静怡,都在等老道人所说的最后一件事。

斩龙台所在废墟,少年忙碌的身姿来回于青色石台上。

自魏岱宗离去后,楚河便兴起了一个想法,就是自发搬运起石台上的那些龙化散修,将他们全都统一归置一处好等到男子来时不禁对他另眼相看。

用某位老道的话来讲,此处石台戾气太重不益于这些散修恢复,同样也是为了男子归来时能更方便将他们安置,可谓煞费苦心做足了心思。

但真当落实下来,却发现这是一件非常幸苦的差事,所谓的吃力不讨好莫过于他此刻所做的事情。

将一位位晕厥过去的散修整齐有序的摆放在石阶下方的青草地上,如今已过去了盏茶时间。

少年左等右等,一面继续认真的搬运那些石台上散落的龙化修士,一面等待男子的到来,直到最后彻底累倒在地,整个人如同一个大字横躺在一席青草地上,索性就这么仰望着天边云海。

看着逐渐沾染上一层淡淡橙色的无边云霞,楚河的眉眼却稍带着一抹由衷喜色,总觉得这一次却是离自已梦想最近的一次,近到仿佛只要他伸伸手就可以够到的距离。

当时在这片山腰上,老道人脚踏祥云力破斩龙台的英姿还历历在目,那刹那间所展现的气魄直到现在,少年想起仍觉热血翻涌。

好一个立宗花果山上宗名方寸山,笑傲一众散修直面三大护国宗的老祖就问谁能如此?

少年一手遮挡在眼前,一手伸向天空做抓取状,好似整个天际都在他的掌握。

小小做了一番梦后,便又继续振作精神开始他搬运散修的大业,虽无人交代这么做,可楚河知道,若想让那中年道人高看自已一眼,他必须如此,甚至还要更加卖力才行。

一趟趟下来天色已经渐晚,天边也斜挂起一抹红霞伴着几声落寂的鸟叫。

少年的背脊不知被汗水打湿了多少遍,累了就挨着那些龙化散修小憩片刻,等恢复了精力就继续拖着他们来到石台下方的青草地上,如此反复。

时而担心这些散修何时会醒,醒来又会不会对自已造成伤害显得格外小心。

怀着这份惴惴不安的心绪,少年总算等来了那名中年道人,带着一行人推着两辆独轮木车向他徐徐走来。

看样子,这已经是方寸山能拿出来的全部人手。

楚河并不知道,如今山上因为三大护国宗的到来正汇聚了数之不尽的外来身影,也因为如此,方寸山的弟子要么派去勘探地形落实花果山上的建宗事宜,要么被派去维护秩序协助三宗调度下山的迁徙队伍,如今能动用这四人前来已算超出了眼前男子的预期。

几人远远走来,从容貌来看,与楚河相差不大的四人也几乎同时注意到了青石台下方的少年,双方都彼此打量了一眼,随即传来了男子的话声。

“楚河,这几个都是我方寸山弟子,按照礼数,你今日才入师门得叫他们一声师兄。”

少年顺着话音遂收回了眼睑,待那四名方寸山弟子走近后,这才躬身礼貌的行了一礼。

“诸位师兄好。”

只是埋在头下的神情却显的十分低沉,没想到这就是男子找来的帮手,几位与他年龄无异的束发少年。

“唔……唔,……师弟好。”

那四位方寸山少年这才反应过来,仓促的向楚河回了一礼。

“……”

这番相识却让少年打从心底里感到一阵疏远便再没了言语。

楚河的举止对眼前这四位方寸山弟子来讲倒有些新鲜,总觉得少年心性深沉内敛,与他们所接触的那些愣头新进弟子相比,却显得更加老成,甚至比他们还像一位师兄。

就在一众少年在心中这般感慨的时候,同行的中年道人随之将目光飘落在了楚河脚下那一排整齐的龙化散修上。

不由惊呼出声,“楚河,这些散修全是你一人搬下石台的?”

“嗯。”

男子走近后一脸称赞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小子倒挺机敏,还知道在我们来之前做些自已力所能及的事情。”

面对中年道人的夸赞,楚河迎视着男子的眸光却是挠头憨笑了声,“闲着也是闲着,我若多搬几个人下来师兄他们也就能多省一分气力。”

说完正准备将搁置在身前的一名散修继续搬下台阶,却不料被魏岱宗出声制止了。

“你别动,先好好坐下来休息。余下这些就交给你这几位师兄来处理,等到你休息的差不多了在和我们一起将这些散修归置到一处安全地方。”

“唔……”

少年应和了声,可当魏岱宗看着少年仍未打算停下,脸上的神情却肉眼可见的冷冽下来,遂向楚河莫名沉吟一句,“你认识他?”

“什么?”令少年不由疑惑的回过头,看着男子渐变的脸色好似猜出什么,于是轻摇了摇。

“既如此,那有什么是你非搬这名散修不可的理由呢?”

如此向少年说了一句,楚河终于放下了身边的那名散修,遂老实坐在石阶上休息。

见此,男子的脸上才像翻书一样转换出一丝笑意,对着身边还有些愣神的四人吩咐道:“楚河少年已经做了那么多,就让他先好好休息,剩下的活就由我们来接替。”

“是,师伯。”

四位少年这才反应过来急忙接过了楚河手边的那名散修。

“你们几个……”

看着几人慌乱中各抓住那修士的一只手脚,魏岱宗有些没眼看的轻扶了扶额。

“抬一个伤患需要这么多人吗……”

“……唔……唔。”

这般轻吐槽了下,才让那四名弟子幡然醒悟纷纷停手,其中一人顺势接过那名散修,余下三人则悻悻然走向石台中央各自搬了一名龙化修士这才舒心。

见几人渐入佳境,男子本以为自已再不用这么劳心,没想到才消停了一会,其中一位胖乎乎少年便将手边散修搁置地下,搬动那散修不过十米距离就已累的瘫倒在地,而其余几人也相差无几都停在附近,也不知苦恼着什么。

男子看在眼里却是神情无奈的笑问道:“怎么都停下了。”

几名少年这才像看见救星一样,犹豫一阵遂壮着胆子向他弱弱地回复了句,“师伯,这些人我们……我们要抬到哪去啊?”

只把魏岱宗气笑了,“呵……呵呵……”随之将目光落在了楚河少年的身上。

少年心领神会的点了点头,而后从石阶上站起向那四名不敢抬头的弟子轻笑了声。

“师伯说紧挨着地上那些散修即可,若是累了便先歇息歇息,等师伯他老人家来了在一起搬走也不迟。”

“啊?”

四人随即一脸不相信的轻疑了声,而后一个个摇头如拨浪鼓不止,连说了两下“不累,不累”,将手边散修放在那处青草地上,忙又去往了青石台上寻找那些龙化后的晕厥散修。

途径楚河身前时还不忘露出一抹感激神色,这一切全被男子看在眼里。

中年道人想起少年刚才那番话不由在旁自喃了一二,“前面以我的名义告知这几个小子怎么做事倒并无不妥,可后半句是谁教你的?”

男子佯装出一丝恼怒神色,“我何曾说过要他们四人坐下歇息?这只不过才搬出一两个散修就喊苦喊累,那我方寸山立宗在此为了什么?”

楚河少年听后脸上不由咧出了一抹笑意,尤其看着那低头自责的四位少年,仿佛只有他看出了男子的用意,觉得此人颇为有趣。

看似满脸怒意,心中却感受不到男子一点的气愤,便知道这只是中年道人在用这种方式教导他们,告诉他不要太恃宠而骄,更不要拿着鸡毛当令箭,实在有趣。

不禁壮起胆子回了一句,“回前辈的话,无人教我是我心疼这些师兄,想看看对待那些散修都能这么用心照料的门派,对待自已的弟子是不是更贴已入微?”

少年的话却是反将了男子一军。

“哼……是吗。”

魏岱宗听后,面子上显得有些难堪,内心却扬起了一抹笑意。

他挺了挺腰板,向少年不置可否的答道:“那自然是没得说,该吃吃该喝喝哪苦过他们?既然累了,自当要好好歇息。”

仿佛丝毫没看出浮现在少年眼帘的那一抹狡黠笑意。

“可是……”

男子突又话锋一转,一向稳重的中年道人脸上却流露出一抹反差笑容,对少年说道:“若想靠小聪明来愚弄长辈的机灵鬼,也是要吃我一记板栗的咧!”

随着一声“哎哟喂”的抱头痛嚎,远处四位少年应声停下脚步,然后看戏一样在一旁咧嘴发出了没心没肺的嬉笑。

“哈哈哈,师弟,难道我们没说过吗?身在师门,最不能得罪的便是你身边这道人,还有溪曼瑶!”

其中一人却持不同意见的皱了皱眉,“溪曼瑶?不该是唐结斐那臭小子吗?”

反观抱头正痛嚎的少年,远远看着那四人在议论什么,便竖起耳朵想细细聆听这些师兄的“教诲”。

就听见另外三人默契的相视一笑,与那持反对意见的少年晃了晃手指,“啧啧啧,唐结斐?——他,不行。”

而后整个青石台上都传荡着一声,“自然有我们的大魔王溪曼瑶小妞来收拾了,啊哈哈哈。”的话语。

中年道人在一旁默默的看着,脸上显露着平静笑容,唯有身边少年仍歪着脖子,听了半天也不知道那四人最后在笑些什么。

“……溪曼瑶。”

只是听到竟有人能和眼前男子比肩,不由默默记下了那个乍听之下好似一女子的姓名。

青石台方向的爽朗笑声,以悟道亭几位老祖的耳力就仿若近在眼前一样。

一众老祖脸上流露着缅怀的笑意,唯有老道人此时眼里只剩下一个心愿。

当着三宗老祖的面,他又收回了一根手指遂出尘笑道:“这最后一件事,算是老道我留下的身后事。”

“道友何出此言?”

看着一众老祖疑惑的神色,老道人也不再卖关子随即出声。

“毕竟此行凶险未知,没有人敢说自已百分百就能活着回来。”

菩提老祖看着众人,突的他叹了口气,“如果老道真的福浅因此丢了性命,也不会怪在三位头上。”

“只是……”随后话语一顿,“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只希望真若如此,还请三位看在老道我如此赤诚的份上,答应护我方寸山百年如何?”

“……”

三位老祖一阵沉默,最后由赤峰老祖做出表率。

青衣老者也是一脸惆怅,仿佛对老道人的话深有感触,“是啊,此番迁徙福祸难料,谁都无法保证自已能活着回去,若是老弟真有意外,我赤峰道人要还在一天,就定不会不管方寸山的事情。”

随后雷念老祖与普法大师也共同出声,“我等四宗既然决定一起联手,那自然一方有难三方都要支援,否则以后这张老脸怎么敢再见诸位……”

菩提老祖深以为意的点了点头,遂眸光虔诚的回道:“如此老道我就先谢过三位了。”

向三位老祖行了一礼,赤峰老祖等人纷纷起身回礼,一番下去这才继续商议起余下的迁宗事宜,直到太阳落山时分。

最终四方达成协定,先一同南下去往白华山,因为南下最近,在北上紫金山,最后西进青莲山。

这么行进却有一个好处,就是南下白华山以后,附近就有一座大型城池可供三大王朝做为中转站不用在一路劳苦奔波。

只需要三大王朝跟随三宗到白华山即可,如此一来,待到四位老祖攻略其他两地,如紫金山和青莲山任意一处,那么余下的两个王朝就可开拔动身,相反,只攻略了一地的情况下,另一个还未攻略的仙山,所属势力就仍可以留在城内整顿待命,不需要连轴奔波。

这样一来,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浩荡工程便算接近尾声,甚至可以说是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