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新娘子送进洞房之后,姚信又被请出来开始回敬各路宾客。
总之这个过程十分磨人耐心。
好在姚信心中有一个信念——只要等到天黑就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漫长的几个时辰终于熬了过去。
宾客散尽一切归于平静,姚运熙交待几句之后就让家丁把宾客奉上的礼金打包装好,驾驶着马车前往城头找猛如虎和刘光祚去了。
军饷这个玩意能刺激人的神经,越早到士兵手里对军心的稳定越有利。
此时天色已经黑了下来,姚信没有回洞房,而是直接从花园找到事先藏好的包裹、绳子和宝剑,翻墙离开姚府。
包裹里的东西是路上用的,绳子是从城墙上翻下去用的,宝剑是防身用的。
此时不跑,更待何时,难道等李自成的大军把南阳城围的水泄不通之后再离开吗?
到那个时候就已经迟了。
至于新娘子,他没有兴趣看,也懒得看。
女人,只会影响他离开这个危险之地的速度。
刚刚来到大街上,姚信就无奈的退了回来。
他算是见识到猛如虎此人的厉害之处。
作为一个常年和农民起义军打交道的明军将领,此人的军事能力非常之高。
为了防止李自成事先派细作潜入南阳城刺探情报,他对全城施行严格管理,每条街道和重要的路口都有兵马驻守。
并且下达死命令,除了守城的士兵和巡逻的人之外,天黑之后不允许任何人在街道上溜达,凡是不遵命令者,一律按照奸细处理——当街斩杀。
除了城内,城墙上灯火通明,人头攒动嘈杂声不绝于耳,老远都能感受到一副紧张而热闹的模样。
眼见悄悄出城这条路已经行不通,姚信只能按照原路退了回来。
回到府中,姚信很快心生一计,他把姚府的家丁聚集起来,弄了一些干粮和粥大摇大摆的走出姚府。
他的目的很简单,以犒劳守军的名义登上城墙,看看有没有机会逃出去。
困守孤城是死路一条,只有离开南阳方能天阔任鸟飞海阔任鱼游。
很快,姚信一行刚出府不久就碰到一队明军。
为首的小校看到来者是姚府的灯笼,虽然说话很客气,但是想通他们的防区却不行。
姚信暗中咯噔一下,猛如虎带兵能力果然非同一般。
看到自家公子脸上显出不悦的神情,一个家丁站了出来:“你这人好没有眼力劲,没看到来者是南阳知县家的公子,当朝举人,连我们的路也敢拦?”
这个家丁叫乔三,是姚运熙给姚信请的武术教师,手中有一些真功夫。
乔三出头,其他家丁纷纷叫嚷起来,其中又以姚二林最为突出。
这货是姚运熙买来的奴仆,在姚家生活了好几年,为人十分忠心。
明军小校并没有被吓退,反而抽出身上的佩刀挡在众人面前:“总兵大人有令,天黑之后闲杂人等不得在街道上溜达,否则的话格杀勿论。”
他这一喊可不得了,四周站岗放哨还有巡逻的明军纷纷朝这边跑过来。
面对气势汹汹的明军乔三和姚二林带着一众家丁将自家公子保护在中间。
姚信眯着眼青看向年轻小校,小伙子可以啊,严格按照军法军规行事,看来猛如虎能够有今天这种成就,和他这帮忠心的手下分不开啊!
“退下”把乔三和姚二林呵退之后,姚信往前走了几步,面带微笑说道:
“将士们在城头忙了那么久,肚子总归是饿了,我们弄点干粮和粥犒劳大家,这是为守城大业出力,算不上闲杂人等吧。”
“还有,家父今天给将士们发的银钱可是本公子成亲收到的贺礼,就我这样的人怎么看不可能是闯逆派来的细作。”
“呃……”
听他这样一说,那个明军小校脸上露出一丝尴尬,好像挡着县令公子的路真的很不妥。
就在这个当中,一个明军副将路过。
“搞什么名堂,姚公子都不认识吗?”
“将军,可是,总兵大人说……”
“可是什么,姚公子会是闯逆的细作?还不快把路让开。”
这人倒有几分圆滑,认出姚信之后他毫不犹豫的让小校放行,并且到姚信身边说了几句好话。
“好说,都是为了南阳城的安全”
姚信一挥手,让乔三和姚二林带着一帮家丁把吃食抬起来往城墙上送。
跟着走了几步,他突然停下来转身来到刚才那个小校面前问:“敢问这位兄弟尊姓大名?”
副将一愣,姚公子不会因为这事要报复他的兄弟吧,正当他要打着哈哈把这事糊弄过去的时候没想到小校突然回答:
“武烈,湖州人氏”
显然,小伙子傲气的很,他并不惧怕来自县令公子的报复。
“武烈,好,很刚烈的名字,但愿你的为人也像名字一样。”
姚信拍了拍对方的肩膀,然后调头离开。
待他走远,副将有些担忧的说道:“你太冲动了,姚公子是知县之子,还是大明的举人,他要是记恨在心,在背后搞搞小动作,你小子能有好果子吃,刚刚你不应该把姓名告诉给他的。”
武烈摇摇头,神情傲然:“多谢张将军提醒,我只是遵照总兵大人的命令行事,有什么好怕的。”
“你呀,还是太年轻……”
副将摇摇头,从另外一个方向离开。
其他的士兵则向武烈投来同情的眼神,那样子似乎很快要遭受县令公子的报复。
姚信这边。
安全到达城墙上之后,他让乔三和姚二林两人带着家丁开始给城头的人分发粮食,他自已则四处溜达起来开始寻找脱身的机会。
不愧是知兵事的人,猛如虎和刘光祚已经把全城能动员的力量都调到城墙上来了。
士兵分发武器镇守各处,青壮则把各种守城物资往这搬运,骑兵派出城打探起义军的动向……
忙而不乱,紧张而有序,全力备战迎接李自军十几万大军到来。
姚信五味杂陈,正是因为在南阳城损失巨大,李自成为了稳定军心犒劳士兵,这才在城破之后下达了屠杀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