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三个小朋友还在等他们,两人到家时,陈月跟小孩说:“哥哥今晚不走了,你们三个今晚一起睡,好不好?”

瑞宝、夏夏:“好耶~”

小孩不知所措,陈月弯下腰,摸摸他的头,温柔地问他:“可以嘛?”

小孩最终点点头。

陈月站起身:“好啦,现在我们轮流洗澡,或者你们跟爹爹一起洗,你们选?”

瑞宝:“跟爹爹一起洗。”

李长风抱起夏夏冲进盥洗室,边跑边说:“看谁先到。”

夏夏搂着李长风的脖子,笑着在他肩膀上惊叫,瑞宝迈着小短腿,跟在阿爹后面跑,边跑边叫:“爹爹等等我。”

小孩还在原地,陈月轻轻推了推他,鼓励地说:“快去吧,我给你拿衣服。”

小孩点头走向盥洗室。

家里有一套特意给瑞宝做大了一些的里衣,正好给小孩穿,外衣倒是没有,只能等他们洗完澡再把衣服洗了晾干。

夏夏的衣服在他们家倒是一直备着,有好几套,拿好衣服送进盥洗室,叮嘱李长风带他们洗快点,别着凉了,对了,头发也要洗,今日打架打得一头灰。

洗好了之后,擦干头发,李长风一手抱起瑞宝一手抱起小孩,夹在腋下,陈月抱着夏夏,送进东屋,给瑞宝和小孩又抹了一遍药油,让他们仨在床上玩九连环,等下爹爹给他们讲故事。

李长风快速洗了个澡去东屋看孩子,陈月先把小孩的衣服洗干净,在盥洗室借着炉子烘烤一番,自已也洗了澡,他们的衣服等明天再洗。

倒了四杯水进去,李长风正靠坐在床头讲故事,三个小孩依偎在他身旁,听得入神,就连陈月示意他们喝水时,也只是敷衍地抿了一小口,继续趴在爹爹怀里。

陈月摇头失笑,水杯放在桌上,随他们去了,自已关好门窗回屋休息。

翌日一早,陈月做好早饭,李长风吃完套上骡车接村长一起去了镇上。临出发前,陈月塞给他二十两银子,问问村长要不要买些糕点和酒带着。

端起洗衣盆,锁上门,去河边洗衣服,秋天的清晨,风清凉凉的,一对比,河水的温度还稍高一些,洗衣服正合适。

家里简单打扫一番,小孩的衣服昨晚烘了一夜,已经干了,拿出来吹吹风去去味,有几处破损的地方,用针线仔细缝补好。

看了一眼日头,该起床了,今天两个小的还要上课,拿起三人的衣服,送进东屋,哥哥已经醒了,陈月将衣服递给他,他自已会穿,等他穿好帮他理整齐。

喊醒两个小家伙,帮着把衣服穿好,又帮着三人梳好头发,扎了个小啾啾,让三人去盥洗室,给小孩哥的洗漱用具准备好了,陈月收拾好房间,打开窗户透透气。

去厨房端出三个小家伙的早餐,放在矮桌上,一人一碗粥一个鸡蛋一个大包子,坐下先喝口温开水,再吃早饭。

陈月坐下将鸡蛋剥好放在一边,叮嘱他们吃完,托着腮说:“等下吃完,瑞宝和夏夏去上课,哥哥跟我一起上山采蘑菇挖笋子,可以不?”

三人点头,瑞宝吃着鸡蛋:“娘亲今天采蘑菇呀,蘑菇汤可好喝啦~”

夏夏:“对~”

陈月笑眯眯地说:“那今天我和哥哥会努力采好多蘑菇,给你们煮蘑菇汤喝,那你们俩也要好好学习呀。”

瑞宝、夏夏:“好哦~”

将两个小家伙送去后面,背上竹篓牵着小孩哥的手,两人一起上山,带着小孩不准备走远,就在附近采一采,看差不多了,带着他去挖笋子,边挖边和小孩哥聊天:“哥哥几岁了?”

小孩哥:“七岁。”

陈月:“啥时候生辰?”

小孩哥:“婆婆说是小满。”

陈月点头记下了,又笑着问:“是真没有名字,还是不想说。”

小孩哥摇头:“婆婆之前喊我三儿,没有名字,后来没人喊了。”

陈月心里一酸,连忙转开话题:“快看,这个笋子有点大呀,快来帮帮我。”

小孩哥跑过来,掰着笋尖,让陈月方便挖。

这边李长风和村长到镇上后,直奔府衙,村长有事会先找师爷,请衙役通传之后,两人站在门口等。

今日大人没事正和师爷在园中对弈,听见通报,大人疑惑:“大凉村?听着耳熟。”

师爷摸着胡须道:“他家儿子在京中任职,前些年因为推广沤肥耕种增加粮食产量得到圣上赞赏,一路高升。”

大人:“哦~我们镇成为产粮大镇,被圣上嘉奖,原来是他们村,快,让他进来,我倒是看看是怎样的人物?”

得到衙役的提点,说大人也在,李长风给了衙役一百文请他吃个酒,跟着村长一路走到园中,见过大人和师爷。

大人瞧着两人,想必年长那位是大凉村村长,精神矍铄,不卑不亢,旁边那位男子高大挺拔,长身玉立,笑着道:“没想到大凉村真是钟灵毓秀啊。”

村长抬手:“大人谬赞了。”

大人:“怎么会是谬赞?不仅出了一位官居要职的大人物,还让整个大融粮食大幅增产,真是了不得,哈哈。”

村长:“大人,沤肥的法子正是出自他们家。”

大人:“哦~后生了不得啊。”

李长风抱拳。

师爷:“你们来所为何事?”

村长:“我们想请教领养孩子应该需要走什么样的手续?”

师爷对着李长风问道:“是你想领养孩子?你未成婚?不应该呀。”

李长风回道:“在下已成婚几年,并育有一子。”

师爷:“那为何要收养孩子?”

李长风简单说明情况,大人和师爷都是人精,并未明说那女子什么,两人均已猜到怎么回事。

大人对着村长道:“你们大凉村真是不错,听说你们第一个建善堂,又推广至其他村落,五常之道担得起表率。”

师爷点头:“那手续现在办”,说着要起身。

李长风连忙道:“两位大人,我先回家问问孩子的意思,孩子愿意,我立马携内子和孩子过来办手续和户籍。”

两位大人点头,师爷赞道:“想得周到,那你们先回去问问,需要办理你们来找我。”

李长风和村长抱拳:“多谢二位大人。”

两人喜形于色,驾着骡车赶回家,中途打了一壶好酒送给村长,村长推辞,李长风不答应,说这是喜事,请叔公喝个喜酒是应该的。

陈月在檐下做衣服,等李长风回来,三个小家伙在午睡,见他回来,连忙放下针线,迎上去,问:“怎么样?”

李长风笑着说:“可以,咱们先问问那孩子的意思,他若愿意,我们在一起去办手续和户籍。”

陈月笑得眼睛弯弯,道:“好,你吃饭了吗?”

李长风摇头,陈月让他去洗手,她去给他端饭。

中午做的蘑菇鸡蛋汤,土豆肉丝,木耳炒鸡蛋,蒜泥番薯叶,每样单独留了一些温在锅里,李长风是真饿了,快速扒了一碗饭,陈月起身给他盛第二碗,让他吃慢点,速度才缓下来。

下午瑞宝和夏夏继续上课,家里陈月和李长风带着小孩哥三人,此时三人坐在堂屋,陈月继续做衣服,小孩哥在堆积木,答应弟弟们要拼好的,李长风喝口水润润嗓子。

陈月开口道:“哥哥,你觉得瑞宝和夏夏乖嘛?”

小孩哥抬起头说:“很乖。”

陈月接着问:“那你觉得我和叔叔怎么样”,握针的手悄悄攥紧,内心有点紧张。

小孩哥看着他们两个认真地说:“很好,最好。”

说了两个好,那就是很不错。

陈月与李长风对视一眼。

李长风道:“那我俩给你作爹娘,你愿意不?”

其实这件事,昨晚他俩问过瑞宝,得到瑞宝的同意,今日再来问,要照顾瑞宝的小心灵,得事先跟他沟通好。

小孩哥愣住了,见两人望着自已,有点不知所措,半晌,才轻声说:“是真的嘛?”

李长风:“当然是真的。”

小孩哥先望了一眼李长风,见他很严肃,又转头望着陈月,见她微笑着点头。

小孩哥顿时眼泪汪汪,点头:“愿意,我愿意。”

陈月放下衣服,与李长风一起坐过去,把他抱在怀里,小声地安慰着,拍拍他的背,轻轻地哄着。

陈月说:“我和爹爹给你取了一个名字,安然,我们遇见你时,托你的福,旱情结束了,一夏安然,叫李安然,可以嘛?”

李安然点头,他喜欢这个名字,有爱意在里面。

人和人之间的缘分就是这么奇妙,不需要多言,一切自有定数。

晚上瑞宝回来,得知哥哥同意了,欢呼雀跃,要和哥哥睡,李长风开玩笑,终于不用带小萝卜头睡了,赶走小小的第三者,可以过二人世界,陈月取笑他,这也能想到。

第二日早上,李长风和陈月带着李安然去官府,经衙役通报,找到了师爷,请他帮忙把手续办好,出具印章文书,又见师爷带人找到大凉村人员记载档案,登记李安然的名字,挂在李长风和陈月名下,与李明瑞并排。

至此户籍已落,李安然有了爹娘,陈月和李长风又得了一个儿子,皆大欢喜,百般感谢师爷,拎着的东西师爷也没要,正常流程,约着有时间一起吃茶。

要给李安然买些东西,还要买些菜请亲朋好友吃个饭。先去了成衣铺子,本来想去苗铃的铺子,但是想到她可能不收钱,想想还是算了。

决定就近在这边的铺子买,买两套衣服,一套薄的,一套棉衣,没买布料,家里还有,她也正在给他做里衣。

买完东西回家,两人拿着官府文书找到那女子,言明李安然现在是他们的孩子。

那女子不甚在意:“我道是这小子两日没回来,被狼吃了呢,原来被人要走了。”

陈月一脸漠然:“我们来告知你的,以后再与你无关”,说罢两人准备离开。

那女子叫停两人:“怎么?这就想走啊?”

陈月:“不然呢?”

那女子:“我好歹也养了他大半年,他没饿死,也有辛苦费吧。”

陈月气笑了:“我怎么觉得要不是他弄来吃的,你早就饿死了呢?”

那女子无所谓:“我好歹算半个养母吧,赡养费还是要的。”

陈月:“你要多少?”

那女子比了个手势:“五十两。”

陈月直接笑了出来,掏出五两银子放在桌上,拉着李长风转身离开。

那女子拿起银子亲了一口,白捡了五两,也白瞎了那小子的一副好相貌,呆在这个村里平平无奇地过一生,反正不关她事。

陈月骂骂咧咧,煞是可爱,李长风想笑又不敢出声,陈月转过头看见他那副憋笑的样子,更气了:“你还笑?”

李长风:“不是,事情已经解决了,我们多了一个儿子不应该笑嘛。”

陈月一愣:“对吼,走走走,去告诉阿娘他们一声,晚上一起吃个饭,庆祝一下。”

李长风见她这么快被转移了注意力,没忍住,笑了出来,爱怜地揽着她,两人一起去陈家。

到了陈家,一家人都在,陈月语出惊人:“阿爹,阿娘,我又得了一个儿子。”

……

陈家人傻了眼了,一起看向她肚子。

一旁的李长风直接哈哈大笑,他家阿月简直太可爱了。

见他们望着自已的肚子,知道误会了,脸色一红,忙道:“不是不是,我和长风领养了一个孩子,小男孩,今年七岁了,你们在村里应该都见过。”

陈阳当先反应过来:“就是那个新搬过来的小孩嘛,我看到过几次,和瑞瑞他们一起在村里玩来着。”

陈月点头:“对,就是他。”

这么一说都有印象,陈母疑惑:“我记得当时他们来村里时,没有哪一户是小孩子当家的,他应该跟着大人一起来的吧,他家大人呢?”

李长风:“他没有家人,有个婆婆在路上过世了,后来跟的人是搭伙一起走的,那人不是好人,阿月和瑞瑞跟他投缘,决定收养他,官府文书都办好了。”

莲素笑着道:“太好了,咱又多了一个大侄儿,真好。”

陈家人都笑了,家里添丁了,大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