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二批移民到达
澳洲岛。
在周挺前去山东的时候。
赵天赋也派遣几艘船去南洋上打了打秋风。
大概是因为思想工作做得比较好,军队的战斗力还算可以。
打了几次秋风,指挥官的战后总结都是作战意志较强。
这一点在接舷战上极为重要。
虽然很快,接舷战就要被淘汰了。
但是作战意志这一点,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值得称赞。
赵天赋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在教授文字的时候夹带私货。
“什么是人民呢,你们就是人民。”
“国家是由人民组成,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而皇帝是人民推举出来的,代表着人民的需求。
他来自于人民,听人民的需求。
所以说什么,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人们需要土地,需要钱财,需要吃喝住行。”
“这些都是皇帝和政府的职责。”
“如果皇帝和政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人们就有理由举起刀兵来反抗他们。”
一个农夫举手,说:“赵大人,乡里的先生说,皇帝就是天,皇帝让俺们死,俺们是不能反抗的。
不然就是不忠不义的人。”
赵天赋说:“是了,如果皇帝让你吃上了饱饭,穿上了新衣服,让你娶上了媳妇。
那你这样做,对不对?”
农夫说:“大人,俺要是能吃饱了饭,谁敢说皇帝的坏话,俺一锄头斜死他。”
赵天赋说:“那之前皇帝让你吃饱了饭了吗?”
农夫说:‘那皇帝也没有错,是那些官,吃了狗蛋子了,吞了俺们的钱和粮。’
赵天赋说:“那你就该拿起锄头来,打死这些官。”
农夫说:‘俺不敢啊...’
赵天赋说:“我给你做主,你说到时候谁让你吃不饱饭,你来找我,我带着你去打死他。”
“谢谢赵大人!谢谢赵大人!”
胡猛在一边听得面色变化。
他觉得有些道理,但又觉得不对。
赵天赋讲得是后世那一套。
又不全是。
后世自己都没实现呢,想要在如今这个社会大环境实现,实在是太不现实。
所以饭要一口一口吃。
先结合现在的社会思想,慢慢发展。
讲一讲意识形态,再讲一讲生产力和武器。
“什么是生产力?就是一亩地里边能出多少粮食。”
“之前大家都知道好好伺候,就能让地里多出粮食。”
“但有没有想过是因为种子的时期呢?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呢?”
“将两种不同的麦子杂交...就是种在一起,如同交配一样。”
“不用不好意思,男女之事乃是世间常理,万物皆分阴阳,阴阳想合,社会才能正常运转。”
“如果有一天男女对立了,互相之间都看不上了,那就是灾祸的开始。”
“将稻或者麦杂交,有些麦子穗高但是量少,有些量少但是穗高,将他们结合在一起。
后代就有可能诞生出穗高而且量多的麦子。”
“这就是杂交的原理。”
“我划出100亩地,作为试验田,愿意实验杂交的,我就划给他一亩地。
这一亩地种出来,都是你们自己的,但前提是你们得会杂交育种,得会人工授粉。
谁种出来了亩产超过八百斤的麦子,我赏赐他五亩地。
谁种植出来了亩产超过一千斤的水稻,我赏赐他十亩地。”
这个东西有专门的人负责。
都是在难民中选拔出来的特别轴的那些人,他们将会担任营地中各种规则的执行者。
这些人将会是第一批脱产职业官僚。
现在营地中就连士兵都没有脱产,却因为科学发展,工业发展等职业分工。
不得不标配一批职业官僚了。
这一批人的人数大概在五十人左右。
在周挺走后,这些人属于林启锋管辖。
不仅要看开垦进度,还要看试验田,还要管理军械生产。
还有向岛内探索,改进各种工艺,例如造船烧瓷盖房等等政务。
周挺回来之后,林启锋就会退居二线,只用管理其中少部分人,用来管控营地舆论方向即可。
在分权上,赵天赋做的还是比较彻底的。
除了军权他牢牢握在手中之外,其他的各项权利,他都毫不留恋的分割了下去。
讲完课之后。
赵天赋再去军械库查看。
目前兵器制造这边,人数已经高达一百人。
男女老少都有,都是心灵手巧之辈。
炼铁那边有单独的一百多人。
这些兵器制造者,人均能一月生产两支步枪和200发子弹。
自周挺走后,已经累计生产了600支步枪和对应一支步枪一百发子弹。
目前子弹的抽检合格率比较低。
每十发子弹里边都有两到三发,可能尺寸略有不对,可能是空包弹可能会卡壳。
每生产一支步枪,赵天赋奖励他们一百文钱。
虽然钱现在还没有用武之地,但是之前这些人都是见过钱的。
在人均月收入不超过佰文的崇祯年,这笔赏钱不算少。
有些农民干了一辈子都没见过铜钱...因为见到的都是粮食,用粮食换布换盐。
一辈子没出过镇,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边上村子的集市。
“可惜造炮这件事情还是需要比较高的技术含量...”
而且造炮的危险性更高。
一旦炸膛,就是四五个人一起起飞。
以营地目前的水平,暂时达不到那种消耗。
只能是等一等先进的技术输入了。
这先进技术输入,指的是看看能不能从南洋打秋风或者是从大明找几个好用的匠人来。
“大人,周大人回来了。”
周挺回来了?
赵天赋带着人去迎接。
下了船之后,周挺将人按照之前的流程排列好。
“此次应当是一共五百七十一人,路上死了二十一人。”
“实际是五百五十人,里面有七个识字的,一百多个各类匠人。
剩下的也都是青壮年的男女。”
周挺叹息,“没办法要老弱,船上地方太小了。”
赵天赋说:“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周挺左右看一眼,暂时没说自己的想法,而是将自己的妻子儿子都带了过来。
“我从林大王那里将我的亲属都带了过来,这是我的妻子王周氏,这是我的儿子周勇。”
周勇肩膀被周挺搂着,双手抱拳,“见过赵大人。”
赵天赋笑了笑,“好好好,很有精神。”
“奴婢王周氏,见过赵大人。”
赵天赋摆手,“不用自称奴婢,以后大人这个称呼也要取消。
以后叫赵总指或者赵政指吧。”
军事政务总指挥,这是赵天赋准备给自己的一个名头。
如果加个前缀,那就是大明军事政务总指挥,或者是复明。
叫大明还是复明,主要看南边的几个朝廷这次能挺多久了。
“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可以援助南明。”
这是赵天赋的想法。
南明肯定是要覆灭的,这一团乱麻谁来谁麻,里里外外都是拖后腿的。
朱元璋在世都得让这些吊人坑一个大跟头。
但是南明存在时间越久,越利于赵天赋在东南沿海吸血。
越有利于赵天赋发育。
要不然等到满清真的将硬骨头都屠光了,全国政权稳固下来。
他就只能稳在海外了,想要再光复大明,席卷全国。
那就会比较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