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向岛内探索的时候。”

“发现了这种成块状的金子。”

“但是,我们也发现了,在这个金矿边缘,有一些人活动的痕迹。”

“包括点火的余烬,被啃食的动物骨头,还有一些损毁的石器。”

“这些东西我们都带回来了。”

在置办产业的同时,赵天赋也没忘记向岛内探索。

现在营地百废待兴,所有生产生活科技都还停留在汉唐时期。

就一个步枪科技点是点到了一战前期。

其他的科技点都特么点不动。

前置条件不足,没人口没前置科技。

单单就一个合金科技,点到现在都没点出来呢。

合金科技和橡胶科技点不出来的话,蒸汽机就是天方夜谭。

瓦特改良蒸汽机依靠的就是橡胶。

橡胶这个东西,别看在日常生活中不起眼。

但没有橡胶,工业绝对无法起步。

这玩意比石油还重要!

赵天赋记得澳洲岛也是橡胶的原产地之一来着,没想到找了这么久,也没找到野生的橡胶树。

这可真是倒霉。

不过能找到野生的土人,也算是劳动力补充。

如果能顺利找到大量土人的话,估计可以得到一个劳动力翻倍的buff。

“继续向内探索。”

民兵队长说是,然后就去吃饭了,吃饱了饭再继续探索。

“派一个连过去,带着二百土人,开垦那一片裸露的狗头金矿。”

澳洲北部有金矿,产量还不少。

在英国往澳洲丢罪犯的时候,一部分冒险者也主动跟了过来。

就是为了淘金。

这群淘金客为了黄金往世界各地流窜,丑国现在的旧金山就是因为淘金而得名。

那是一座因为淘金客而聚集起来的新兴商业城市。

在金银复合本位的现在,金子的购买力远超银子。

在一部分地区,金子和银子的购买力可以达到悬殊的一比二十甚至一比五十。

这还是因为日本的金矿还在源源不断地产金的原因。

明朝的白银大量内流和白银货币化,三分之二来自于日本。

剩下的三分之一来自于美洲,就是那条著名的马尼拉-墨西哥航线。

“现在满清已经将内陆大部分区域都占领下来了。”

“想要继续获得劳动力,只能是通过郑芝龙。”

“不知道周利那边有没有见到郑芝龙。”

现在领地的特产有限,唯一能打动郑芝龙的,就是他们的军事科技。

没办法,军火这个东西太挣钱了。

不过军火这个东西也十分依靠稳定的资源和稳定的人力。

郑芝龙缺少稳定的根据地。

他虽然占据了部分台湾,但很快就会因为降服清朝被削弱势力,最后台湾还是会被荷兰人占据。

海上可没法进行炼钢。

到时候郑芝龙想要获取军火,还就只能走外贸。

你这个底细,我是吃的死死的。

郑芝龙是一个比荷兰西班牙葡萄牙都要合适的贸易对象。

他拥有大量的贸易原材料和大量的流动资金,但他没有稳定的地盘和钢铁资源,缺少系统的知识体系(指的是手底下没多少识字的人)。

没办法逆向研究军火的构造,就算逆向研究出来了也没法自行制作。

关键他人又多,需求又大。

这可太合适了,我的贸易伙伴。

只是希望周利能把这件事做好吧。

还有就是,赵天赋派遣了一个人去找林家,希望通过林家的关系,和西班牙的海商取得联系。

他想要和西班牙恢复贸易,顺便问一问,在赵四交易的那艘船上还有没有幸存者。

如果有的话,可以交换俘虏。

达沃港那边还有不少西班牙俘虏呢。

不过这个事情也不能着急,海商只能决定能否贸易。

交换俘虏这种事情要等到新的西班牙总督到来。

而且这一战的影响也需要时间来进行扩散。

打了这一仗,起码南洋的诸多势力都知道了,在南洋有一个势力,能和西班牙人掰手腕。

就这一点,就足够赵天赋从诸多普通的明人海商中脱颖而出。

从喝汤的,变成吃肉的。

....

从南洋北上到福州和厦门,起码也要一个月的时间,这还是飞剪船的速度快。

在这边各种事情都在处理过程中的时候。

周利,也终于到达了大明的南海区域。

这时候的琼州虽然已经有了人居住,但依旧是被发配官员和罪民居住的地盘。

郑芝龙在这边有一个海军基地。

郑芝龙的主要船队,现在就停靠在这边。

在周利主动找到郑芝龙麾下的船只,并表达自已的诉求,并拿出自已的政治献金之后。

他被带到了琼州的某个港口。

船只停靠之后,因为是要紧的事情,还给了钱。

周利他们被要求呆在船上,不要乱动,等汇报之后就能面见郑芝龙。

那海盗和周利他们说好,下了船之后急匆匆去找郑芝龙了。

现在郑芝龙家里也并不安稳。

在隆武朝廷破灭之后,郑芝龙连夜投降,多尔衮大喜,许下诺言,说要给郑芝龙封爵。

但是提出来了要求。

海军,你可以留着,成为我大清的海军。

但是你,郑芝龙,你是我大清的爵爷。

你怎么能待在京城外边呢?

你赶紧给我来京城吧!

实际上,现在福建,广东和江浙地区的抗击清朝的势力依旧没有停歇。

但郑芝龙已经不复年轻了。

他不太想继续在海上漂泊了,也不太想继续拉着大明的沿海民众陪着大明陪葬了。

野史记载,郑芝龙和郑成功大打出手,双方为了投降不投降闹得分崩离析,父子俩搞的和仇人一样。

实际上,郑芝龙的投降是无奈之举。

虽然海盗被叫做海盗。

但是海盗也不能一直在海上飘着,必须要有自已的沿海或者是大陆根据地。

来进行补给。

以郑芝龙数万人数百艘船的体量,整个福建,都是他郑芝龙的后勤基地。

甚至开发到一半的台湾,都完全支撑不起来他的这支庞大的船队。

所以当满清的军队势如破竹的攻入福建而郑芝龙接连抵抗失败之后。

如果不想直接死,就只能投降了。

要么就是主动缩减舰队,让舰队符合自已的后勤基地标准,从数万人,缩减到数千人,让台湾基地能承受的起。

郑芝龙不想放弃这些跟着他的老人,他就只能投降。

父子俩的气氛很是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