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大海局势
“都讲一讲吧。”
还是那句话,食君俸禄为君分忧。
既然已经当了官,就得办点官办的事情。
里里外外的大事小事,就都得关心一下。
那掌柜的也是个消息灵通的。
商人走南闯北,消息是个顶个的灵通,尤其是海商。
就连西班牙王室有多少个婚外情,都能给打听的清楚。
掌柜的琢磨了一下,“还是先说大清和大明吧。”
“前年崇祯皇帝死在了煤山,南京那边就拥立了神宗之孙,福王之子继位,称弘光帝。”
“弘光帝继承皇位后,底下带兵的每一个听他的。”
“好不容易有个史可法力主抵抗,还是个不知兵的,一把就被清军打了个大败仗。”
“去年年中的时候,南京就被占了,弘光帝据说是乱军丛中被清军一把砍下来了脑袋。”
“这里边有个趣事。”
“说那个东林党的党魁,礼部尚书钱谦益,与秦淮河名妓相约跳湖殉国,效仿南宋故事。”
“结果到了清军攻来的时候,去常熟的太湖逛了一圈,说了一句,不行,水太亮。”
“人家一个妓女都为了大明跳河,他堂堂的礼部尚书,竟然还是最不知礼数的。”
边上有酒客起哄,“髡辫头皮痒,殉国水太凉。”
“修书劝好友,礼部钱侍郎!”
(出自百度,不出引用算抄袭,拱手。)
“水太凉了不跳了,后来清军又推剃发令,叫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吓得咱们的钱尚书,摸了摸头,说头皮瘙痒,就自已去把头发剃了个干净。”
胡猛评价,“小人窃据高位,猛士流落民间,这大明没有不衰败不失败的道理。”
“客观说的是。”
“在南京这边的大明被灭了之后,郑龙王又在福建立了一个朝廷,立的是之前的唐王。
号隆武。”
“可惜,到了年终的时候,隆武皇帝就被抓了,也不知道现在的嵊泗。”
“之后各地都有大明的宗室打出名号来号称大明。”
“可惜是前脚刚冒出来,后脚就被清军扫灭了。”
“这里边有趣的事情就在于。”
“扫灭这些小朝廷的,往往还都是之前的明军精锐。”
“他们啊,打满清的鞑子出不来力气,打自已人,可是一等一的好使。”
“诸位想一想,那建州的女真,算上那生女真,再算上那生靺鞨,能有多少人口?
撑死三十万!挤出三万个兵来,算是他们牛。
咱大明可是铁血六十万兵呢。
这么大的国土,能让三万个兵打下来?
说到底,还是吴三桂带着大明的兵,替满清扫了一遍东南西北。
这鞑子啊,也就是在后边捡桃子的。
这仗打的,其实还是咱大明打的大明。”
一酒客说:“大明的老爷们不给咱发饷,就算是铁血百万兵,一口饭都不给吃,这仗怎么打呢?”
“当初戚大爷的时候,四万兵出兵朝鲜,打的东瀛二十万抱头鼠窜。
五十个骑兵往几千倭寇那一站,就能让倭寇不战而降。”
“现在呢,现在别说骑兵了,那马都让官老爷们杀了吃肉了。”
另一酒客反驳,“可不是!马肉柴而酸,老爷们怎么会吃马肉呢。”
“我听闻,老爷爱吃鸭舌鹅肝,一盘鸭舌,要取三十六只鸭子的舌头。”
“剩下的部分,人家老爷不爱吃,但鸭没了舌头也活不了。”
“这每天剩下的三十六只鸭子怎么办呢。”
拉了一下长音,那酒客哈哈大笑,“人家丢了喂狗也不给你们这些贱民吃啊!”
“嗨呀!晦气!”
“大明该死!”
“百姓何其无辜!”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胡猛和两个政指都在这些大明商人和护卫嘴里得知了相应的消息。
现如今,还有不到五个月,就到了崇祯二十年,也就是1647年。
也就是清朝顺治四年。
满清基本扫清了全国大部分地区,还剩下四川的张献忠以及大顺军的残部在云南广西一带流窜,还有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退守厦门金门。
广东大部分地区已经被攻克,广州地区还有一个南明政权,但显然也只是在苦苦支撑。
现在大陆已经完全没有了机会。
当然,从一开始,就没有给赵天赋机会。
但现在的东南亚,机会显然很多。
在年初的时候,葡萄牙和土人又在马六甲附近和西班牙人做过一场。
双方互有胜负。
西班牙海商在丢失了总督之后,和土人也陷入僵局,双方决定重启战斗,用来决定香料的归属。
葡萄牙人转换了目标,盯上了马来西亚群岛深处的土人和土地。
荷兰决定继续向北方发展,以荷兰东印度公司为枢纽,向北方占领锡兰以及印度的部分邦属,用来种植从大明东南移植过来的茶叶。
并大力推广种植棉花。
东南亚的大战基本已经停止,但小战斗不断。
前两天,还有土人从苏门答腊岛深处袭来,来袭击横滨港口。
不过这些土人的战斗意志十分薄弱,基本上火枪一轮齐射,就能让他们溃败。
但是他们也不记打,过一阵之后就会再来。
“接下来的这几年,将会是贸易和槟城大力发展的几年。”
打听完了消息之后,由会写字的刘政指写字,胡猛口述,写了一篇关于现在大陆局势以及东南亚局势的报告。
尤其是着重写了槟城港口现如今的变化,以及胡猛对于槟城未来发展的担忧。
一并跟着船只回去了澳洲营地。
等到船只离港之后,胡猛又去酒馆喝了一些。
海商丰富,那夜生活就丰富,那酒馆的老板还请来了一支舞蹈队伍。
虽说是跳舞的,但跳舞之后,要去做些什么,也是全凭里面的舞女和酒客们的自愿。
水上压力大,没有宣泄点是不行。
胡猛两人眼看后边听不到什么消息了,就准备离开。
“你们谁知道赵天赋这个人?”
胡猛停下身子,就看到一个酒客醉醺醺的发问,“荷兰人张贴出来了文书。”
“说要与此人做交易,据说也是南洋的一个豪商,手中握着铁矿和煤矿还有一大批匠人。
更是有制作火器的法子。”
“不光是荷兰人,葡萄牙人也想要分一杯羹。”
“若是有人能提供信息,荷兰人给赏百两纹银。”
“我最近一直往南方的岛跑,与那些土人买卖棉花蔗糖,有听说过。”
“一个土人的酋长告诉我,这赵天赋的营地还要在婆罗洲之南。”
“他看到过一些船只自南方驶过,偶尔会和他们换些淡水,那旗子上挂的是大明的旗帜。
下面则是一个赵字,海商姓赵的豪商不多,那应当就是赵天赋的船了。”
海商们与朱连长接触的多,竟然不知道朱连长都是跟着赵天赋的兵。
这个信号是有些危险的。
胡猛眯起眼睛,老朱啊老朱,你可不要犯错误啊。
我老胡可是很少手刃自已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