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王朝,郢都。

在这座屹立千年的王朝古都之中,有着比这座古都更加古老庄重的地方,那就是学宫。

一座座古老的亭台宫殿围绕着河水此起彼伏,身着儒衫的莘莘学子捧着卷书穿梭其中,各处临水亭中也有人在翻书研学,或在与人辩学,不愧为学宫之名。

河水唤作泮水,郢都学宫围绕着泮水而建,因此又名泮宫。

学宫前有辟出一池,相传乃是那位至圣先师所为,池水引自泮水,凡入学宫求学的学子,皆需在泮池前行泮礼,行过礼后才算是学宫弟子。

这座学宫是三大学宫中最早建立的,几千年前那位至圣先师曾经在此讲学,随后更是接连出了五位儒教圣人,当世儒教七圣中也有三位圣人出自这座泮宫,并在此坐镇,为天下讲学,人间读书人视此地为圣地,无不想要来到此求学。

学宫楼阁之中,一位中年儒衫男子表情严肃,手中握笔不停,面前案牍之上已经堆积如山,这些各地书院还有学宫的事务皆要他批阅,他有些疲倦,停笔阖眼,揉了揉眉心。随后就有人禀报道:“韩司业,云州书院传来信鸢。”

中年男子名为韩瓒,乃是郢都学宫司业,负责处理决断各地书院上报的各种事宜。

韩瓒睁眼,接过那信鸢查看。

中土各地书院隶属三大学宫,若有重大事宜需要禀告学宫决断就需要这信鸢作为传信工具,这信鸢借助灵气便能飞行万里,且速度并不慢,颇为便利,再就是想要获取其中信息也需要相应的法决,这也使得山上许多人若是有能力都会购买一只信鸢作为传信方式。

待查看信鸢中的信息后,韩瓒先是有些震惊,随后皱眉,然后露出些许惋惜之情,随后起身出门而去。

“杜祭酒,有事相报。”韩瓒来到一处门前说道。

门后传来一道苍老的声音,“进来吧。”

韩瓒推门而入,只见一位清癯老人坐在木椅之上。

韩瓒作揖行礼,随后说道:“刚刚我收到云州书院来信,信中言道妖族玄蛇王以自身遗蜕炼作的分身来截杀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的剑仙徐行,徐行斩杀玄蛇王,可代价就是自身也形神俱灭。”

杜慕孔听后叹息一声,回道:“前几日天南城已经传信,那位徐行前不久现身妖域,以苍梧境修为越境斩了一位妖域有望妖王的天才大妖,这才引得妖域的那几位妖王注目。”

苍梧境斩杀大妖,也就是跨了足足一个大境界杀妖,这要是说出去,不仅没人会相信,反倒会引人讥讽。

韩瓒皱眉说道:“以徐行的天赋跨入天涯境也不是不可能,等他跨入天涯境后必然又是一位杀力奇大的大剑仙。”

杜慕孔笑笑,说道:“你又不是不知道这群剑修的脾气,他们做事从不顾忌什么。”

若说世间何人最为潇洒,当属只有一人一剑的剑修是也。剑修作为炼气士中同境杀力第一的存在,他们行事风格从来都是心中有不平便递出手中剑,这也让许多其他炼气士头疼不已。

“不管怎么说,剑仙徐行斩杀妖族于人族有功。”

韩瓒点点头,随后又补充道:“徐行临死前把他的佩剑霞客交给了一名叫程萋萋的女子金身武夫,嘱咐她带到蜀山剑阁去。”

“徐行曾在蜀山剑阁学剑,也算蜀山弟子,”然后杜慕孔又脸色疑惑道:“程萋萋?”

韩瓒点头回道:“不错,就是陵西程氏的那位。”

郢都学宫史上出现的五位儒教圣人中就有一位程圣,那位就是陵西程氏的先祖,不过那位圣人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逝世,作为圣人后裔的陵西程氏在这几百年间也不断衰落,只是幸好还有位老家主一直担任着郢都学宫的祭酒之一。

杜慕孔抚须呵呵笑道:“前不久程老头那家伙还跟我抱怨说程丫头又跑出去了,没想到这次那丫头直接跑出扶余了,这下有的程老头发愁了。”

程萋萋的爷爷程竹平,也就是陵西程氏的老家主,郢都学宫的祭酒,与同为祭酒的杜慕孔关系颇为不错。而程萋萋出生之时也因为天生文运浓厚,是真正的读书种子从而没少被程竹平给杜慕孔炫耀,而程萋萋小的时候也常常在郢都学宫求学,因此学宫中不少人都认识这位陵西程氏的小姑娘,更有传闻程氏把这个小姑娘当成了家族复兴的希望。只是小姑娘从小就活泼好动,反倒不喜欢静下心读书,后来更是不知怎么偷偷学武去了,也就没有继续在学宫求学。

韩瓒也觉得有些可惜,若是那个天生文运的小丫头从小在学宫求学,再由那位程祭酒传道,如今怕已经成为郢都学宫年轻弟子中的佼佼者,哪怕是放到整个儒教学宫书院来看也不会差,就是不知道为何那位程祭酒会放任这么一个天资卓绝的后人去学武。

…………

中土以北,除了屹立着上三朝以外,在更北处还有着两个小国,分别名为白榆国和采桑国。

白榆国地处扶余王朝之北。

有处田园人家,门前小桥流水,屋后一片菜地果园。

一位灰色布衣男子正挽着袖子扛着锄头在菜地耕种,累得出汗了便直接抬手用袖子擦拭,这样一来正好可以瞧见他那布满老茧的手。

远处天边一只灰色麻雀悠哉悠哉飞来,只是随意扑打几下翅膀就直接跨越百里距离来到灰衣男子跟前。灰雀停在男子肩膀上,男子放下手中锄头,侧耳倾听,灰雀在那男子耳边叽叽喳喳了几声,男子微微一笑,然后对着那灰雀说道:“此事可以。”

灰雀歪着脑袋盯着男子,男子无奈一笑,然后从兜里掏出一把谷子,灰雀跳到手上,几下就把谷子啄完,然后满意的点点头,再扑打着翅膀悠哉悠哉离去。

灰雀离去之后,男子叉着腰,满意地看了看菜地,得赶快了,又扛起锄头继续耕种,正值春耕好时节,闲不了。

…………

北边另一小国采桑国则坐落在岐阳王朝之北,接壤北溟。

采桑国以桑蚕为主,民间多桑农,出产蚕丝先销往岐阳王朝,在到其他国家,颇具名气。

采桑国北部临接北溟有一座山,山上常年积雪,罕有人迹,在这采桑国鲜有人知这座山的真名,可它有着一个历史悠久的名字——万剑山。

山中一处行亭,亭中立着两人,在此远眺山下,一名少年在雪地中留下一行脚印,他身后背着一把剑鞘,只是那剑鞘中却空空如也。

亭中一人问道:“许师兄,咱们已经封山这么久了,为何让顾余下山去?”

被称作许师兄的男子呵呵一笑,说道:“他的剑在山下。”

那人愣了一下,然后有些无言,许师兄就喜欢说些谜语,猜又猜不中。

随后那许师兄又回道:“郭霖,今日之后不用封山了。”

“啊?”郭霖疑惑地看着许师兄,封山是他们师尊逝世之时的遗言,其实也是为了保护他们这一脉最后的微弱的传承,如今整个万剑山上下,除了已经下山的顾余,就剩他和他师兄许攸两人而已。

许攸向前踏出一步,凌空而立,整个人恰似一把长剑立于天地之间,背后整座万剑山似乎真有万剑齐鸣,剑鸣之声响彻天地之间。

郭霖呆呆望着空中的师兄,原来师兄已至天涯。随后郭霖心中又有些开心,心想师父在天之灵看到这一幕想必也十分骄傲。

山下背着空空剑鞘的少年并未回头,只是听见那声声剑鸣,然后微微一笑,向南而行。

…………

岐阳王朝,都城洛安。

洛安城很大,皇城在洛安城北,而城南则有一座岐山,山腰处有着一处处宫殿群落,此地便是三大学宫之一的洛安学宫,也称岐宫。

宫中一处阁楼下,一位年轻的儒衫男子对着阁楼连拜三下,然后朗声道:“先生,弟子今后去往天南斩妖,还望先生保重。”说完之后,男子毅然转身离去。

楼顶,两位人年迈夫子模样,其中一人拜拜另一人的肩,说道:“老李,你就让他去吧,作为先生,总不能让他一辈子待着学宫不出去吧。”

那位李老夫子脸色难看,然后吹胡子瞪眼道:“我让他读书,谁知道他给我读出个剑修来。”

“哈哈哈,剑修怎么啦?那么潇洒。”

李老夫子不搭话,剑修是洒脱,可剑修毕竟是条没有头的路,以他弟子的天资,若是修浩然正气,或许就是学宫下一代挑梁之人。

忽然间,两人都注目北方,那里有阵阵剑鸣。

“是万剑山?”李夫子问道。

另外那位老夫子笑着点点头。又出一位大剑仙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