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城官府正集结了一批士卒,大约百人左右,由一位官府武吏带头等候在城外官道上,带头之人名叫徐洪山,神藏武夫。

“徐公差,那位还没来吗?”旁边有人问道,不是他人,正是洪武镖局的镖头陈武。

那日被人劫走货物之后,陈武便着带人加快赶路,等到云州城后,便立马将此事禀告了云州城官府,由于被劫货物是那位云州首富王曲的,而王曲又与那位云州州牧有同窗之情,所以云州城官府也不敢轻视,只是待调查清楚后,发现劫货之人武道修为也不低,或许那山寨流匪之中更有神藏武夫坐镇,这就颇为棘手了。

蜀国地方官府所能调配的武吏最高便只是神藏武夫,至于再高境界的武夫,便是直接属于京城巡天司所管。

而云州城官府中的神藏武夫又屈指可数,若是遇到闲散的武夫,一般来说是以招揽为主,如若招揽无果,且那武夫又以武犯禁,官府才会选择调军镇压。

此次所遇到的流匪据查应该是来自南方七国,不是蜀国人士,所劫之货的主人又属于那位云州首富王曲,若是因为一个神藏武夫而去强行招揽那流匪,且不说能不能成,反正是不太合适,所以此事便迟迟没有决断,一拖就是半月之久,直到前几日有位书院出身的年轻书生答应随官府同去剿匪,才有了开头那一幕。

身为神藏武夫的官府武吏徐洪山,领着武夫几人,还有百余士卒,等一人而已。

徐洪山突然喝道:“来了。”

前方缓步行来一年轻书生,头顶儒冠,身穿儒衫,腰间左挂玉佩,右悬容臭,手中羽扇轻摇,风采凛然。

此人名为黄志,云州书院弟子,也就是他答应同去剿匪,云州城官府才选择派兵,若是一般的书院弟子,当然没有此威能,但此人腰间玉佩已经表明了他书院知书的身份,这就已经足够了。

书院弟子,唯有达到致知境的儒修,才会被授予知书名号。儒教前三境,开卷、落笔、致知,对于许多儒修来说前两境还尚比较容易,唯有这第三境致知境有些困难,可一旦来到此境,那便能够初步施展儒修神通,展现炼气士的风采,这也是为什么书院会授予此境弟子知书的称号。

陈武看着这位意气风发的儒生,心中不免有些羡慕,感叹道:“原来炼气士如此风采。”

徐洪山上前,抱拳行礼道:“黄公子。”对于徐洪山来说,这位出身书院的知书才是此行的领头之人,有这位知书坐镇,哪怕那流匪中有神藏武夫也不足为惧。

黄志点点头,然后说道:“既然已经准备好了,那便出发吧。”

————

山寨中,莫亭思索良久,还是决定把程萋萋对李郦玉体质特殊的猜测告诉了黄旭辉,黄旭辉听后也十分重视,与其他当家的商讨过后,还是打算按照程萋萋所说的,把李郦玉送到道观去,只是送到哪座道观,什么时候送去,他们还得询问一下小丫头的意见。谁知道小丫头听后直接哭了起来,说山寨不要她了,还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谁来也不让进。

今日,学堂授课还是照常进行,程萋萋仍是坐在最后面,只是课堂上少了那个爱打瞌睡的小姑娘,莫亭也有些不习惯。

孟山突然举手问道:“莫先生,请问当家的真的要把李大力送走吗?”

听到孟山问到这个问题,学堂里的其他孩子也都看向莫亭。莫亭有些疑惑,不知道他们为何都关注此事,只是点点头说道:“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当家的不得不把李郦玉送走,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

听闻此言,孟山脸上露出沮丧之情,其他孩子也跟着有些失落。莫亭与程萋萋对视一眼,只是两人都不知道其中原因。

孟山又道:“当家的不要李郦玉了,那么会不会也不要我们了?都怪我们都这么没用……”还不等孟山说完,学堂里有的孩子已经开始抽噎了。

原来这些小屁孩都以为山寨不要他们了,莫亭无奈一笑,又有些心酸。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山寨就是他们唯一的家,而山寨外面的世界对于他们来来说就只剩冰冷和残酷。

莫亭咳咳声,朗声道:“你们放心,山寨不会赶走任何一个人,这里永远是你们的家。至于李郦玉……”莫亭无奈道:“李郦玉是由于她的体质特殊,若是继续留在山寨,对她会有危险,所以当家的才决定把她送到道观去。”

一向沉默寡言的小姑娘付语抽噎着问道:“真的吗?”

莫亭点点头肯定道:“当然。”

随后莫亭思索一会,然后说道:“不如今日暂且先放下课业,你们都来说说自己以后想干什么吧?”莫亭笑眯眯地看向众人。

“就你,孟山,你先来说说。”

“啊?”孟山措手不及地站起身来,只是想了没多久,然后就全然没有刚刚的沮丧,自信道:“我以后要成为和当家的一样厉害的武夫!然后帮助山寨劫好多好多货,不对,应该是赚好多好多银子,我还要把所有人牙子都抓起来……”

莫亭微微一笑,点点头,然后示意下一位。

李文秀举手道:“今后我想继续读书,日后能像莫先生一样去书院求学,成为一名真正的读书人!”这位被孟山取为外号小秀才的小男孩眼神坚定,对于他来说读书这件事是他母亲对他的期望,更是父亲未曾完成事业。

莫亭点点头,“用心于学甚劳,是谓善学者矣。”

“你呢,付言?”

一向沉默寡言的少年站起身,思索一会,说道:“我会去挣钱,供妹妹读书,还有买很多好吃的。”

一旁的付语小脸红扑扑的,“我要好好读书,以后也要给哥哥买好吃的。”付言暖心一笑,宠爱地摸摸小姑娘的脑袋。

小胖子陈虚问举起手,“我我我,我想吃遍天下所有的好吃的!我还要开一座遍布天下的酒楼,就做做我最喜欢吃的!”

“陈胖子,你除了吃还能干嘛啊?” 孟山嘲笑道。大家哈哈大笑。

小姑娘秦好腼腆地举起手,鼓起勇气道:“我……我也想继续读书,以后就在山寨做一个夫子,和莫先生一样。”

莫亭笑道:“从古至今的女夫子可谓屈指可数,路漫漫其修远兮,上下而求索。”

“小桃子你呢?”孟山看向陶华。

陶华犹豫一下,看了眼坐在后边饶有兴趣地听他们畅想的程萋萋,说道:“我想成为像程姐姐和张义云一样的大侠,行走江湖,行侠仗义。”

“噢,”孟山说道。

“当然,我一直都是孟老大的小跟班!”

“好,冲你这句话,小桃子咱俩就是永远的好兄弟。”

看着这群对未来无限憧憬的孩子,莫亭微微一笑。

童年时的梦想就像天上的星辰,抬头便能看见它的光辉,只是人们总喜欢低头赶路,却忘记了抬头。

……

次日,莫亭并未授课,而是给他们放了天假。

黄旭辉去安慰李郦玉,并跟小丫头保证道肯定不会把她送到很远的道观,而且还答应每过一段时间就去看她,小丫头这才勉强答应,只是何时去道观还得是小丫头自己决定,以小丫头的性子,肯定得玩够了再说。

此时莫亭正背着竹篓去山中采撷野菜,他前两天发现了一种小时候母亲带他采的一种长在树上的野菜,若他记得不错,应该是叫椿巅,也有人叫椿芽,只需爆炒一番,少许盐,便是人间至味。

程萋萋跟在莫亭身后,随意舞着手中从路边扯的狗尾巴草,有些着急问道:“在哪,还没到吗?”

莫亭都不知道这是她问的第几句了,回道:“马上就到了,就在前面。”

自从莫亭前两天采了一些椿巅回去做菜给程萋萋尝过后,程萋萋就天天缠着他让他再去摘一些来,说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以前都是所谓的什么山珍海味,却一点也不好吃。

莫亭闻言沉默,一语不发。

到了目的地,莫亭小心爬上树,程萋萋则抱着竹篓站在树下,好奇地抬头看,没想到还有长在树上的菜,她以为菜只在地上长着。

于是,少年在树上摘菜往下扔,少女在树下捧着竹篓接住,两人配合无间。

临近正午,竹篓已经装满了一半,莫亭说道:“走吧,回山寨了。”

程萋萋连连点头,她已经迫不及待来上一口爆炒椿巅,再刨上一口米饭,真香。然后看了看莫亭,真是没想到这个书生还会做饭,味道还不错。

莫亭察觉到程萋萋的眼神,问道:“怎么了?我脸上有东西吗?”

程萋萋摇摇头,笑道:“我就是没想到你一个书生还会这么多,做饭味道也不差。”

莫亭微微一笑,有些不好意思道:“还好,小时候我母亲给我说学会做饭好讨媳妇。”还记得小时候母亲每次给他说这个时,父亲都会顶嘴说君子远庖厨,母亲瞥了眼父亲,然后父亲就乖乖下厨了。

程萋萋笑道:“那我得多尝尝,说不定以后就吃不到了呢。”

莫亭欲言又止。

只是少女无思,却少年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