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苦逼日常从早朝开始
当国都内的第一声鸡鸣响起,遥远的地平线还未来得及迎接第一抹晨光,四面八方的朝臣朝着中心——皇城,正着急忙慌地赶来。
朝臣穿过青灰的城墙,依次穿过午门、明德门、崇义门、长兴门、大安门,最后来到听政殿。
殿内高台上的铜漆雕龙宝座安安静静矗立在那,下面两方大鼎燃烧着醒神的熏香。
好几位离得近的朝臣猝不及防地打了个大大的喷嚏,忍不住后退了0.1cm,好劣质的熏香。
几位大人忍不住看了看两人合抱都不一定抱得住的红柱上,盘旋着的栩栩如生的金龙,准确来说是铜龙。
“张大人,您看今天是不是得和陛下提一提俸禄的事?”
“王大人要是不怕触陛下的霉头,您就去吧?”
这几位都是前朝的旧臣,见惯了之前的暴君如何奢靡,如何大兴土木,突然来了一位这么清苦的国君,实在是难以言表。
“几位大人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下官只是一个小官,可没有各位大人的悠然自得。”提议的朝臣一拂袖,转身走了。
“陛下驾到——”
听到近侍的大喊,所有窃窃私语的官员都保持肃穆。
刘谨顶着一双黑眼圈,迈着沉重的步伐坐上了冰冷的龙椅,不,钢椅。屁股下的温度凉得他一个哆嗦,瞬间清醒了。
寡人还能再战五百年。
不过,为什么这龙椅这么凉,凉得寡人的尊臀都受不了了。
天将降大任于寡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寡人想换个椅子,不,你不想。
朝臣看着国君冰冷的面目,一时面面相觑,谁又惹国君生气了?是不是你又写了什么乱七八糟的?不是我啊,我只是提了个中肯的建议。
刘谨单纯是因为屁股下又凉又硌人的椅子而一脸难受。
不过除了他本人,没有第二个人坐上去过。
看着竖得一个比一个直的朝臣,刘谨一脸莫测,麻着脸听下方的朝臣禀告国事。
忽然,他皱紧了眉头,李铮这家伙,又有什么事。
只见下方的李铮,长着一胡子短须,国字脸显得十分正直,浓眉大眼,一双大眼毫不避讳上方高贵的国君,仿佛上方的国君只是一棵树,一株草,直直的穿透了过去,充满了属于谏臣的大无畏。
就是这个当寡人斥骂他无礼的臣子,反而郑郑有词地反问寡人,要的是忠臣还是良臣。
寡人怒问他,忠臣与良臣有何区别?
他大义凛然,浑身充斥着不怕死的味道,一下子就唬住了寡人。
“忠臣是莽夫,不能使国家安定,反而自身招致灭亡,不能让国家长治久安,比如比干之流,挖心也不能阻止国家灭亡;良臣是使国君成为明君,用不动听的语言劝谏国君改正自己的过失,使社稷安定,良臣不会奉承国君,不会对国君阿谀奉承,良臣只忠于社稷,不忠于国君。”
“忠臣只忠于国君,被国君所厌,最后国家灭亡;良臣只忠于社稷,与国君共享美名,国家长治久安。”
怪寡人经历的还是太少,竟被他说服,寡人不仅不能骂他,还要嘉奖他。谁叫寡人只想当个明君呢?美名流传后世,让后人敬仰。
就因为寡人有弱点,所以就被臣子要狭。
只见这个大胆的李铮高昂着头,像一头正在昂首高歌的大白鹅,无视国君眼中满满的不赞同,顶着同僚敬佩的目光,握着连夜赶下来的奏章。
“臣有十条谏言献与国君。”
刘谨缰直了身子,“爱卿请讲。”寡人让你闭嘴,你能闭吗?本朝最啰嗦的大臣非你李铮莫属,寡人倒要听听你能讲出个什么一二三来。
“臣听闻以前的君主承受上天的大命,开始做得好的确实很多,但是坚持到底的却很少。在创业的艰难阶段,他们礼贤下士,后来创业成功,他们便放纵自己,对待下属也极尽蔑视,唯吾独尊。臣实在愚钝,不知以前的君主为何如此,还请陛下赐教。”李铮高昂的头忽然低下,像极了一只被驯服而弯腰的白鹅。
刘谨感受到了这一刻的沉闷,像是有什么僵持住了,又像有什么摇摇欲坠。
刘谨自问,登上高位以来,他对待这些功臣一向礼遇有加,即使是前朝旧臣,他也素来宽厚。
尊贵的国君忽然从象征着权力的龙椅上站起身来,这个承载着无数期望,被许多人簇拥的存在一步步走了下来。
李铮低着头,他不知道国君正走下高台,他只是低头,诚然,如今的国君比之以前的暴君好了不知多少倍,但,还是不够,以他苛刻的目光来看,这位新生的国君还如顽石一般,还需要经过一番雕琢,才能成为引领群臣、统治百姓的国君,真正的明君!
李铮的视野中出现了翻滚的水浪,其上绣有山石宝物,寓意着“一统山河”和“万世开平”,那是国君冕服的下摆。
李铮的鹅脸有一瞬间变色。
国君怎么下来了,新朝建立好几年,这可是头一朝,这是在场所有人心中的疑惑。
李铮不负本朝第一谏臣之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齐刷刷的眼神汇聚在李铮和国君身上。
史官已悄咪咪拿起了笔,竖起了一双耳朵,深怕自己不够听清,恨不得多长一双狗耳朵。
李铮,口下积德,也有几位大臣暗搓搓地擦汗。
“李铮,你今天有十条谏言,寡人代这江山社稷听你十条谏言。”
国君走下高台,足见心之诚。满朝文武心中触动。
李铮顶着所有人的目光,直视本朝唯一的君王。
“人君承受着统治天下的重任,是威照四方的至尊……”
“一是看到心爱的东西,就要想到节制自己,时刻警诫自己……”
刘谨想了想自己过于朴素的衣装,他心中暗自点头,寡人拒绝了华服的诱惑,寡人做到了。
“二是将要大兴土木时,就想到适可而止杜绝劳民伤财……”
寡人对建设新的宫居不感兴趣。
“身居高位要谦虚平和,不要骄傲自满,虚心接纳臣下的意见,端正自身以斥退奸臣....”
刘谨点不下头了,克制打猎游乐,寡人就打猎这一点爱好,一年三次为限度,不可能,至少要春猎、夏猎、秋猎、冬猎各四次。
“凡做到以上十点,陛下就可以垂衣拱手,无为而治。”
李铮,寡人信了你的邪。
刘谨感而落泪,“爱卿所言有礼。”李铮,别被寡人抓住你的小辫子,终有一天,寡人要掐住你的脖子,让你不能鹅叫。
气归气,即使这十条谏言不是完全的对,完全合乎他的心意,但还是有一些可取之处。
但难道只有臣子以臣下的角度要求国君,就没有从国君的角度要求臣子吗?
寡人要出一本臣子的职责的书。
但这十条谏言想必十分符合朝臣的心意,终究还是苦了寡人一人。
转身,背对朝臣的那一刻,刘谨的脸比苦瓜还苦。
明君之路,任重而道远。满朝文武,无一人懂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