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了解一下王府内务
昌王府。
低低的马嘶从远处响起,蹄声越来越淡。在送走了白凰后,明海回到府中,越过下人,径直向正厅的方向走去。
“宁宁!”他一声大喊。
“诶!殿下,我在呢!”宁宁也喊。
“走,去正厅,我有事要和你商量!”明海看着不远处的宁宁,“去把府里的账本拿来,还有这些日子想要拜入府上的文士武官名单,以及母妃想要给王府安排人进来的名单,通通都拿过来!”
“啊?”宁宁先是一愣,然后立刻大喜,“好好,我马上拿来,殿下千万等着我!千万!要等我!不能返回!等我!”
明海呆住,声音越来越远。
王府正厅,宽敞而又庄重,阳光粼粼。
明海坐在大红椅上,面前是一个长案,宁宁坐在左侧,不断翻阅着案上的账册。
“这一行是每季俸料,包括月俸钱、食料钱、杂用钱、课钱等。”
“这一行是职田和仆役带来的俸禄。”
“这一行是娘娘上个月给您的置钱。”
“这一行是开府时陛下赏给您的置钱。”
“这一行是……”
“……”
卷声响起,宁宁狠狠地往后翻了一页,笑吟吟地看着殿下。
“这一页是每月王府的佣人开支。”
她再翻页。
“这一页是两个月内您在府外的开支,数额极其惊人,单靠宫里的俸料完全无法覆盖,您要注意一下了。”
她再再翻页。
“这一页是……”
明海聚精会神地看,指厚的账本渐渐反着合上,他闭目,深深地吸一口气。
王府的收支情况大致弄清楚,收入大多来源于宫内,少数来自于收到的礼。
倒不是他九皇子的身份不受待见,而是大数额的礼他不敢收,昌王府还没有本事大到可以同时瞒过户部和刑部对账目的审查。
看完账本后,他忽然觉得有些心累。
自己果然是一个败家子,这是明海发自内心的自我批评。
王府每月大约有150两银,约等于15万钱,是京都里绝对的大户了,可以说只要不是特别会花钱,明海就是这辈子都不会愁吃喝的那种人。
但遗憾的是,曾经的他真的很会花钱。
开支方面,他上个月大约在三九里长街开支400两银,东市120两,西市1030两。
他捂住额头,开始慢慢回忆,记忆里他在西市夜场,宫车里,有几名娇艳的女子相伴左右,他大手一挥就是玉石珠宝。
天天喝酒,夜夜笙歌。
明海的脸微微红,花花绿绿的画面不堪回首,尤其是在前几日,他喝得烂醉如泥,倒在酒楼的栏杆上,一个没扶稳竟然摔进了湖里。
可能是喝死了,又或是溺死,这才让新的明海来到了这具躯体里。
如今,王府账本上还剩730两现银,如果再按照他以前的花法,下个月就得去找钱庄赊贷了。
难怪宁宁在听见他说要看账本时会这么开心,就像是叫醒了一个装睡的人。
明海微微点头,对宁宁说:“以后酒楼和坊市得少去了。”
“殿下说得对!”宁宁小眼放光。
“对了,王府的账都是你一个人管吗?”
“是啊,但殿下不必担心,宁宁在宫里是学过算术的。”宁宁轻轻拍了拍胸脯,笑得有些开心,“开府半年了,殿下是怎么想到要看账本的啊?”
“这个……”明海思索片刻,“开完府后小玩了半年,是该静心来琢磨琢磨未来了。”
“小玩……”宁宁笑着,笑容忽然僵住,似乎想到了什么可怕的事情,瞳子瞪得老圆。
“殿下,您难道…难…难道……”她面露惊色,竟然结巴了。
“啊?”明海皱起眉看她。
“您打算要争夺……”宁宁的话音戛然而止,她抬起手,指尖朝上指了指。
明海一脸奇怪地看她,旋即眉头猛地舒展,一下子明白了她向上指的意思,是在说帝都正中的龙椅啊。
“怎么可能呢,你别做这副表情了。”明海无奈地说。
“嘶。”宁宁深深吸气。
“名单呢?”明海看了眼案上乱糟糟的卷册。
“自荐入府的文士武官,娘娘安排的文士武官,殿下要先看哪个?”
“自荐的。”
“这儿。”宁宁翻出了一封封开过的信,最后递上来一张写满的纸,“殿下直接看这个吧,我将这些文士武官的姓名、户籍、学派、精通等都列出来了。”
明海有些惊讶,宁宁居然能把事情做的这么漂亮,她还只是一个未成年的侍女而已。
难怪远在宫里的母妃要把宁宁塞进王府中,若是没有宁宁在,只怕他这个昌王开府不过半年就要……破产倒闭。
明海接过那张纸,纸上道明了文士武官的简要信息。
“林锡,男,宾州乐平人,法家,精于法令和政道。”明海一边看一边念。
“这个人长相不行,我觉得有痞相。”
“痞相?”
明海一愣,但见宁宁一脸认真,不由地觉得一阵好笑,于是便执笔点墨,轻轻地在第一行划了一横。
“诶,殿下。”宁宁探头来看。
“把他划掉了,既然宁宁觉得不行,那我们就跳过好了。”明海拍了拍宁宁的脑袋,由衷地道:“王府内外的事务都是你在打理,如果让你觉得不如意的人进来了,反倒是对你不公平。”
“啊?”宁宁愣住,连忙摆手道:“不会的不会的,只要是殿下看中的人,宁宁一定会安置妥当的。”
明海笑了笑,没有接话,而是继续往下看。
宁宁咬了咬嘴唇,低着头,微不可察地笑了一下。
“张端,男,庸州北地人,医家,精于草药、针灸和通脉。”
“这个人有猥亵良家妇女的案底,曾经被北地郡的官府抓过,散了银财求得那户人家原谅才没被治罪。”
“这个绝对不行啊。”明海在张端二字上狠狠划了三笔。
“孙裘,男,庆州东莱人,乐家,精于筝。”
“这个人看着不错,我觉得殿下可以……”宁宁小眼放光,离开位子来到九皇子身边。
明海落笔成横,毫不客气道:“乐家,听曲能上云海望,我用他做什么?王府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开源节流,源还没有,就要花钱享受,这是不上进的表现。”
“可是……好吧,殿下说的是,宁宁会注意的!”宁宁也给自己打了打气,要上进,把王府做大做强。
“李富……”
阳光渐渐倾斜,王府正厅的色调愈发温暖。
时间一点点流逝,两个人互相拿起笔,在一张纸上划来划去,最终,明海满脸疲惫地瘫倒在大红椅上,陷入了自闭式的沉思。
一个下午,就连一个满意的都没有,全是瑜不掩瑕的人,我昌王府是什么垃圾场吗?
当明海陷入自闭时,宁宁仍然精神抖擞,继续念起下一个名字。
“方遇,男,禹州安丰人,计家,精通算术、天相、地理、政道、法令……”
“什么?”明海坐直了一些,压低着眉问:“这个人是什么情况,怎么擅长这么多东西,是真的还是虚的?”
“应当是真的,宁宁当时有去问过其他府邸的姐姐。”宁宁说,“这个叫方遇的人原来是三皇子府中的谋士,但他性格非常不好,常常顶撞三皇子和其他人,据说有一次说话惹了王妃生气,然后就被逐出王府。后来他还去了六皇子府上,最后也因为说错话而被赶了出来。”
“还真是履历丰富啊……”明海点点头,又问:“那他精通的这些东西都是真的吗?”
宁宁想了想,露出思索之色,“应当是,但……相比起文贤大家还是有很大差距,应该只能说涉猎极广吧。”
“这样的人,怎么会想来昌王府呢?”明海忽地又皱起眉。
以昌王的名声来看,昌王府怎么都算不上是好的出路,只是比寻常官家多了一些俸钱而已。
而不知是出于什么考量,明海觉得一个博学的人不该会寻不到好的出路。
当然,前提是宁宁的消息准确,这个人确实是精通这么多东西,而不是一个招摇撞骗之人。
“不知道,也许是和三皇子六皇子都起了冲突吧,帝都里向来不缺文士武官,大家犯不着为了一个人去得罪两位皇子。”宁宁分析道。
“这样啊,嗯,有道理。”明海点点头,“但我想见见他。”
“啊?”宁静惊讶道,“可他和三皇子有冲突,您真的要见吗?”
“安排一下。”明海认真地说,旋即起身,摸了摸宁宁的头,“好了,天色也不早了,剩下的和母妃举荐的就留着明日看吧。”
“是。”宁宁低头回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