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点点的火把于黑夜中闪烁,几十人急急策马到宫门前,看守皇宫门的人隐约能闻见血腥味,却听领头之人大喊:“速开宫门,八百里加急,快引路,我要面见皇太后!”

“快快快。”

紧闭的宫门匆忙打开,那守城士兵将令牌归还于送情报之人,为首之人被几名内监护送着入了后宫。

到了独孤皇太后宫门口不远处,领头护送那人入宫的守门太监,赶忙向看守独孤皇太后宫门的人招呼:“快快快,禀报皇太后,就说有军情急报!八百里加急!”

守门的太监一听,匆匆忙忙地往里面跑,把事报给了殿外的小宫女,小宫女又把事报给了殿内的梁姑姑。

“把人请到正殿去。”

宫女应声退下,梁姑姑赶忙往内殿里走去,推开门往床边走,轻手轻脚地掀开珠帘,走到床边,把床帐掀起挂到银钩上,然后又去挂另一边的,一边挂一边对着里头稍微大声地喊:“皇太后,起来了,有急报传来,军中急报。”

刚睡下不到两刻钟的独孤皇太后睡得并不沉,听着有人说“军中急报”四字,赶忙坐了起来,迷迷糊糊地问:“什么?急报?”

脑中瞬间清明,平日里起床慢吞吞的独孤皇太后,以毕生最快的速度匆匆下床:“快快快快,更衣更衣……”

正殿里,有太监为满脸焦急的人端上热茶,那疲态难掩的将军喝完茶,仍旧沉默地坐在那儿,一动不动。

事情匆忙,独孤皇太后挽了个发髻,插了根簪子,穿好衣裳就匆匆来了正殿。

“启禀皇太后,臣乃丰州明华郡昌县人士,姓谢字德远,清风营校尉,上峰是赵大将军,战时未曾跟随。”隔着屏风和珠帘,谢校尉单膝跪地,久经沙场的汉子眼眶泛红,心情沉重地说道:“…皇上和赵大将军亲率的三十五万大军,在北境关外…在烈刀腹地锁纪……全军覆没……赵大将军战死,皇上被烈刀生擒,消息传到臣手上的时候,烈刀大军已然入关,如今北境半数怕是……皇太后,东境西境……已然岌岌可危!”

“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

屏风后传来急促的咳嗽声,有小宫女已然从谢校尉手上接过军报,匆匆往里而去。

装着战报的竹筒上有些许血渍,虽不多,但血腥味甚浓,已然红了眼眶的独孤皇太后忍着咳嗽,艰难地说道:“安排谢校尉先住下,明日上朝,请谢校尉一同入朝光……殿咳咳咳……”

梁姑姑接过小宫女手里的军报,快速地拆开,然后递给独孤皇太后,小宫女恭敬退开,谢校尉慢慢起身,另一名太监领着他往外走。

“谢校尉请。”

“砰”的一声,跟了没几步的谢校尉直直倒在了地上,那太监回头赶忙去扶:“谢校尉,谢校尉,您怎么了?”

那名小宫女赶忙大喊:“传太医,传太医,来人,进来将谢校尉扶出去。”

“怎么就……咳咳咳咳咳…能…打成这样呢?咳咳咳咳咳……”独孤皇太后仿佛与外界隔绝开来,颤颤巍巍地翻开信纸,紧皱的柳眉仿佛能夹死一只苍蝇,玉手恨铁不成钢地敲了一下桌子,深吸了一口气,摇着头,心里满是自责和悔恨:“…怀英…哎咳咳咳咳咳咳…”

殿内鸦雀无声片刻…独孤皇太后的声音再次响起:“来人,将三省六部五品以上官员,左右丞相……通通宣召入宫…急召辅国大将军回京,令五飞军加强戒备…原先募兵的公告,立刻改成一里十张,派马通知各地官员,待战……”

咬了咬牙,独孤皇太后仍心虚道:“…让皇后…再节俭些…咳咳咳咳咳…快去,把实情告知于她…”

皇宫再怎么省的也是皇宫,富丽堂皇,可如今之大难,怕是把皇宫卖了都不成。

那些死在草原上的将士是大启精锐,此事已动国本,大启生了这等大乱,各国虎视眈眈,边境的压力太大了。

“……”梁姑姑轻声劝道:“皇太后先顺顺气……”

“咳咳咳咳咳……”

伴随着独孤皇太后时不时的咳嗽,无数人匆匆离开。

恍惚间,独孤皇太后想起了宋怀英临走之前说过的最后一句话:“朕不是小孩子,朕要做自己的主,你这么喜欢垂帘听政,行,朕给你这个机会,你继续垂帘听政。朕,要去建功立业,朕要成为皇曾祖父那样的雄主!我不是小孩子了,我一定会赢!谁也别想做我的主!谁也别想!”

……

京城的大街上仍旧人声喧嚣,车马如龙,百姓们在无宵禁的夜间游玩赏乐,关系到国家兴亡的大事还未传开。

六部尚书和左右丞相,此时已然入了宫。

朝光殿内,宫女搬来了许多凳子,独孤皇太后坐在龙椅后方,沉默不语。

去年秋,皇上御驾亲征,如今已是深秋,前方战报几乎全是捷报,没有任何一次是深夜把大臣招入宫中看军报的,此刻,其他大臣坐在台阶之下摆好的凳子,忐忑万分。

中书省和门下省以及兵部和户部许多人,几乎被皇太后安排走了大半,可见问题之大。

轩辕左相拿着军报的手颤颤巍巍,愣了许久,举足轻重的大臣们三三两两地凑过来看,纷纷震惊地目瞪口呆。

往常的战报都会在朝堂上宣读,而今简直不忍直视,因为,这白纸上写的是:“八月三日申时五刻,大军抵达云州焰兴,皇上下令扎营,赵大将军等文武官员,因此地地形偏高,极力劝阻。皇上怒言:吾是君!盛怒之下将赵大将军麾下政副将杖责二十,上百将官其跪,乎陛下息怒。皇上不纳,下令扎营焰兴。”

“八月四日未时三刻,斥候回报,烈刀大军已撤出焰兴,赵大将军建议再探,皇上允,又令大军前进。丑时三刻,我军遭烈刀军队袭击,左军战死一千五十九人,右军战死两千三百五十余人,斩敌一万四千五百七十余人,军中士气大盛,皇上甚悦。”

“八月十日,丢失领土已尽数收回,皇上甚悦,欲率军出关,众官将进言:天灾余威仍在,民需休养生息,皇上大怒,未允。”

“八月十二日,皇上亲率大军出关,三日内深入烈刀腹地千里有余,下令扎营,烈刀欲与我军谈判。”

“九月初一,军中爆发瘟疫,烈刀,哈查土,图特于九月初六子时率军偷袭,我军大败,损兵折将八万六千余人。皇上悲痛,赵大将军重伤,后进言率军回撤关内,众将官随劝,皇上不允,下令追击烈刀首领,欲决死战。”

“九月十日,午时四刻,天有异象,狂风大作,天狗食日,军心动摇,各部落从左右两侧偷袭,我军军心涣散,战场分割,军不成阵,终致大败,赵大将军战死,皇上被俘,唯有百十余人退回关内。烈刀大军压境,关内戒备,不敌烈刀,北境沦陷,东西两境微矣,请朝廷速速派兵增援,臣,威德将军,力开天亲笔。”

看完信上所写内容,轩辕左相一拍大腿,痛心疾首,连连叹息:“哎,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