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大头和大眼
又走上两日。
队伍在一处山谷停了下来。
这里地势相较平坦,正好可以用来构筑房屋。
外边又有群山作为屏障,可谓易守难攻。
在黄天的动员下,乡民们砍树伐木,积极建造起新的家园。
然而没过两日,便有不速之客到来。
几名手里提刀的贼兵大摇大摆的来到这里,趾高气昂的质问:“你们混哪里来的,来这里砍树,有跟我们打过招呼吗!”
“怎么,这山是你们的?”
有人当即怼了回去。
“哟呵,还敢在我们面前嚣张!”
几名贼兵作威作福惯了,撸起袖子就要动手打人。
见此情形,乡民们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
居首的李大头更是放出狠话,让这几名贼兵赶紧滚蛋,再敢来犯,就把他们屎打出来。
“好好好,人多欺负人少是吧,你们给我等着!”
几名贼兵见对方人多势众,自知难敌,于是撂下狠话,一溜烟的狼狈逃走。
逃出四五里外,几人回到一处扎在山腰的营寨。
穿过前门,到大堂求见了当家首领。
几人半跪抱拳,诉说起委屈:“大当家,东边的山谷里来了伙贼人,我们去盘问对方底细,结果这些家伙不仅不配合,还跟我们耀武扬威……”
“我们报上您的名号,对方非但不怕,甚至扬言要把您屎打出来!”
几人顺势又拱了火。
坐在首领座位上的男人名为于氐根,闻言勃然变色,将桌子一拍,怒声骂道:“岂有此理,他们有多少人马?”
几名贼兵回答:“据我们观察,能打的也就二三十个,其他全是些老弱妇孺,不堪一击。”
就这点实力,还敢跟我叫板!
于氐根彻底放下心来,还以为是什么狠角,看来是该让他们瞧瞧自己的厉害了。
否则,阿猫阿狗都敢来自己地盘撒野。
“二当家,劳烦你出马一趟,替我教训教训这些不长眼的家伙。好让他们知道,谁才是这里的老大!”
于氐根将目光看向坐在堂下的一名壮汉。
壮汉起身拱手抱拳,两个眼睛浑如铜铃一般。
率领一众贼兵来到山谷,二当家将阵势排开,猛然一声大喝:“白天是谁在寻衅,还不给我滚出来!”
“滚出来,滚出来!”
贼兵们嚣张大吼。
尤其是白天逃回去的那几个贼兵,这会儿喊得尤为大声。
听到外边有人叫战,李大头等人率先出来。
“二当家,就是这个家伙!”
贼兵胡苟一眼就认出了李大头,这大脑袋太显眼了。
随后狗仗人势的往前走上两步,手指李大头,态度极其嚣张:“贼汉,你白天不是仗着人多欺负我吗?现在好好数一数,到底是谁的人多!识相的话,就乖乖过来磕上三个响头,叫上三百声爷爷,或许还能饶你不死!”
话音刚落,一记响亮的耳光重重扇在了胡苟脸上。
胡苟霎时眼冒金星,脸上浮现出清晰的巴掌手印,耳朵嗡嗡作响。
再看施暴者,竟然是二当家!
胡苟一脸懵逼。
“二当家,你打我作甚?”
胡苟捂住受伤的脸,表示很是委屈。
“瞎了你的狗眼!”
二当家啐骂一声,反手又是一巴掌扇在胡苟脸上,随后径直朝着李大头跑去,当着所有人的面恭恭敬敬喊了声:“大哥!”
大哥?
双方众人俱是懵了。
原来此人名为李大目,与李大头是一目同出的孪生兄弟。
一个脑袋大,一个眼珠子大。
故而取名李大头和李大目。
那个时候的穷苦人家取名,有时就是这么随意。
两兄弟之前都入伍了黄巾军,并且都有一定的职位。
大贤良师死后,黄巾军七零八落,两兄弟也就此失散,李大头负责护卫张宁逃生,李大目则四处奔逃,流浪到了这里。
仗着有些武力,李大目很快成为了山寨里的二把手。
与大哥了解完情况,李大目这才明白,是胡苟等人从中挑拨是非,当即板下一张脸,沉声怒喝:“还不滚过来,跪下向我大哥赔罪!”
这个大脑袋居然是二当家的亲大哥!
胡苟等人做梦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自知踢到了铁板,两腿一软,慌忙跪地磕头求饶:“大头爷爷,我等有眼不识泰山,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就饶了我这一回吧!”
看在老弟的面子上,李大头便不再计较。
随后,李大目遣散了带来的贼兵,让他们滚回山寨,自己则要留在这里与大哥叙旧。
贼兵们悻悻而去。
“大哥,你怎么会到这里?”
跟随李大头往山谷中走去时,李大目问出心中疑问。
“此事说来话长,以后有机会我再跟你细说。”
李大头摆了摆手,叮嘱起弟弟:“等会见到里面的人,一定要恭敬些,不然我也保不住你!”
难道是什么大人物?
李大目心中琢磨,下意识的点点头,大哥总归不会害我。
然而才进入山谷不久,他就被眼前的一幕给震慑住了。
一头体型巨大的黑虎在地面腾跃,虎口中叼着比手臂还粗的木头,不断送到有需求的乡民身边。
如此凶猛的野兽,此刻竟充当着最为基础的劳力!
李大目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打死他也不信有这种邪门事情。
“大哥,这黑虎你是从哪里弄来的?”李大目怔怔发问,眼神中掩饰不住的羡慕。
“说什么呢,我哪有这本事……”
李大头将黑虎的来历粗略讲述一遍。
李大目再次震惊。
这黑虎体型硕大,浑身上下充斥着爆炸性的力量,一巴掌都能将自己扇飞,居然有人能够以蛮力将它降服!
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情!
原本还有些掉以轻心,现在已经是诚惶诚恐了。
所以哪怕是在见到黄天比自己都矮上半截时,他仍是恭恭敬敬地弯腰行礼:“鄙下李大目,见过两位大人!”
此时的陆、黄两人还在地底打井。
山谷里没有水源,担水得多走七八里地。
为了解决最基本的饮水问题,经由黄天勘测过后,才选中了这块地皮,两人直接动手开凿。
仅仅一天时间,便将水井凿了个五六丈深。
井下,陆厉吭哧吭哧地铲着渐渐湿润的泥土。
黄天则是仰起脑袋看向井边两人,揶揄了一句:“这里没有大人,只有两个苦逼的打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