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立在河边的渔阳学宫,除了主体的三层高的教学楼外,还有一排宿舍,和几间相距较远的试验房。

教学楼前是一片广阔的操场,操场的西侧有锻炼身体的设施,环绕着操场东西两侧,则是刚刚种下的树苗。

南面的门口耸立的石碑,石碑上写着铿锵有力的四个大字“渔阳学宫”。

由于整体都是水泥建造成的,那特有的灰色,显的格外庄严肃穆。

姬鹏远和从蓟城赶来的士子们一起站在学宫的门口,等待着第一批学员的到来。

这是姬鹏远要求的,学子们也都欣然接受了,因为从今天开始他们的身份也悄然发生了转变,从学子变成了传道授业的老师。

这些刚刚做好心理建设的老师们,也都期待自己的学问能在学宫大放光彩,能找到聪慧的弟子继承自己的学说。

伴随着远处的鸡鸣,太阳也从地平线缓缓升起,温暖的阳光散落在姬鹏远和老师们的身上。

远处三三两两的人影也从清晨的迷雾中走来,那是渔阳的百姓,一只手领着还不大的孩子,一只手拐着箩筐,向渔阳学宫走来。

没有等候多久,渔阳学宫门口就挤满了前来求学的孩子们,在孩子们懵懂的眼神中,和远处期待的父母盼望中。

姬鹏远高声宣布道:“渔阳学宫,从今日起,开堂授课。”

然后老师就领着这些孩童们走进了学宫的大门。远处还在观望的百姓们,也纷纷对着姬鹏远行礼,然后把手中带来的东西放下后,转身离去。

姬鹏远看着这些朴素可亲的百姓,思绪万千,“在中国,平民百姓一直是这样朴实无华的,他们的一生都是在默默无闻的奉献中度过。

他们的期待也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然而无形的剥削中,他们的孩子最后也只会和他们的父母过着一样的生活。

希望我的到来,能改变这些底层百姓的生活,能为他们打通一道通往顶层的路。”

姬鹏远默默的看着远去的百姓,转身走进了渔阳学宫。

当孩子们走进学宫后,他们不会知道,快乐又痛苦的学习生活即将开始了。

首先是每天一个时辰的识字教学,然后安排吃早饭和休息半个时辰。

早饭后,到操场锻炼身体一个时辰,先进行队列训练,要保证队列的整齐,使这些孩子们有一个集体的概念。然后进行跑步,射箭,骑马等训练,这样就会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在乱世立足的本领。

锻炼身体后,每位孩子需要根据自身的爱好选择不同学派的老师听课一个时辰。这样一来,百家思想也会丰富孩子们的见识。

然后一个时辰,姬鹏远会亲自传授一些现代的基础知识和系统里面领先这个时代的百家知识。为孩子们打下良好的基础和开拓视野。

在学宫的最后一个时辰,会安排大家吃晚饭,然后孩子们在互相探讨一下今天所学习的知识。

时间紧凑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当二牛和新认识的小伙伴们走出学宫大门,转身看着眼前耸立着,刻有“渔阳学宫”四个大字的石碑,纷纷行礼作揖后,依依不舍的离开学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