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思微和祁枫回到家,陆川已经从打铁铺子回来了。

因为做杯子的模具需要很多铁,所以价钱也比较贵,陆川给了铁匠一两银子,还只是定金,还差一两三百文钱的尾金。

陆川知道家里银钱不多了,只好拜托铁匠大叔赊账,许诺一月内结清。

谢芙晴是等陆川回来才出去的,她要是走了,家里就只剩下芳琪和新岚两个小不点,不太安全。

谢芙晴在街上兜兜转转了好几圈,才在离家最近的一家名叫香兰坊的绣坊里买了一些丝线和织丝绢的白帕子。

帕子绣起来不费劲,一天能绣一个,加上针线一共花了十六文钱,谢芙晴走时特意问了香兰坊掌柜,帕子她那里回收价格,大概是在两文到四文之间。

帕子利润不高,谢芙晴自然也是知情的,便先买了六块白底帕子回去绣。

陆思微走后,谢成安便放下手中的活计,急急忙忙的去了里正家,说什么也不能耽误微姐儿的大事。

崔里正这会儿正在屋里睡觉,被自家儿媳喊醒,有些不乐意的喊:“干什么叫我,睡一会儿还不成?”

“嘿,一个糟老头子,脾气还不小嘞,你快别睡了,谢成安来了,我让他先在院子里坐着,说是找你有事商量呢,你赶紧起来吧,别让人家等久了”崔里正媳妇是个干活爽利的妇人,姓刘,叫刘梅。

崔里正这才晃悠悠地从炕上起来,整理了下衣服,才出了屋,摆出一副笑脸说:“谢老弟来了呀,你有啥事啊?”

“里正,我们家想收购一些稻壳,所以我想着来问问你,村里谁家还留着?”

“谢老弟,我没听错吧,你们家收稻壳做什么?那玩意儿不值钱,一般人家要不烧火,要不就扔了”崔里正有些不确定的问。

“不瞒您说,是我外孙女想做个小生意,所以要用稻壳,这不,我才来找你打听打听”

“这样啊,我家后院倒是堆了些稻壳,你要多少?”崔里正也疑惑这谢成安的外孙女要稻壳做什么,不过这是人家的生意,也不好再继续打听。

“大概需要两百斤,一斤三文钱,要不里正你找个秤秤一下,我今日就要拉回去的”

“成,你等着,我去拿秤”崔里正一听,倒吸了一口气,两百斤?这么多!

又想到,稻壳一文钱三斤,那也总比当柴火烧了强,这跟地上捡钱有什么区别。

崔里正去杂物间取了秤,和谢成安一块去了后院。

崔里正家的稻壳堆在墙角,时不时就取来一些烧火做饭,现在已经被消耗的所剩不多了。

谢成安走过去目测了一下,这里的稻壳大概只有五十来斤。

崔里正还是不相信有人要稻壳,好心提醒了一句“谢老弟,你确定要收购稻壳吗?请恕我多嘴,别到时候做了赔本的买卖,就不划算了。”

“里正,你放心,你尽管卖给我,您家的这些稻壳估计还不够呢,还要拜托你再帮我打听一下谁家还有稻壳”

见谢成安如此肯定,崔里正便没有再说什么,说到底这是人家的事。

两人一阵忙活,将稻壳全部秤过后,稻壳总共有六十斤,比谢成安预想的多。

崔里正与媳妇刘梅麻利的将稻壳全部装进麻布袋子里,稻壳不重,谢成安付给他们二十文钱,将两袋子稻壳扛在肩上回了家。

谢成安走后,崔里正则去村里转悠,将谢成安家收购稻壳的事告诉了村里人。

大家知道谢成安家要以三文钱的价格收购稻壳后,都很积极。

很多人家的稻壳早就扔了,有的则是用来烧火做饭,此时都十分后悔。

就连刘梅都忍不住心疼起来,跟崔里正唠叨起来,早知道就不把稻壳烧火了,烧的可都是钱啊!

崔里正没好气的瞧了自家媳妇一眼,后悔有啥用啊!如今有二十文钱就不错了,还能给过年添道肉菜呢!

也有人听了这个消息不信有人收购稻壳,纷纷到崔里正面前证实,得到崔里正的肯定答案,纷纷坐不住了,家里有稻壳的纷纷装了袋子去谢成安家。

很快谢成安家院子里堆满了大大小小装满稻壳的袋子,大部分人家的稻壳谢成安都秤过后收下了。

只有一两户人家的稻壳明显已经发霉了,谢成安便拒绝收购,有一户人家见谢成安不收发霉的便也识趣的带着稻壳离开了。

而胡玉莲却不肯离开,嘴里厉声指责谢成安:“你咋说不收就不收我家的稻壳?我都装好了给你送来,你却不收,是什么道理”

谢成安无奈的解释:“胡家嫂子,不是我不肯收,我这儿收来的稻壳是要做生意的,你家的稻壳都发霉了不能用,你就是白送我我也不能用啊”

“还白送你,你想的美,我都装好了,我也不跟你多要,这些一共八十斤,你给五文钱就行”说着便将袋子搬了进去。

谢成安一个大男人不好去拦,只能眼睁睁看着她把东西放到自家屋檐下。

孙萍沉下脸,走过去将胡玉莲的袋子提着送出大门口:“我说胡大嫂子,都说了不要你家的稻壳了,你咋就听不懂呢,你赶紧回去吧,等你下次有干净的稻壳再来吧”

胡玉莲被孙萍强势的拒绝,觉得大大失了面子,不由得恼羞成怒“竟然看不上我家的稻壳,有眼无珠,我家的稻壳就是有一些黑点,哪里算得上发霉,还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你家不收,我还不卖了呢,一文钱三斤,这么便宜,呸我胡玉莲不稀罕,就看你家用这破稻壳能做出什么金贵东西来,别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

说完胡玉莲拍拍屁股走人,谢成安与孙萍一脸无奈,清楚跟胡玉莲这样的人犯不着置气,两人开始整理稻壳。

今天一共收了二百二十斤稻壳,付给村里人四十四文。

等傍晚谢庆源和顾丹瑶回来,听孙萍说了自家收购稻壳的事,都为未来的日子充满期待。

收购稻壳是一文钱三斤,做出来杯子一文一个,饶是这样的低价,他家至少也能赚一半呢,这买卖只赚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