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讨饷〔下〕
静谧无声的黑夜里,伴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窸窸窣窣的火光也是随之亮起,十余名惊慌失措的内侍举着手中的火把,簇拥着大明天子朝着承天门而去。
相顾无言。
待到大明天子一行人越过分割内廷的乾清门之后,早有接到消息的数十名锦衣卫缇骑等候于此。
\"叩见陛下。\"
尽管身躯微微颤抖,但众多锦衣卫缇骑仍是难掩话语中的兴奋,他们难得能在天子面前一次。
\"平身。\"
闻声,朱由校脚步为之一滞,坚毅的眼神也是在身前诸多侍卫身上匆匆掠过,随即便重新迈步。
偌大的皇城中,只有沉闷的脚步声及粗重的呼吸声在悠悠回荡。
约莫盏茶过后,一行人终是抵达奉天门,无心理会眼前跪倒一片的士卒,朱由校扭头看向城外乱糟糟的人群,凝眉问道:\"他们想干什么?\"
虽然早就知晓京中勋贵暗中在搞些小动作,但当朱由校亲眼瞧见皇城脚下,数以千计的士卒,内心还是为之一紧,深邃的眸子中满是惊怒。
这群乱臣贼子!
\"启禀陛下,城外士卒许是受了贼人蛊惑,声称京营裁减在即,前来讨饷。\"听闻朱由校语气森严,御马监提督也是脸色难看的回应道。
历朝历代,凡是军中哗变,大抵都是此等说法。
不过曹化淳终究是留了个心眼,没有贸然将城外士卒冠以\"叛军\"的身份,以免事后朱由校无法收场。
\"陛下,城外乱军虽人多势众,但却没有攻城器械,怕是不足为虑。\"见朱由校面色不善,一旁的锦衣卫指挥使又赶忙补充了一句,但表情依旧凝重。
城外这数千乱军或许威胁不到城门高耸的皇城,但趁夜袭扰京中百姓却是轻而易举。
只是此等事实,却不好向天子明说。
像是猜到骆思恭心中所想,不远处的御马监提督便是不动声色的朝其摇了摇头。
\"向他们喊话,就说让他们即刻回营,京中将校所拖欠的历年军饷,朕日后也会逐一发放。\"
朱由校虽是没有注意到身旁两位\"厂卫\"的眼神交汇,但也知晓放任城外数千无人约束的乱军待在城中,是一个不小的隐患。
说不定还会令早已埋伏在勋贵府外的黄得功投鼠忌器,以至于错失良机。
闻声,御马监提督曹化淳与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下意识的对视了一眼,面上呈现了些许犹豫之色。
但想到刚刚城外有乱军嚷嚷着要面圣,天子此举或许有奇效,便咬了咬牙行至城垛附近。
至于近些时日被朱由校\"冷落\"的东厂提督魏忠贤则是毫无犹豫的拦在朱由校身前,将其紧紧护在身后。
不过是几个呼吸的功夫,几名身着甲胄的锦衣卫缇骑便异口同声的朝着城外人群呼喝道:\"圣驾在此,诸将士速速回营,以免铸成大错!\"
\"圣驾在此,诸将士速速回营!\"
声嘶力竭的呼喝之下,瞬间便盖过了城外乱军的喧嚣声,并在茫茫夜色间回荡。
听闻天子居然真的驾临奉天门,数千乱军的气势便是一滞,不少人都是惊疑不定,面面相觑。
他们虽然刚刚在\"有心人\"的带领下前来奉天门讨饷,并声称不见到天子誓不罢休。
但当听闻天子真的驾临奉天门,此时就在城头上注视着他们一举一动的时候,却有不少人露出了迷茫之色,刚刚声嘶力竭的呼喝也是被咽回了肚子里。
良久,鸦雀无声的乱军中终是响起了一道夹杂着些许哭呛的呼喝。
放眼望去,只见得一名面黄肌瘦的汉子跪倒于地,朝着奉天门不住叩首,并痛苦道:\"陛下开恩,小人一家老小,全指望这点微薄军饷养家糊口,实在裁减不得。\"
\"小人斗胆,恳请陛下开恩,收回成命,给小人等一条活路。\"
静谧无声的黑夜里,此人悲戚的声音迅速感染了身旁同样是犹豫不决的袍泽。
当啷!
没有片刻犹豫,只眨眼的功夫,便有一半以上的士卒将手中兵刃丢弃,并跪倒在地,口中呼喝的内容也大多相同,皆是恳请朱由校暂缓裁撤京营,亦或者足额发饷。
\"诸将士,\"听闻耳畔旁响起的呼喝声,朱由校内心也是五味杂陈,不顾魏忠贤的阻拦,猛然跃步行至城垛附近,并高声呼喝道:\"朕向尔等保证,绝不会裁撤京营,更不会克扣尔等军饷。\"
\"眼下尔等即刻回营,以免铸成大错。\"
哗!
听闻天子不仅亲至,更是亲自对他们喊话,不少面黄肌瘦的汉子都是惊愕抬头,随即便起身,在身旁\"有心人\"难看的脸色中,头也不回的朝着来时方向而去。
只一眨眼的功夫,熙熙攘攘的人群便走了七七八八,仅剩下千余名士卒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也正在这个时候,便听得城外夜色传来一声厉呵:\"假的,这都是假的,天子是打算秋后算账,对我等赶尽杀绝!\"
嗖!
几乎是话音刚落,箭矢破空的声音便是随之响起,一名原本立于城垛前喊话的锦衣卫侍卫更是倒在了血泊之中。
尽管因为身着甲胄的缘故,这箭矢并没有射中要害,但突如其来的哀嚎声及血腥味仍是令朱由校心中杀意翻腾。
\"乱臣贼子行刺天子,等同谋逆,尔等还要执迷不悟?!\"
重新将大明天子护在身后,东厂提督魏忠贤惊怒的声音便在黑夜中凄厉响起,狠狠砸在城外乱军心头之上。
此话一出,仍在承天门外逗留的士卒瞬间乱作一团,脸上也是涌现了一抹惊骇之色。
俗话说法不责众。
正是心中存着此等侥幸的心理,他们方才趁着夜色自营地而出,并随着大部队,一路抵达这承天门。
可他们至多也就是想要浑水摸鱼,可从来没有想过行刺天子,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顾不得许多,意识到自已已是落入\"有心人\"圈套的士卒们再也不顾身旁袍泽的挽留,纷纷头也不回的消失于夜色之中。
纵有少许士卒心中不甘,但意识到事不可为之后,也是转身潇洒离去,没有半点拖泥带水。
不一会的功夫,乱糟糟的人群便于承天门外各自散去,只不过有人原路返回京营,也有人消失在夜色中,不知所踪。
望着一场蓄势待发的\"哗变\"竟因为天子临危不乱而化解,城头上的侍卫们均是心生敬畏,不由自主的跪倒在地。
\"吾皇,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