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家具
小峰村最让桃花关注的自然是工坊了。
在这边转了一天,隔日桃花又把其他的几个庄子转了一圈。
变化在潜移默化中,和前面几次去的不同,现在桃花手头的这几个庄子的人,虽然还是穷,可相比于往日的麻木,此时的他们眼里多了丝希望。
不管是养殖还是种瓜果,只要是能用的上的,拿到工坊去都能变现成现银。
只要勤快点,再勤快点,定然能过的好一些。
这是村里人近日心里最深刻的认识。
谁不想过好日子?
有了希望,人人都想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
而这些都是桃花带给他们的。
说真的,虽然当日买庄子的契书办在李长水名下的,并且播种时李长水也是来露过面的。
可若是问村民这庄子是谁的?村民们肯定会说是桃花的。
为何?
因为当时桃花和县令大人站在田间地头侃侃而谈的场面过于让人印象深刻了。
至于李长水?他那时候找借口躲人后面去了。
照他的话说,这辈子他没看到过这么大的官呢,他怕。
他不愿上前来,桃花也没勉强他。
所以村里人都只看到了桃花和县令大人在田里走走停停的说话。
这事放在桃花这里太过平常,可在这些村里人看来,可不就了不得了嘛!
一个女娃,站在县令大老爷边上,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和大人说话,太、胆大了。
以至于大家都只记得了她,而忘记了村长介绍的李长水李老爷了。
...........
三天的时间,桃花把几个庄子该看的都看了一遍。
养殖户的家里最担心的就是禽类的死亡,所以桃花在卫生上要求的很严格。
这一点她交给了徐江,这也是桃花到县里,徐江迟迟没有赶回来的原因。
事情既然已经交代出去了,她例行的走一遍心里大致的也有了章程。
然后她这才发现,有个人是闲着的。
这个人就是李南。
当初李南是和李长水一起来的县城。
等抢种的那一批风头过去后,桃花让他跟在徐江后面帮忙。
现在已是农闲时刻,先前给他安排的任务让他走村串巷的收水果、收家禽。
然而现在桃花家工坊的名头已经打出去了,附近的村人甚至更远点的人只要家里有的,都会主动拿到工坊来卖。
所以他这个工位比桃花预期的还要早的下岗。
既然是闲着,桃花必然是要给他找点事干的。
刚好,桃花准备把槐树胡同的宅子折腾一下。
几个孩子的名额已经给准备好了,以后这个宅子是要常住的,捯饬一下是很有必要的。
重点是,桃花也闲下来了。
貌似里里外外这一摊子事情都不用她操心了。未免闲出毛病了,给自己也给别人找点事情干是很有必要的。
槐树胡同的宅子按理说不太适合给青木几个住的,周边全是做小生意的人家,来来往往吵吵闹闹的。
可桃花不想把他们养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酸腐之人。
至少有空的时候家里的田地,青木几个还是会去转一转的。
今年的秋收兄弟几个都下场收稻子了。
那么等来年小麦收获的时候,她定然是要让几个也去体验一番的。
论吃苦这方面,家里从李长水两口子到桃花,都默契的奉行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从开始去陈家沟村学上学起,青木几个上学从来没让接送过。
风里来雨里去,都是兄弟几个自己想办法来去。
初时桃花还担心家里条件变好了,没有人接送,几个孩子心里失衡。
好在没让桃花失望,当桃花问他们没人去接他们心里会不会失落的时候,几个人的答案都是不会。
他们是真的认为上学是自己的事情。
走这点路不算什么。
让桃花欣慰的一点是,三兄弟一起上学放学,青木几人互相照应,最小的青河被照顾的很好。
这也是桃花要将他们一起转学的原因。
至于陈关,纯粹是附带的。
村学里面就他和青木的年龄最大,若是青木走了,就他一个也没意思。
何况几个孩子处的都挺好的,丢下一个怪可怜的。
既然是要把宅子收拾出来好好住,桃花自然是要亲自动手了。(闲的)
这处宅子虽然不太大,可房间还是有不少的。前院有东西两个院子,每个院子里都有六间房。
一处桃花准备给李长水夫妻留着,住不住是一回事,有备无患。
另一处就是男生宿舍了。
四个人一人一间房,外加一个偏厅会客,再弄一个大大的书房,刚好。
后面的院子桃花准备也一起捯饬了。毕竟是她的院子嘛!
把原来的房间的家具全部处理掉,桃花参考现在的原木风把原木沙发、床塌都换成了现代简约风,屏风隔断、抱枕、餐桌椅、书架、柜子这些能画的都画上了。
城里的木器铺子接到李南送来的图样时,匠人师傅只当是乱来。
等他把那个叫沙发的东西做出来后,他试着靠了靠,立刻就发现了不同之处。
舒服、特别舒服。
由于桃花要的沙发坐垫是需要棉花定制的,所以东西做好了装是在他木器铺子里装的。
反正是要布料和棉花的,抱枕也是在同一家店订的。
这也就是最后的成品他为何能试到的原因。
匠人师傅发现的套家具的优点,大呼小叫的惊动了掌柜的。
等掌柜的试过之后,立刻敏锐的察觉到了这套家具的巨大市场潜质。
还没到桃花家的家具交货的时候,所以掌柜的一溜烟的去了城里的某座宅子汇报去了。
装修一动就是个大工程,撤了一些无用的家具后,势必要添置一些新东西。
所以这两日,桃花带着李西重新选了布料和纱幔,准备先把房间的帐幔赶出来。
李西赶、她看。
不得不说针线活上的天赋,她远不如李西。
前阵儿林婶她们还在宅子里住的时候,李西曾经凑趣去看林婶儿她们做针线活儿。
看她看的有兴致,林婶儿曾经指点过她几句。
闲来没事的时候,她拿碎布练过手。
反正比桃花的手艺好。
帐幔这种东西又不讲究太过精细的针脚,李西提出自己想试试,桃花就随她去了。
这一日,有人上门来拜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