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名额
县令大人的推荐信,一封也是请,四封也是请。
那就请四封。
桃花如此不客气,县令大人反而高兴极了。
这样子他下次在找桃花商量事情也可以不客气了。
县令大人该商量的事情已经商量完了。
让桃花在这里候着,然后他自己去了前院书房写了四封举荐信。
至此,桃花此行的目的完全达到。
婉拒了县令大人的留访,桃花揣着新出炉的举荐信回了槐树胡同的宅子。
此次来县里也是临时决定,也没有通知徐江等人。
简单的吃过午饭,稍事休息一下,桃花再次让人赶着车出了门。
这次她准备在几个庄子好好转一圈。
到小峰村的时候正是午后,田间地头的人都在忙碌,工坊里井井有条。
桃花只是在门口转了一圈,见大家都在忙,就转道去了后面的四方梁。
现在的四方梁早已大变了模样。
桔子已经种好了,满目望去,一片绿色。
桃花跟着新修的台阶往上走,在桔子林里找到了许家大舅,他正在给桔子树缠上草绳,据说这样是为了保暖。
现下桔子树虽然已经种下,可天气渐冷,果实现下进入了休眠期。
此时只需要做好保暖,只待明年春日春风一至,便可以迅速的生长开来。
关于果树,其实桃花本来是想找些葡萄苗的,可周围的村子转遍了也没有发现一棵。
桃花只能放弃了。
大舅现在一个人住在果园下面,桃花有点不太放心。
许意现在时常是不在家的,陈家沟的家里现在只剩下大舅母和两个表弟妹。
想来想去让一家人分开是件残忍的事情。
更何况现在皮蛋和咸鸭蛋在县里也是可以做的。
这几个庄子里基本上家家都养了鸡鸭。
所以桃花想的是,要不直接让许家大舅一家人直接来这边算了。
虽然当时皮蛋和咸鸭蛋分开给了大舅和二舅。
可若是两家商量一下,直接分在两地也是一样的。
反正卖给的是桃花。
这边的庄子虽然是桃花的,可当时说过了,养的鸡鸭卖给桃花,鸡蛋鸭蛋,村里人是可以留下来的,作为帮桃花养殖的奖励。
如果大舅家在这边收鸡蛋鸭蛋的话,村里人也是多一项收入。
双赢的局面不是。
想到这,桃花就和许大舅提了出来。
说实话,桃花此刻不提这事,许大舅也是要提的。
他也是离了家才发现,能好好吃顿饭太不容易了。
刚开始桃花给他把房子建好了后,他心里对以后的生活是充满了希望的。
除开请人种树那几天有人负责这边的伙食,他一点都没有把吃饭这件事放在心上。
以前在家里,他虽然没做过饭,可还是看过几次家里人做饭的。
等大部队走了以后,看着小偏房里面的灶具,他折腾了半天还是熬了一锅粥吃了。
接下来的日子,吃什么、怎么吃成了问题。
米、面等桃花当时已经给准备好了的。
在他连续吃了两天干粥后。他果断地换成了面食。
就、他做地面食感觉不家里许意他娘煮的猪食都不如。
桃花回去了多久,他就将就了多久。
他一个单身汉,又不好找村里的婆子来给他煮饭。
再说了,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呀。
所以当他听桃花说让家里人过来的时候,眼泪都要出来了。
没办法,实在是没想到一个做饭就能让他快要丢盔卸甲跑回陈家沟去。
说多了都是泪,许家大舅第一次如此清晰的感觉到了外甥女的体贴。
虽然说好了让许家大舅一家都过来,可真过来也不是现在立刻马上就能到的。
不说别的,陈家沟的里里外外的那一摊子事情不可能交代都不交代一声的全都丢给许二舅一家。
这些都需要许大舅自己回去两家坐一起商量。
想到这里桃花给了许大舅两天假,让他回去一趟。
反正这边桔子树已经种下了,保暖的事不差这一两天。
山下的宅子有两间,许大舅一家也尽够住了。
反正许意不在家。
安排好了许家大舅回去的事宜,桃花去了工坊。
工坊现在由林婶和徐江两人负责。
林婶主要负责食品加工的事情,徐江负责其他。
桃花在工坊里面四下转了一圈,然后把林婶儿叫出了工坊。
让李西把这次带来的魔芋粉给了林婶儿,然后给林婶儿讲了果冻的做法。
这个东西需要自己实验。
反正不要太稠就可以了。
去库房里面看了看库存,桃花心里大致的有了个数。
其实现下桃花家的货品走的最快的是许意和陈开的商队。
他们走一次货,基本上能把桃花家的仓库搬空。
这也是桃花鼓励他们走一南一北两条线的原因。
桃花家这些吃食,往南往北都行,特别是往北边,肉食不宜存储,风干的东西,盐味也重,出门行路还是居家待客都可。
不说别的,就是许意他们自己走商的时候,也喜欢吃这风干鸡鸭,洗一洗或蒸或炒,随便加点菜进去,热腾腾的吃上一顿,简直是旅途之人的慰藉了。
这南来的北往的,走商的可不止许意他们一家。
相比于陈开他们两人的小打小闹,像是上次去京城时他们遇到的那个商队管事的说的,他们东家那种的才算是大的商户。
尽管现在他们一次比一次出货量大,可和那些真正的大的商户家的商队来说,那就是小虾米了。
好在桃花和陈开讨论过这个问题,他俩个都不是有大志向的人,小富即安即可。
现在折腾到如此规模也算可以了。
陈开的武馆她没问过,她家现在这个规模已经可以了。
以后如果有余钱,她准备买庄子、收租子了。
心里大致的过了一遍后面的一些打算,桃花去村里的田间地头转了一圈。
上午和县令大人聊天的时候,桃花也意识到了,冬小麦虽然已经种下了,她还是需要注意一下生长节奏。
天还没有完全的冷下来,麦苗已经冒出了嫩绿的青苗,为了防止鸟雀,田野里到处都扎着稻草人。
不时地有村民从田间地头走过,看的出来,大家对这一茬冬小麦都非常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