霄磊的转变。
到霄磊六年级的时候,霄磊的父亲就做了一个决定。
那一年镇上刚好有一个人开了一所小学,叫“博才小学”,专门用来补习的。
镇上的教育比乡村小学要好一些,环境和交通也要方便一些,就到周边乡村到处发传单,宣传单上可以教语文,数学,还有英语。
看到有教学英语,似乎要显得很高级一些。
镇上新开的学校,是一所私校。但是只补四到六年级。可以复读,但是要收费,于是霄磊的父亲就筹集资金和母亲商量,把霄磊送到这个学校去复读。
开始霄磊有些不同意,也有些舍不得,也有一些好奇,一方面是舍不得小伙伴。那时候小升初了,霄磊也怀有好奇之心,初中的环境到底是什么样,什么是英语?还可以继续像小学那样继续玩耍吗?还有这样的小伙伴吗?种种的各种疑问和好奇,在霄磊的心里徘徊着。
好在班里有个同学和霄磊一起去了那所学校补习,开始是假期去补习。两个好同学还有伴,有话说,在陌生的环境里面。但是是私校,是封闭式管理,被限制的自由,只能在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那时对于被限制自由的霄磊来说,是一种束缚,非常不自由,不自在,心里也非常的难过和痛苦,也有一种莫名的孤独和悲伤。
那个时候很多小学生受不了这样的环境,时常翻墙出去,太调皮的被学校开除了。那时候霄磊也想,但是胆子还不够这么大。也只是可望不可即,默默的在心里莫名的悲伤,孤独,难过。
一方面是脱离了母亲的关爱和照顾。另一方面来到这样陌生,孤独且封闭的环境里面学习。
假期补习之后和霄磊一起的那个同学,好伙伴离开了这样的环境,他受不了了。他要出去,他要自由,他要上初中,他不要复读。
那时候霄磊也想,但是父亲非常的严厉,霄磊看到父亲严厉的态度,不敢开口,只好默默的留在了那里。
宿舍的环境也是那样的冷清,大家互不认识,都是周边乡镇的学生。即便如此,霄磊依然是那么的讲义气,那么大方,也那么谦和。一段时间的宿舍友情交往下来。霄磊的一个室友叫蒋鹏。发现霄磊是一个重义气的人。于是就跪下来拜霄磊为大哥。霄磊心想我何德何能成为你的大哥啊。但是蒋鹏跪地不起,非要认霄磊成大哥。并且哭着说着。我这一辈子就跪过我的父母,我的祖宗从来没有跪过其他人,今天就认你做大哥。
那时候蒋鹏也比较小,还不够懂事儿,义气味也比较重。霄磊就把蒋鹏扶起,说到做同学就挺好,做什么大哥呀。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习,特别是英语的学习。蒋鹏也只好默默的接受。
那时候可怕的是每天背不完的英语单词,因为那个时候农村比较落后,没有英语老师,霄磊也没有学过英语。镇上的补习班刚开校,请的也是当地有经验和成果的老师。私立学校的收费也比较贵,但是父亲不心疼钱,就是让霄磊在这样的环境里面有所改变。
父亲把家里的床铺,被子搬到私校给霄磊铺好以后,和学校的老师交流一番,处理完学校的事情之后,看了霄磊一眼,父亲相信这所学校,后面就骑着摩托车就回家了。
父亲离开之后,霄磊就一个人在宿舍里面想着家,想着曾经玩耍的伙伴。更想着关爱着他的母亲。因为在那个时候在父亲和母亲的对比之下,父亲扮演着严厉严肃的角色,母亲更扮演着好人的角色,霄磊更倾向于母亲。
特别是在晚上的时候,霄磊睡不着,看着窗外的月亮,想着过往的事情,想着当下的环境和处境,那时候刚刚开学。其他同学都是非常的兴奋,开心。霄磊又是一个复读生,显得和他们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就感到一种莫名的孤独。那时候还好,有蒋鹏的认可霄磊这个大哥。虽然霄磊没有同意,但是心里面是认可这个兄弟的。心里就有了一丝欣慰,孤独感自然就少了些。
那个时候想加人是要排队打电话。每次霄磊想家想母亲想自由,想打电话又不敢去打,因为害怕那陌生的环境,那陌生的人在排队这。每次都是母亲打电话过来,老师或者蒋鹏同学接着,然后叫霄磊去接电话。
这样孤独,无助,失望的心情霄磊持续了一段时间。霄磊心想自己也被蒋鹏认作大哥,也要担起一份责任,带着蒋鹏一起学习。后面慢慢的就开始踏入了学习的路途,因为其他同学也在努力的学习着,这样的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霄磊。霄磊想着曾经也拿过第1名,学习有什么难的?
后来蒋鹏因为家里有事儿,就没在这所学校读了。霄磊心想又走了一个兄弟。学习的路上似乎又孤独了。但是学习的路不会停。
人生总是有很多离别,也有很多相聚。
人生需要蜕变,就是需要在特殊的环境里面去面对,去迎接,去改变。既然按照自己的计划不能成才,那就按照环境的改变而顺应。
那个时候对霄磊来说,最头疼的就是英语。但是小磊有一颗。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心。没有什么不能突破和改变的。于是霄磊就每天早上拿着英语单词去背,特别是下午的时候拿着英语本子去抄写。那个时候霄磊拿着英语本子,一个单词抄写了30遍。霄磊就背下来了,会写了,虽然不会,但是霄磊比较聪明,也比较勤奋。
下午吃完下午饭之后,霄磊就拿着英语书去操场上走来走去的,背文章,背单词。在操场之上,都是学习背书看书的人,大家都很好学。
那个时候中午还有午休,其他同学都在休息的时候,在午休的时候。霄磊拿着英语单词在心里默默的背着,背着背着就睡着了。在此之前,霄磊是从来没有午休的习惯的。午休也是睡不着的。但是在就这样在背单词的情况之下,伴着午休,养成了霄磊午休的习惯。也是成长改变的开始。
刚开始的时候,霄磊告诉英语老师说自己没有学过英语,英语老师很负责。英语老师叫肖云碧,是一个中年女性,肖老师非常负责,非常有教学经验,每次考核都执行落实到位并且有成果。曾经在私校也有一番成果,所以才被邀请到这里教四到六年级英语的。
肖老师要求每位同学背书。每天背10个单词,5个短语,三个精美句子,一个星期要求一篇文章。并且要默写下来,背出来,说出来。若背不出来,严格考核,少背一个单词,用金竹条在手掌心上打三十下。那个时候很多同学都怕被老师打手掌心,所以都会努力的去背去执行,那时候霄磊刚开始没有学过英语被打了第一个三十,就长了记性。自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第2个三十了。
那个时候因为整个学校是刚建,虽然条件比较简陋,只有四到六年级,一个年级一个班,总共三个班,整个学校加起来73人。但是这里的老师非常的优秀和有教学经验。除了英语老师以外,这里的语文数学老师也非常优秀。因为是私校,这里的收费比较贵。来到这里的学生家长都是比较重视孩子教育的,学校的老师更是如此。
学校除了重视教育以外,更加注重学生的户外活动和教育,增加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有助于学习。有一次学校组织整个学校出去旅游,就去到周边的景点间歇泉。
学校校长带头,老师领队,学生班干组织,就这样一个学校73人徒步去旅游,也玩一些户外活动。此时霄磊更加喜出望外,兴奋不已,因为这是霄磊的强项。于是霄磊就主动带领大家,组织大家,有序的出队,安排活动。
因此在这所学校里面,在优秀老师的带领下,人人都很好学,好动。这也是好老师,能够造就出好的学生,好的环境也能够造就出好的老师和学生和人才。
只要老师敢教,负责的教,学生就敢学,努力的学。肖老师负责整个学校的英语教学,并且是三到六年级的英语教学。
那个时候肖老师看到霄磊是个复读生,也没有学习过英语,底子很差。并且看到班级学生之前的英语成绩也一般。若像这样下去,一年之后的英语成绩想升到好的初中,上到市里面的好初中,估计是有点难。
于是肖老师就决定,六年级最后一年的时间,整个班级六年级,把四到六年级总共6本英语书全部学完。并且有结果的学完。
那一年霄磊也非常努力和认真,也非常的充实。早上、中午、晚上都在学习,常得到肖老师的认可和表扬,时常在班级里面表扬霄磊。从来没学过英语却每次考出好成绩。每次听、说、读、写,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霄磊就越学越有劲,就越来越爱好学习。忘掉了曾经儿时的伙伴,也忘掉了曾经的玩耍。
一个好的老师能够勾起一个好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科成绩好的科目,能够勾起对其他科的学习欲望。因为霄磊好学且聪明,一科英语成绩好,也带来了霄磊数学和语文成绩的好。也得到了语文和数学老师的表扬和认可。
到了六年级下半年的时候,班级老师开始计划着每个学生的初中生涯。计划着每个学生都能考上一个好的初中,都能到市里去读上初中,霄磊就是其中一个。班里的每个同学都在紧张且紧迫的学习着,你追我赶,每个人的成绩都不差。学校老师和校长也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因为这一届也是第1届就代表着学校的光环和声誉。
学校每一天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动态,学校和老师学生都关注着。特别是学生成绩下滑,老师会单独做思想工作,给予相应的鼓励和支持。在这样相对学习紧张的环境里面,人人都很努力,都想拿到自己想要的那个结果,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考上一所好的初中。
不负所望。半年之后霄磊这一届,都考上了市里的好初中,霄磊也考上了市里的好初中,就读了初中,开始了初中生涯。
一个好的环境能够影响人,也能够改变一个人。在大多数情况之下,人是条件环境的产物。能有什么样的结果,更多的时候是在那样的条件之下造就的。
人就应该不断的选择好的环境,只有在一个好的环境之下,会潜移默化的受环境影响,才有一个好的结果。如果不能选择好的环境。那就不断的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心境。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想法,蜕变才能成长,成长才会有成果。
这就是人生故事的开始,故事的影响,故事改变,结果的改变,人生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