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霄磊出生

霄磊出生在农村家庭,那时还小,还在读小学。那时的农村条件相对简陋。乡村道路建设不够,完全还是泥土路。房屋的建筑也还是瓦房茅草房之类。但是那时候的农村环境相对淳朴、醇厚。农村人之间的往来,时常你家借我的,我家借你的东西,相互帮扶,相互真诚友好,心无间隙,直来直往。

霄磊所在的农村家庭,也经常有他人来往。因为小磊的爷爷是个木匠,会做家具。农村以及周边的村庄时常有人来到霄磊家做家具,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往,需要排长队。有时候忙不过来,霄磊的爸爸也会帮衬。帮衬不过来,霄磊就会去补上。

霄磊那时也比较好奇,没有见过这些木匠玩意儿怎么操作,特别像锄头一样的木工具。是专门用来刨木光滑用的,霄磊也想自己动手弄弄。但是爷爷很心疼这玩意儿,非常的锋利,怕小孩不懂事,乱来,把这锋利的锄头弄钝了不好磨。不让霄磊碰,就让小磊在一旁看着学着,霄磊也听话照做大多时候都在一旁。看着、学着和听着。大人之间的交流。

霄磊的奶奶也是非常的热情,喜欢直来直往,也非常的勤奋和吃苦耐劳。但是就是话比较多。所以大多数时候爷爷客户在家里坐着的时候,更多的时候需要奶奶去帮衬,特别是在家里做饭,服侍这些客人。霄磊的奶奶最疼爱霄磊了,因为霄磊也很勤快,时常帮助奶奶做些家务活。

霄磊的老祖那时也健在。有时候奶奶忙不过来,就是霄磊的老祖去忙这些活。那时候农村做饭还是灶头,电才刚刚通过去,所以烧火做饭大多都是用柴火。柴火做饭非常的耗时间,需要在锅里煮了然后再蒸。整个流程下来需要一个半小时。那时候霄磊也特别喜欢喝米汤,也特别喜欢吃老祖用手捏的米饭团再沾点盐。这也成为了霄磊儿时的美好记忆。

霄磊的爷爷就靠木匠这个手艺活,养活了自己。除了做木匠活以外,霄磊的爷爷也还不忘田地里的活。所以那个时候的农村家庭特别的忙碌。霄磊的爸爸也是半个木匠,但是更多的时候,霄磊的爸爸会出去干农活种田地,那个时候是靠卖大米、卖菜,维持家庭的开支。

霄磊的母亲也是非常的勤奋,非常持家。霄磊的母亲曾经在马鞍山小学的时候,还当过小学数学老师,也算是半个文化人,虽然是初中文化。

但是那个时候的农村家庭基本上是靠种田地,也有种不完的田和地,每天都在田地里忙碌着,霄磊的爸爸、妈妈也是如此。

霄磊父亲在外挣得的钱,全部交给母亲保管,所以霄磊一家的家庭开销皆由母亲一人保管。那个时候爸爸妈妈都非常疼爱霄磊,生怕霄磊饿着,冻着,冷着。所以用你换来的钱买了一大袋津威给霄磊喝。那时候小孩能喝上津威真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奢侈。

但是霄磊的父母亲却不舍得吃喝,那个时候肉特别的珍贵,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到一点肉丁。平时的肉都用油炸成油渣,放在碗柜里。发霉了都舍不得吃。只有等到客人来的时候,或者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吃一点。

记得有一次霄磊的爸爸说,辛辛苦苦挑了一袋米,去集市上换了一点钱,买了一些肉,放回到家里,结果第2天被人偷了。那时候小磊的爸爸非常生气,总是在责骂那些没有良心的小偷。母亲总是说,就是一点肉而已,偷就偷了,但是越说父亲越气。那个时候霄磊的爸爸非常的节省,一点一丁都记录在本子里面。那个时候霄磊的爸爸的衣服裤子都是补丁。补丁补了又补,都舍不得换。

在这样家庭和农村环境之下,造就了霄磊性格比较听话,节俭,勤奋,懂事和好学好奇的心理。所以那时候霄磊特别聪明。

2、儿时教育。

那时候的农村教育相对落后。班级也相对单一,从学前教育到一年级再到六年级,一个年级一个班。

农村教育师资条件有限,每个班只教语文和数学。班主任老师也是万能的,既可以教体育,也可以教音乐和美术,还可以讲一些地方文化。

在霄磊上小学,学前班的时候,那时候拿了全班第1名,那一年也拿了全班第1名。得了两张奖状,拿回家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看到了非常的高兴,把它贴在了家神上面。

霄磊有个堂兄叫霄江,那个时候比霄磊小一岁。看到霄磊得到了两张奖状,得到了家人的认可和表扬,霄江就在一旁哭泣。一边哭一边说,我也要要,我也要要。

霄江那个时候有点调皮,好动,也好争。后面霄江也要争取去拿几张奖状。想得到家族家人的认可。

霄磊那时候也比较谦让,也不和他人争。儿时的霄磊也比较大方,好义气。那时候霄磊父亲比较疼爱霄磊,每天给霄磊5毛钱。霄磊就拿着这5毛钱买了很多方便面和零食。农村的大道上召集了霄磊的儿时好伙伴,也有霄磊的同学,就一人一包,平均发放。所以那时儿时的伙伴都愿意跟霄磊玩,也愿意听霄磊的话。

自从这以后霄磊就踏上了,带着儿时伙伴好玩,好奇的旅程,每天放学第1件事就是玩。还没到放学,还在课堂上就计划着。下课以后去哪里,干什么?那时霄磊每天带着伙伴们去森林里面找兰草,去山上爬山,摘野果,去别人田地里摘水果,去别人鱼塘里钓别人的鱼。这些都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有时候晚上也在计划着进行着。

就这样,霄磊的成绩就从第1名滑落到中等成绩,而此时霄磊的堂兄霄江也踏入了学前班,曾经霄江的好争好斗,也想拿到第1名,如今霄江也拿到了第1名。此时霄江,得意洋洋,拿着奖状回去邀功请赏。爷爷奶奶此时也高兴,也表扬着霄江。说咱们霄家出了两个高材生都拿第1名啊。此时霄磊的爸爸妈妈就有一些面无表情了。

那时候霄江高兴的,说“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

霄磊也不在意,还是计划着和自己的小伙伴明天干什么,后天干什么。那时候开始是霄磊带着他们的伙伴依据计划进行玩耍,后面就是伙伴邀着霄磊出去玩耍。因为霄磊的父母亲看到了这个现状,发现你霄磊的成绩在下滑,每天跟着这一群人玩来玩去。霄磊的父亲就非常生气,时常吼着霄磊,时不时会用棍子抽打霄磊,就规定霄磊每天放学之后必须回到家里学习,有一次学习不认真,霄磊的耳朵也被父亲扯出血了。

自从那以后,霄磊就有点畏惧父亲。霄磊的奶奶看到了,有点心疼霄磊,就教育霄磊的父亲。霄磊的爷爷也在一旁说着父亲,孩子不是这样教育的,霄磊的父亲也是在一旁听着,看着。

但是即便如此,霄磊也想着和伙伴出去玩耍,因为小磊的伙伴时常在家外面放暗哨叫着霄磊。所以霄磊时常趁着家人不注意就溜出去,特别是趁着父亲外出忙,或者不注意的时候溜出去。特别是在夜晚的时候,顺着家背后的电杆树缩下去,和小伙伴们会面。

溜出去之后又趁家人不注意,又悄悄溜进来。就这样后面慢慢偷偷的溜出去,溜进来。

有一次霄磊的父亲特别生气,霄磊放学之后,不好好在家学习,又准备和小伙伴出去玩耍,此时霄磊的伙伴在外呼唤着霄磊,霄磊的父亲看着霄磊正准备又要溜出去,此时就捡了一块木材,甩过去。打在了旁边的铁柱上,打出“铛”的一声。

霄磊的父亲非常生气地大声喝到:“你又要出去鬼混……”。

此时霄磊被吓到了,怕父亲打自己,便跑了出去。霄磊的父亲此时也跟得上来,但是跑不过霄磊。因为霄磊每次放学路过别人家的门口,从小被狗追着,怕被狗咬就跑得非常快,而且在学校里面是个短跑冠军。

就这样,霄磊就跑出去和小伙伴玩耍了,但是玩了之后不敢回家。害怕父亲打自己,责怪自己,于是霄磊就打算离家出走。

但是霄磊又不敢走太远,又不知道住哪,在外面吃什么?

那时候刚好是秋季,树上的果实也成熟,田地里面的庄稼也成熟。于是霄磊就在家乡的周边不远处,找了一棵结满柿子的树上安顿下来,在上面吃喝住。

离家出走了两天,霄磊的母亲开始着急了,奶奶也开始急了,开始责怪父亲,于是就报到村里面说霄磊离家出走了。

村里就用喇叭,喊着“霄磊回家了,你爸爸妈妈找你”。喊了一天。

只是霄磊在柿子树上也听到,但是就是不回去,因为害怕父亲。

第3天,过去了,依然没有找到霄磊,村里就派人到处去找霄磊。这时小磊又累又渴又困,发现有人在找自己。在柿子树上不安全,又想回家,又害怕,于是就偷偷的靠近家,夜晚的时候就,悄悄的溜进家里面。

躲在家里的柴房里面,用松毛盖着自己装作睡着的样子。

第4天的时候奶奶烧火做饭取柴火的时候,扒开松毛看到了霄磊。

奶奶惊讶的叫到:“孙子呀,你去哪里了呀,你把我们急死了,村里这么多人都在找你……”。

母亲听到奶奶的吆喝,也急忙走过来,

母亲看着霄磊又累又渴又困,衣服和脸上还脏兮兮的,就做了一顿饭,让霄磊好好的吃了一顿,洗了一个干净澡,父亲也在一旁不说话。

奶奶和母亲还责怪着父亲,父亲始终没有说一句话。

“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了”奶奶说。

于是就通报村里面说霄磊找到了,不用再找人去找了。

这样有了奶奶和母亲的照顾,霄磊就不再惧怕父亲,后面虽有小伙伴吆喝,小磊出去玩耍,但是次数越来越少。

经过这一次之后,霄磊的父亲更多时候是,没有过多的强制的去管教,更多的是言语上的管教。

这样每次偷着出去和小伙伴玩耍,持续了很长时间,从霄磊一年级到六年级,那时候霄磊的成绩在班上中等偏下,勉强能够及格。霄磊的父亲也是没有过多的注意,那时候在班上。成绩也不是特别好,也不是特别差。但是和班里及村里的几个同学玩耍,从未间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