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你这么说,倒也有些道理。但皇帝是要面子的,他多半不会同意。季礴长,你这办法也不算。”

季礴长愣住,重新审视起了眼前的糟老头子。

解除海禁,打造水师赚钱,他说朱元璋多半不会采纳。

鼓励手工业,这老头也说朱元璋不会同意!

这家伙是拿这个当bug卡?

于是,季礴长马上拉下了脸来:“朱老伯,我早说过知识无价。我给你优惠价,已经给你两条建议,你居然还想继续白嫖?得,您瞧不上我的主意,那请另寻高明!我还不伺候了!”

朱元璋虽然不懂什么是白嫖的,但也看出来,这回季礴长是真的怒了。

其实,咱就嘴上说说,其实内心深处,对你小子的说法颇为认同,甚至打算回去就试试!

这要是因为点宝钞,就让这颇有见识的小伙子闭口不谈,那是咱朱元璋的损失,是大明的损失!

于是,朱元璋直接认怂。

“开玩笑,只是开个玩笑罢了!这样,咱不占你的便宜,你这鼓励手工业的想法,咱照样给钱!来,再给季礴长点一千贯宝钞!”

几个太监点着宝钞,内心一阵翻腾,说不羡慕那是骗人的。

动动嘴皮子,就是三千贯进账!

这简直不敢想!

他们这些做太太监的,绝大部分一年到头进账还不到一百贯!

看看人家这赚钱速度,简直不能比!

又添了一千贯的季礴长,此时真的被这老头的财力给震惊到了!

一言不合就给一千贯,根本看不到 一点肉痛的!

这老头,值得结交!

“老伯,其实以咱们的交情,何必如此?”

季礴长把宝钞收好,嘴上却说的比唱的也好听。

朱元璋一个没忍住,直接侧过头吐了一口浊气。

这家伙年纪轻轻的,怎么就学会这一套了?

这么假,当咱看不出来?

不过给了钱之后,朱元璋感觉再问问题,就更加的理直气壮了。

“季礴长,这手工业或许确实可以赚钱,但如果人们都看到这活儿能赚钱,以后谁还有心思耕田?说到底,钱不是最重要的,粮食才是国之根本!你若是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咱再给你加钱!”

“果真?”

季礴长大喜。

“当然!咱说话向来说一不二!”

季礴长当时就笑出了声来。

这老头子说的也没毛病,从前几百年里,钱说的就是粮食。

如今大明金银不准流通,虽然可以用宝钞和铜钱交易,但归根结底,钱不重要,重要的是粮食。

实在没钱,还能拿盐引来换。

所以,如果真的手工业兴起,确实会有很多百姓放弃种田,导致总体上大明的粮食产量下降。

要解决这老头口中的问题,自然也就很有必要。

增加粮食产量,不外乎两种办法。

一种是引入高产作物,另一种自然就是改进耕种技术。

至于第一种,经典的高产作物代表,马铃薯、红薯、玉米,那都产自南美洲,这些作物肯定连西域没传过去。

也许以后远洋探索其他大陆,可以从南美洲带回来这些作物,但现在想引入这些东西是绝无可能的。

但第二种办法,季礴长还是有些想法的。

作为穿越者,自己对传统的手艺和新技术都有所涉猎,要指点一下大明的农业,那不是太难的事情。

“老伯,耕田的人少了不怕,只要能有效的增加每亩田的产量,这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朱元璋哂然:“咱祖上世代耕田,咱本人也多年给地主种田,是有办法能增加产量,但耗时耗力不说,最重要的是效果不大。”

“那老伯知道什么办法?请您说来听听,我好给您一些建议。”

“这还用咱说?不就是上粪肥,多浇水,多锄草,剩下的,就看老天爷给不给脸!”

季礴长点点头:“那就从这粪肥说起。不知老伯过去种田,是怎么用粪肥的?”

朱元璋眉头微皱:“还能怎么用?从茅房掏出来,翻地的时候怼进去就行……季礴长,咱是教了学费的,你怎么不给咱解答问题,反倒问起咱来了?要不,你给咱学费?”

季礴长立马笑了:“您别急,我保您那学费没白交!就拿这粪肥来说,老伯就没发现,如果直接把粪肥怼进去,庄稼会状况频发?比如生虫子,烂根,烧苗。”

“嗯?”

朱元璋愣了一下,回忆起来。

老实说,他已经很多年不种田了。

当和尚,出去乞讨,在后来投军,算起来怎么也有二十年不种田。

季礴长的问题,让他一时回答不上来。

好在想了一阵,朱元璋确实想起来,以前庄稼确实总有这些问题。

但是……

“你说的这些,和粪肥有什么关系?这不都是天灾?”

季礴长摇摇头:“粪肥想使用,必须要先沤肥,也就是要在空地上晒几个月!如果直接用生粪,在腐烂的时候会发热、释放出毒气,让庄稼生长缓慢甚至干脆就死了!另外,没有沤好的粪肥里面还会生出虫子,这些虫子就会咬断根。您说的天灾,很有可能就是人祸!”

朱元璋听的一阵懵逼!

沤肥他是听过的,但因为时代的局限性,谁也不知道沤肥到底改变了什么,标准是什么,这导致有时候沤肥好像有用,但又有很多时候因为掺杂了其他因素导致产量下降,让沤肥的效果全然看不到。

至于直接用粪肥会导致这些情况,这更没听过!

官府是有专人指导种田的,也就是古代的农业专家,但他们也只是指点人们什么时候该播种,催促百姓及时除草浇水。

至于用粪肥的坏处、沤肥的道理,谁都不知道,没讲过。

靠天吃饭,这说法不是随口说的,大家是真不知道种田的诸多小细节,以及背后的原理。

“季礴长,你说的倒是言之凿凿,可你有何凭据?你得让咱亲眼看到咱才能相信!”

朱元璋虽然不敢相信,但却颇为期待。

如果季礴长说的是真的,那大明百姓的耕种技术无疑会得到一次巨大的提升!

若如此,大明粮食产量总体上涨,就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