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治粟内史前来,秦王嬴政本以为扶苏会听他的话,可没想到扶苏依旧会反驳他。

但当想到扶苏以前便是一个倔强又坚持己见的人,便笑了起来。

“扶苏,是父皇太过为难你了。”

“父皇不该强迫你认可父皇,因为你和父皇一样,都坚持己见。”

“但父皇会让你眼前一亮的,因为李信会伐楚成功的。”

“扶苏,你类父皇啊!”

扶苏确实类他,他也确实是一个倔强又坚持己见的人。

一旁的治粟内史,很是沉默,他很想快速离开,但又不知该不该离开,因为他并不确定秦王嬴政还有没有什么要问他的。

而秦王嬴政,在对扶苏说完话后,便看向了治粟内史,笑道。

“内史,你且先退下。”

他本想让扶苏与治粟内史多熟悉一下,但现在看来没机会了。

“诺。”

治粟内史立即退下。

在治粟内史退下后,扶苏便看向秦王嬴政,认真道。

“万一儿臣所说的是真的呢?”

“那大秦就有福了,不过,未发生的事,寡人向来不去赌。”

“但父皇相信你,扶苏。”

“不过,目前由李信去打楚国最好,因为要集结六十万士卒,得做很多准备啊!”

“而二十万士卒,在魏地目前便有。”

“好了,扶苏,你且看看那棵树,是从哪里运来的?”

在察觉到扶苏意见很难更改后,秦王嬴政便不想去改变扶苏的主意了,而是特意说起其他的话。

扶苏无奈,也只好顺着秦王嬴政道。

“不知。”

“哈哈,扶苏,父皇且告诉你,此树是南郡的。”

一时间,父子俩没了隔阂,仿佛之前的难堪不在了。

而接下来,秦王嬴政当起了导游,专门给扶苏介绍起了咸阳宫内的独特风景与独特物件。

在这大秦,仅有扶苏能享受到。

……

下午时分,与扶苏一同吃完下午饭的秦王嬴政,立即召来了赵高,轻声道。

“后日,提前召开朝会。”

“诺。”

赵高立即答应下去,因为他明白,这是有大事发生了。

提前召开朝会,一般都是秦王嬴政有大事要宣布。

而此时的扶苏,却是更沉默了。

明天,众多重要的将领与朝臣都会向咸阳聚拢而来,紧接着,秦王嬴政便要宣布那个骇人的决定了,李信伐楚。

扶苏很想再次劝说,但想到秦王嬴政已不信任自己,便只好闭嘴,省得父子关系僵硬。

而在宣布完此事后,秦王嬴政便看向扶苏,轻笑道。

“扶苏,父皇想和李斯喝喝小酒,你不会连这都要参与吧?”

扶苏沉默了,他明白,这是他父皇的逐客令。

喝酒是假,谈话是真,但当想到李斯也是反对李信伐楚的,扶苏便轻笑道。

“那儿臣便不打扰父皇与廷尉了。”

在扶苏离开后,秦王嬴政便松了口气,他在确定扶苏的意志很难更改后,便不强行要求扶苏同意他了。

而这样一来,他又怕扶苏在一旁不断出言,从而导致两人关系恶化。

所以在谈伐楚之事时,还是支开扶苏好,省得扶苏与自己都难受。

不一会,赵高便轻轻回到了秦王嬴政身旁,秦王嬴政轻轻道。

“召李斯,就说寡人要与他喝小酒。”

“诺。”

赵高立即又下去安排。

在宫中的李斯,很快便赶到了内殿偏殿。

而在偏殿,秦王嬴政早已令人备好了席子与小酒。

李斯一来,在他行完礼后,秦王嬴政便立即道。

“李斯,且坐。”

于是,李斯跽坐在一旁的席子上。

在李斯坐下后,秦王嬴政便轻声道。

“楚国的虚实,廷尉知晓多少?”

李斯沉默了,他没想到秦王嬴政召他来是询问这问题。

李斯在思量片刻后,便立即回道。

“大王,臣离开楚国已多年,对楚国虚实,并无太多了解。”

这是最保守的回答,但秦王嬴政却是再次道。

“那你离开前的楚国呢?”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且作为荀子的学生,对楚国应是很了解的。

“强,很强,但不如秦。”

这是李斯的回答,然而秦王嬴政却是再次笑道。

“廷尉对昌平君如何看待?”

一旁的李斯低垂下头,他疑惑顿解,他明白为何扶苏不在了。

因为这话题,不是给扶苏听的。

李斯轻轻道:“回大王,昌平君之能力,少人能比。”

“寡人说的是他对秦的忠心,廷尉如何看待?”

“李斯不知。”

看着低垂下头快速回应的李斯,秦王嬴政轻轻笑了起来。

他知道这是个致命问题,但他依旧要问。

“寡人要听的,是真心话,且说吧!寡人恕你无罪。”

“李斯相信昌平君。”

李斯依旧快速回应,他心中无奈,他知道秦王嬴政要他回答是与否了,他不能再回避了,否则就得罪了秦王嬴政。

秦王嬴政脸上的笑容更多了,接下来,秦王嬴政便与李斯静静喝酒了。

他不再问李斯刁钻问题,至于他内心的答案,除了扶苏,他谁都不告知。

月亮出时,李斯出了皇宫,但他刚出皇宫,便又被仆人轻声叫住了。

“大人,国尉在府邸等大人。”

李斯怔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

“快把马车拉来,我要快些回府。”

今天,与秦王嬴政的喝酒,李斯极为难受,但与尉缭的喝酒,应是极为轻松。

因为尉缭向来不会问他那些刁钻的问题。

但尉缭又会向他吐露很多关键的信息,这次,可能也是。

一回到府邸的李斯,便立即去见尉缭。

而管家,也早已为李斯备好了酒与案桌。

李斯一到,尉缭便快速笑道。

“李斯,且坐。”

他都是李府老客人了,与管家也熟悉无比。

李斯笑了一下,便随之坐下,紧接着便又看向尉缭。

因为他知道,尉缭向来是有心事才来找他。

尉缭在李斯坐下后,便立即说道。

“李斯,你可知道李信和王翦之事?”

李斯立即疑惑起来,而尉缭一见李斯疑惑,便知道秦王嬴政没有把这消息告诉李斯。

于是,尉缭便笑着把王翦与李信伐楚所要的具体士卒与缘由说出。

李斯沉默了,他没想到李信胆子竟这么大,竟只要二十万士卒灭楚。

纵使李斯已经离开楚国多年,但他直觉也告诉他,二十万士卒根本灭不了楚。

楚,不是那么好灭的。

他又想起今天秦王嬴政问他的问题,随即变得更沉默起来。

秦王嬴政知道他不会兵事,所以不问他这些问题。

可他,有直觉与分析啊!

楚国真不是那么好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