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谁说秦国军中可随地大小便的?
内殿外,此时已聚集了不少大秦大拿,如昌平君、李斯、王翦、蒙武等,每一个都举足轻重,影响深远。
但此时谁都聚集在这里,不吵闹,只轻声交流。
李斯看向昌平君笑道:“丞相,长公子可能又有新发现了。”
昌平君余光看着一旁王翦蒙武等将领,轻声回应。
“确实。”
扶苏若是没有新发现,秦王嬴政肯定不会把他们这些人全部叫来。
王翦蒙武,这两人的地位,在大秦实在是太重太重了,一般事秦王嬴政都不会召他们。
李斯见昌平君回应,便也不再言语,他只是与昌平君客套罢了。
昌平君是扶苏的舅舅,秦王嬴政的亲戚,他怎么也得和昌平君亲近亲近。
但和王翦蒙武等将领,李斯却没有什么好谈的,一是没有什么话题,二是文与武,你绝对不能走得太过亲近,特别是秦王嬴政明言说,朝中不许结党。
所为的,便是怕文臣相互勾结,或文武合作。
当然,文武合作比文臣相互勾结更严重,李斯还是懂的,他可是荀子入室弟子。
何为入室弟子,便是亲口承认与举行仪式的衣钵传人。
至于昨天的郁闷心情,早已消失了,因为他在之后更高兴了。
淳于越失势,且不再作为扶苏夫子,那淳于越之女便再也威胁不到他女儿了。
至于淳于越,他李斯从没把淳于越放入眼中,此人不可担当大事。
其祖淳于髡,才是他李斯的对手。
在他们再等了一会之后,农家陈践,终于向他们走来了。
农家陈践,六十四岁以上,是一个老者模样,但他却没有一个真正老者的样子,他只腰稍微弯一些。
双眼之中,却是有着无数精神,衣服虽简朴,还沾些泥土,但脸上却无丝毫自卑之色。
也是如此,他一出现,便吸引了昌平君王翦等人的注意力。
一个陌生老者,身着极其普通的麻衣,忽然闯入朝中要员的队伍中,不吸引注意力都不行。
但谁都没有表现出嫌弃厌恶之色,因为他们知道,秦王嬴政,唯才是举。
对你的衣服穿着之类的,并无要求,甚至你要是表现出足够的才能,还可以得赏百金千金。
李斯刚想与陈践打招呼,赵高便立即对陈践说道。
“来者可是农家陈践?”
“正是。”
紧接着,赵高又看向众人笑道。
“我现在便去禀告大王,人来齐了。”
于是李斯与众人正衣襟,肃穆以待,不再言语。
走近内殿,赵高轻声说一声。
“大王,丞相他们来了。”
他没有选择走进内殿,他选择在门旁说话,秦王嬴政的声音随之响起。
“让他们都进来吧!”
而此时,秦王嬴政也正好把一段话讲完给扶苏。
在这段时间里秦王嬴政所教给扶苏的,都是如何辨别人才与任用人才,以朝中大臣举例。
如王绾、冯去疾等人。
也是在秦王嬴政讲完后,扶苏才知道,为何之后王绾与冯去疾能在大秦当上丞相,因为他们早就被秦王嬴政注意到了。
王绾,极少犯错,大事方向上基本都与秦王嬴政一致,且在写奏疏时,虽有些许吹捧,但也提出解决问题的实际方针,比李斯差些。
冯去疾,此人则颇为严谨,文风与李斯类似,但此人背景有些复杂,要慎用,并多加考量。
扶苏在记住这些人的性格特点后,便坐于一旁,而在这时候,昌平君李斯等人便纷纷进来了。
这些人一进来,便一齐对秦王嬴政行礼。
待众人行完礼后,秦王嬴政便让赵高把扶苏所写的奏疏拿下去给众人观看。
竹简上面的字并不多,所以李斯等人看的很快。
看完之后,皆陷入沉默之中。
还是李斯率先说话。
“大王,此事若为真,则长公子有大功于秦。”
李斯并不在意所谓的污秽之物,他在意的是肥田,并能令作物增产,以及减少病菌,预防疾病。
且,若能广建公厕,也有利于卫生。
李斯出身并不高贵,他是上蔡人(今河南驻马店市上蔡县人),且是小吏,知道底层真正的样子,在街道上是能闻到屎尿味的。
又加上他受教于荀子,讲究实际,扶苏又是他的未来女婿,因此他第一个支持扶苏,这也算是为底层做了一件好事。
至少,街道卫生了。
在李斯之后,则是昌平君,他是扶苏的舅舅,自然也要表态。
“大王,此事若为真,那长公子真是有大功于秦。”
在秦地多年,早已把昌平君熊启的楚国贵族之气磨去不少,他早已变得讲求实际了。
因为只有讲求实际,才能真正地把一个国家给发展起来,秦便是如此。
在其他人还要接连表态时,秦王嬴政却是笑了一下。
“寡人并非是要你们夸赞扶苏的,寡人是让你们看看,扶苏所说的是否是真的。”
“难道你们觉得,寡人会觉得污秽之物泼在农田里便污染了庄稼吗?便污染了粮食吗?”
听着秦王嬴政那似笑非笑的声音,李斯昌平君顿时尴尬了起来。
他们还真是如此以为的,他们虽觉得大王实际,但还是怕大王有洁癖,看来是他们多想了。
于是众人便看向了医师夏无且和农家陈践,这两人,都在竹简里面有名字。
一个懂医术,一个懂农业。
农家陈践并没有率先言语,而是看向夏无且,笑道:“医者先言。”
对于医师,农家是尊敬的,且医家与农家也极为友好。
大殿上不是谦让的地方,因此,夏无且在谢过陈践后,便对秦王嬴政开口道。
“大王,臣在竹简里面所言,皆是真的,大医扁鹊以及众多老医师留下的医简都有如此记载。”
秦王嬴政于是露出满意的笑容,看向农家陈践。
陈践于是道:“大王,陈践所言,也皆是真的。”
“农家依托远古神农氏,教民于耕,在农家学说出现后,始祖许行便发现粪便的作用,只是少有人接受,楚国封君驱逐。”
“滕国国小,滕文公又想兴国,于是接受始祖许行,于是农田肥沃,粮食增产。”
“另,蔬菜若是用粪便,长势更好,始祖尝之,味道极佳,且臣也常吃,至今已近七十,身无大碍。”
“始祖许行,也八十余岁才终。”
这些,都是扶苏教陈践说的,因为这样,秦王嬴政才更加心动,也才更具有说服力。
于是,大殿上的众人都看起陈践,见其样貌,再看其身骨,便纷纷放心起来。
而秦王嬴政,在这时又看向了王翦。
王翦顿时道:“大王,臣军中并不出现乱便之事,长公子多忧了,大军每安营扎寨,都建有公厕。”
“但臣并不确定其余人是否有如此习惯,但臣确实有如此习惯。”
“军中若是乱便,且有众多士卒踩到,可是会影响士气的。”
说到最后,王翦便眨眨眼,于是众人莞尔一笑。
而扶苏则有些尴尬,他这才知晓,后世的知识,在大秦未必管用。
神特么军中大小便随意,他大意了。
王翦是老将,知道尿味与大便之味会影响士气,所以肯定有相对的解决方案,这便是名将,能细察入微。
秦王嬴政并没有立即回应王翦,而是看向扶苏,笑道。
“扶苏,你之猜测并不对。”
没错,军中大小便的问题确实是扶苏的猜测。
(冯亭:前260年死于长平,长平之战,便是因为他把上党郡投降给赵国引发的,而上党郡原本是韩国割让给秦国的土地,当时赵国主推接受上党郡的人是平原君赵胜,赵胜是战国四君子之一。
冯去疾、冯劫都是冯亭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