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隐形成本
半斤值个一分钱呢,都可以买一袋盐了。
一袋盐能吃好几个月!
“小老板,别啊,咱就按一开始说的卖!”
姜枣苦恼的左右看看,似才发现门后贴着的画。
她站起来,走到门边看了看,说道:“也行,我想到这木条子能干嘛了。
你把这幅画送我吧,我拿木条子做个画框得了,这画看着还挺好看的。”
小杨媳妇‘啊’了一声。
上前欣喜同意,“可以可以,这画是挺好看的吧,我家女儿就特稀罕这画,说上面的娃娃画的好看。”
小杨媳妇说着就想用手直接揭下来。
姜枣吓得心惊肉跳,连忙阻止,“别撕坏了,坏了我就不要了。”
“没事没事,这都贴这好久了,很好撕的。
你看,一撕就下来了,一点都没坏。”
姜枣真的心脏都骤停了。
这要撕坏一点,那她的200块就泡汤了。
双手接过画,仔细检查了一下。
除了背后一处因为撕扯,纸浆薄的只剩表面带颜料那一层外,其他都还好。
这要再不仔细,可就真破了。
她小心将画卷起来,把最薄的那一处卷到最里面,以防磕碰。
“那行,就按之前说的,我给你……”
“宿主,提醒一下用户须知,系统鉴定出来的宝物,你必须合法取得,不能采用偷、抢、骗等行为,一旦出现,你将失去对我的所有权。”
啊?
姜枣愣住。
她也没有偷,没有抢,没有骗啊?
“这不是和人家友好协商,对方自愿将这画作为赠品给我的吗?”
“你们信息不对等,你误导了卖家,卖家是处于不利地位的,你以这种手段获得,就可以被判定为骗。”
姜枣疑惑了。
“这跟讲价没什么区别啊,捡漏捡漏,就是捡到便宜的才叫漏啊?上回我买那个灰陶你也没说什么啊?”
“上回你虽然讨价还价了,但你给钱了。”
好吧,她反应过来了。
“也就是说,我不能一文不给?”
“是。”
行。
意思,宝物可以搭着卖,但不能搭着送。
“我最后确认一下,只要我出钱买就不算违规是吧,不管我出多少钱?”
“是的,只要出钱了就行,至于收成什么价,那是宿主你自己的能力。”
得嘞。
知道这事该怎么办了。
她接着上头那句继续说,“八分,本来说是八分。
但你刚才说你女儿喜欢这画,我就这么收走了,怕她回来要跟你闹。
这样吧,这画我出一分,一共给你九分钱,多出来的一分,你给你女儿买几颗糖哄哄她。”
系统:好家伙好家伙,一分钱就给收购了?
这就是卡在不违规的边缘疯狂试探是吧。
不管系统作何感想,反正小杨媳妇很乐意。
半斤没少不说,还多了一分钱,赚了!
这笔交易在双方都满意的情况下顺利交割。
姜枣把卷好的画放进棉衣口袋里,一手提着旧书,一手提着破塑料凳跟她们告别。
“小老板以后还来啊。”
走出筒子楼。
姜枣叫了个三轮车。
“去附近最大的废品收购站。”
系统这会终于有机会跟宿主说话了,它恨不得一吐为快。
“宿主,你也太抠了,就给一分钱啊,你就算出个两分钱,给对方凑个整一角钱也好啊。”
姜枣无奈,“你到底是谁的系统啊,我赚钱很难的好么。
一分钱不是钱了?一分钱可以买一袋盐吃好几个月了,你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我是用一分买来这画的吗?
算算我今天的支出,我明明花了一角钱才把这画收到手里的呀。”
道理是那么个道理,可系统还是觉得匪夷所思。
毕竟真正花到那副画上的钱也就一分而已。
姜枣知道系统所想,继续教育它。
“不是只有直接花在宝物上的钱才算钱的。
像我今天花钱收塑料凳和旧书,目的都是为了这画,这些都是收购宝物的隐形成本,没有这些支出,这画今天根本收不上来。
别说那些,就算现在我坐三轮车,依然是买画的隐形成本,我得去把手里的废品给卖掉。
再说,我敢多给价吗?
那个阿姨多难缠,你也见识到了,小杨媳妇也是看着好说话而已,实际也精明着呢。
这画我但凡价给高了,她们铁定怀疑,不卖给我。”
系统:那倒也是。
到了收购站,姜枣麻溜的把手上的废品一卖。
一共卖了三分钱。
直到走出废品收购站好久,姜枣还在扼腕。
“一共就卖了三分?三分!我这笔买卖亏大了啊!
宝儿,你刚看到没有,人家老板根本不收那个破塑料凳,那几根木条子也不要!完了只收旧书啊?
我两分一斤收贵了!那黑心阿姨,就这,还让我加钱!我加个鬼哦我加。”
系统:……
“算下来,你也就赔了七分,不是你说那算收画的隐形成本吗?
那相当于画就买成七分啊,也是捡了大漏了。”
姜枣还在痛心疾首。
“一码归一码,我想两手开花,如果普通收废品那边也能赚钱,岂不是更好?”
“愿望挺好的,但你看爷爷,估计希望不大。”
摸摸棉衣口袋里的布包,她想也是。
现在收废品的工作,尽收些不值钱的玩意,要想赚钱,还得收家电。
可这时候哪有废品家电给她收?
八十年代,三转一响还在广泛流行。
哪家结婚,要是能置办出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来,那已经算是条件非常好的了。
电视、冰箱、洗衣机这种高等家电进入寻常百姓家,估计还要等到九十年代去了。
所以,现在她上哪收废弃家电去?
认清现实的姜枣把矛头指向系统。
“看到没有,收废品亏了七分,这是收画的隐形成本,再加上刚过来坐的三轮车,也是隐形成本,都要算到那副画头上的。
就这,你还敢判定我没花钱骗取宝物?真是离了个大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