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有情况。”

姜枣愣了一下,没反应过来,“什么情况?”

“距离范围内扫描到宝贝。”

“啊,啊?你终于上线干活了啊,在哪在哪呢。”

反应过来的姜枣顿时激动了。

系统扫出来的东西最便宜也价值十块钱。

十块钱!什么概念?

十块钱在现代吃不了一碗面。

但在现在,它可以吃五十三个大包子,六十六碗馄炖,一毛八一斤的大米可以买五十五斤,家里的米缸可以直接灌满!

面粉贵一些,三毛三一斤,但也可以买三十斤了。

这没关系,她一个南方人,就喜欢吃大米,米饭好吃,性价比又高!

脑子快速换算了一堆东西,她这会眼睛都快冒绿光了。

没办法,她快穷疯了!

系统第一次干活,也有一些激动,但它控制的比较好。

“屋后面簸箕下面。”

姜枣依言找到那个簸箕,翻看一看,下面就一个泥罐子。

应该是专门腌咸菜的罐子,往里一瞧,上面还压着一块石头,菜应该是今天新腌的,正沥水呢。

她左瞧瞧右看看,有些不确定。

“你说的就是这个灰不拉几的泥罐子?看着不像值钱的样子啊。”

系统不满她质疑它的专业能力,“古董都是越旧越值钱的,几千年前的东西,又是从土里挖出来的,能是新的吗?新的都是仿的,不值钱!”

“我就说说,你怎么还急眼了呢,有这东西的详细介绍吗?”

“当然有。”

系统接下来就给她展示了一个界面,上面显示:

宝贝名称:汉灰陶加彩罐

品种:灰陶

年代:汉代

简介:汉灰陶加彩罐,器形周正,瓶口有缺,品相较为完好,窄口宽肚,束颈,平底,瓶身为螺旋凹弦纹,高24厘米,腹径22厘米。

价值评估:20-100元(以当前物价为标准)

姜枣看完有些疑惑,“汉代的古董,就值几十块?你逗我玩呢?这该不是仿的吧。”

系统知道她就是个古玩小白,给她科普道:

“灰陶罐是汉代的一种陶器,你也看到了,这是用泥巴制成的陶器。

颜色一般为土黄、灰以及黑色,其中黑色最为常见。

瓶身多为圆形、方形、椭圆形等。

这种罐子在汉代主要是放粮食、水或者酱油的,是很日常的陶器。

但因是泥土烧制,比较容易碎,所以价格区间波动比较大。

像你这个,瓶口缺了一块,那就不值钱了。

除此之外,陶罐上的纹饰也影响价格。

一般百姓使用的陶罐上面最常见的是几何纹饰,你看这个罐子上面就是水波纹的几何图形。

而贵族使用的罐子多纹龙、凤、鸟、兽等,不仅具有普遍意义上的装饰性,同时还寓意吉祥。

今天如果发现的是那种罐子,那就值钱,后世很多收录在省省级以上国家博物馆的都是有价无市。

流通在古玩家手上的也都价值几百万。

我说的几百万是你那个时代的价值,放当下,也就几百块,不识货的遇上捡漏的,几块钱卖了也有可能。”

姜枣听明白了一些,“无论哪个时代,平民用的东西都便宜,特权阶级用的东西都贵,活着是这样,死了也这样。”

完了她一顿,接着说:“按你的意思,这东西就算到我手了,我要不懂行,找不到合适的买家,也不一定能卖上你评估的价?”

系统回她:“那不然呢,古董捡漏不就赚这个差价?”

姜枣的心凉了一大截。

原以为系统发现了宝物,她就能发大财。

如今看来,收了宝物,能不能按理想价格卖出去还是个大问题,这中间麻烦得很。

系统看她皱着眉头站着不动弹,催促道:

“怎么卖先不说,一会出去了问问就是,反正你已经有了心理价,总不至于被人坑了,太便宜咱先不卖,等有合适的机会再卖就是了。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你怎么把这罐子给买下来,这家人可没说要卖这个罐子。”

对啊!

怎么卖先不提,现在最重要的是怎么把这罐子给买回去!

姜枣咬了咬牙,她等不急捂热这个宝贝了,她今天就要脱手,完了拿钱给爷爷买米买面买大包子!

宝贝评估的价值是20-100块,十块钱是怎么都能卖出去的!

下定决心后,她回到前屋,刚进院子,就看到爷爷在搬废品。

她急忙上前帮忙。

“不用你,我都搬的差不多了,搬完这一趟,我们就能走了。”

姜枣拉着姜爷爷到一边,悄声说道:“爷爷,我刚去屋后面看了一圈,我发现个值钱玩意,我们买下来吧,转手就能赚钱。”

姜爷爷纳闷,什么值钱玩意放后屋?

“什么东西?”

“一个腌咸菜的罐子。”

姜爷爷有些为难。

先不说一个咸菜罐子能有多值钱,就算值钱,人家也没说要卖啊。

而且那物件正腌着菜呢,把它买走,你让人家菜放哪?

姜爷爷把担心给姜枣说了。

她当然知道这些,就是她不好出面,所以才让爷爷帮忙啊。

“我不管,我就要那个罐子!”

姜枣知道爷爷疼她,没办法了,只能耍赖。

姜爷爷果然吃她这一招,“好好好,不就是个咸菜罐子吗,你想要我就去问问。”

老爷子想,好东西他给不了孙女,但一个咸菜罐子他还给不了吗?

谁家没几个罐子啊,这东西又不稀奇。

孙女想要,他就想办法弄到就是。

姜枣跟着爷爷再次进屋。

刘三强听说他们想要他家的咸菜罐子,还有点惊讶。

“咋了,你家缺罐子腌菜啊,我要有多的罐子,倒可以卖你一个,但我家就那么一个罐子,卖给你,这菜装哪啊?”

姜枣眼巴巴的望着刘三强。

“三强叔,你家咸菜腌的好,我闻着真香,我在家就腌不出这个味道。

我想着可能是罐子的原因,你就把罐子卖给我吧,这罐子都腌入味了,我把菜放进去肯定也能腌出好吃的咸菜。”

这套说辞,跟泡泡菜跑去跟邻居要老盐水是一个道理。

一般人听到别人夸自家做的东西好,主人家都是自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