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益上初中的时候就是班上的小透明,除了学习成绩好,他在别人眼里没有任何能提得上嘴的优点。

徐天益高一就读于实验一班,他长得不高,体检的时候测量身高只有一米六八,在男生堆里是一个很瘦小的存在。

因为这个原因,班级做操或者需要排队的时候每次都让他站在第一排。

他不爱打篮球,和班上那些男生玩不到一起去,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课余时间就一个人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看书、做题。

徐天益平时生活上没有什么运动量,肌肉量不多,身材偏向骨瘦如柴,给人一种一推就倒、很好欺负的感觉。

本来徐天益以为自己会一直在高中维持之前同学们给的“透明人”标签,因为某个人的对他毫不吝啬的表扬,让他慢慢在班级里有了存在感,并且这种存在感越来越强。

艾知舒被陆老师下了任务,选出几个数学成绩好的同学交给他,供他参考,从中推出三位去参加数学竞赛。

经过艾知舒一段时间的观察,她把徐天益的名字也写进去。

尽管陆老师觉得徐天益读书太死板,脑子没有其他成绩好的同学灵活,但艾知舒还是极力推荐。

“每天都能看到他在别人放松休息的时候还研究数学题,虽然数学竞赛这种事情可能更看重天赋,但钻研精神也必不可少,不是吗,老师。徐天益看起来对数学真的很感兴趣,而且也足够努力,不能因为他成绩略逊色天才型选手,就否定掉他的能力。”

陆老师沉默地看着艾知舒,他也不是说不相信徐天益的实力,只是……

徐天益为人内向老实,平时根本不敢主动和女生说话,要是有人跟他搭话几句,他就会开始结结巴巴的,特别容易紧张,初中就读于一所农村学校,能参加大型比赛的名额少之又少,陆老师怕他没登过这么大的舞台,一紧张就可能会发挥失误。

徐天益后来发现陆老师是有远见的,复读也正是因为高考的时候紧张过度……

这毕竟是省里面十分重视的一次数学竞赛,他作为这次年段的指导老师,他压力也很大,毕竟上一届参加这个比赛的时候他们学校可是带出了几个一等奖,得奖比重之高,他怕万一这次没有延续辉煌的话,会被别的学校看了笑话。

“你为什么这么看好徐天益,你有几成的把握觉得他能杀出重围?”

“我……我不知道。”艾知舒支支吾吾地回答着,她组织了一下措辞,随后说道,“我只是觉得他需要一次机会,一次证明自己、让所有人都看到他的能力的机会。”

艾知舒从开学的时候就发现,班里的老师大多数都比较喜欢程权那种类型的男同学,在学习上很有天赋,不用很费神费力地读书成绩就能排前几名,一点就通,而且看起来很阳光,经得起打趣,开得起玩笑,所以在生活中、在学业上对他更加重视,更加亲近。

相反,徐天益这样沉默寡言的学生,课上不爱和老师互动,课下也不会主动向老师提问问题,在旁人看来,徐天益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成天坐在位置上,没有什么活力的样子,只知道抱着本书死死地、反复地啃着,但就算是这样,他的成绩在年段中也并没有很突出,在老师眼里可能会觉得难以接近,交流比较少,关注度也相比较减少了很多。

徐天益不知道艾知舒最后到底用了什么办法说服陆老师,让他参加数学竞赛的,他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他也很震惊。

那是他上了高中以后第一次主动和一个女生对视。

艾知舒的眼神里满是没由来的对他的信任和鼓励,徐天益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心头莫名地有一阵悸动。

后来,他不负艾知舒的期望,居然真的拿得了竞赛的一等奖,陆老师也对他刮目相看,终于开始重视他的数学才能。

艾知舒心里连连肯定,自己果然没看错人。

虽然程权在这次数学竞赛中也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但是身边的人好像都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这次竞赛结果出来以后,他们都把目光放到徐天益身上。

虽然徐天益的成绩在班里算是中等偏上,但是在这种含金量极高的大型比赛中,能拿到一等奖属实不容易,班上的同学乃至其他学科的任课老师,都很佩服徐天益的付出和成果。

徐天益为了这次竞赛确实付出了太多太多的努力了,每日废寝忘食地做着数学卷子,翻着数学教材,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

站在讲台上接受表彰的时候,徐天益再一次望向了艾知舒,她由衷地祝贺他,朝着他浅浅微笑,此刻,他似乎缓过一口气,悬着的心也慢慢放松,在自己都没有察觉的情况下也回以笑容。

“恭喜你呀,拿到一等奖,你也太厉害了吧。”下课以后,艾知舒到教室外面的饮水机接水回来,迎面碰上站在班级门口的徐天益,她主动和他搭话。

“谢谢。”徐天益不仅是在感谢艾知舒对他的夸奖,也是在感谢当时她在陆老师面前为他争取这次机会。

他那时因为漏拿了一张数学卷子,想去办公室找陆老师要一份,碰巧听到了他们的对话。

艾知舒见没什么话说了,于是侧过身与他擦肩而过,捧着保温杯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徐天益停顿了一会,扭头看着她的背影,他其实是看到艾知舒出门了,才起身跟上的,没想到碰上面以后,自己却不知道该和她说些什么,最后还是艾知舒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但他还是没有将话题延续,只说了一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