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两难境地
座上宾客纷纷窃窃私语,私下里都看不出这菜的厉害之处,不过就是一盘大米锅巴,比起方才上的任何一道菜肴,都稍显逊色。
长公主也是不解,问道:“你这是和用意?”
“公主别急。”
将军夫人再次击掌,小厮们又端起一盏香气四溢的汤汁浇在‘城墙’之上。
锅巴吸饱了滚烫的汤汁,却更加坚固了。
“长公主殿下,这道菜名为固若金汤。”
“这米是晏夫人先前从季县带来的,以边疆之米筑这锅巴‘城墙’,溶水后更加牢固的想法,也是她私下悄悄说与我听的,想必你听了菜名便已知道其中巧思。”
长公主微微颔首:“固若金汤?确实有心了。”
将军夫人举起桌面上的琉璃酒杯,道:“各位,今日再次同聚,便借这道‘固若金汤’与杯中酒祝愿山河无恙、乐土永存。”
众女眷一同举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一段话说的荡气回肠,在座宾客无不热血沸腾,唯独李娇冉面色不悦。
她正巧又站在将军夫人对面,一时间李娇冉的黑脸无比显眼。
“李家小姐可是有何见解?”将军夫人放下酒盏,轻声问她。
李娇冉在坑自家家姐这件事上倒是丝毫不含糊,她张口就泼起污水来:“长公主殿下、将军夫人,并非我有意想拆家姐的台,实在是替二位担忧。”
仅一句话便成功让所有人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自己身上,连同公主都向她望来。
“此话怎讲?”将军夫人虽开口在问,但显然被她扫了兴致,面露不悦之色。
“各位姐姐莫恼,我只是怕这‘锅巴城墙’招来灾祸,照家姐所说,边疆之米来之不易,若各位不吃,那便是糟蹋粮食,若各位要吃,那就得毁了这座‘锅巴城墙’,只怕日后有人将此事传出去了,在座的各位都要落得一个不敬边城之将的罪名。”
一时间在座的宾客纷纷放下筷子,男宾席也传来争论声。
屏风那边传来一男子的声音:“家父曾在旱灾时期负责向边疆运送过赈灾粮,听他说边疆普通百姓在战时或遇灾都是极难吃到大米的,时长以糙米煮粥果腹,哪怕是寻常时期,为了节省粮食,也都会将大米混着粟米吃,这一道‘固若金汤’,看分量够百姓家中吃一周之久了,确实不可浪费。”
另一人又争辩道:“不可,若众人要此菜,只怕要将这城墙砸碎,圣上极为信奉玄学一道,这么做寓意不吉利,日后若是有心之人说与圣上听,我们便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宾客们神色惶惶,好好地一顿筵席,如今倒像是众人的催命符一般。
“各位别急,我知晓大家的担忧,此事我有法子。”
说罢姜绾在众人的注视下,拿起筷子,大喇喇从‘城墙’上掀了一片锅巴下来。
李娇冉挑着眉,满心疑惑只想看看如此进退两难的境地,她的好家姐要如何应对。凭什么只有李静怡在长公主殿下和将军夫人面前出了头,可她李娇冉就得被强行安排坐到桌尾。
姜绾全然不急,她要丫鬟拿来一根尖细的剔牙竹签来,沾着盘中的金汤,在锅巴上细细画了几道。
将军夫人与她身边的女眷们都凑过头来,却没一人看懂锅巴上画的是什么。
“夫人,如此便可以吃了。”姜绾在一众女眷惊疑的目光中,将锅巴塞进口中,咀嚼吞吃。
锅巴每一粒米都裹了一层蟹黄粉,煎的金黄酥脆,以海鲜炖煮出的浓稠金色汤汁浇淋,吃起来仍保留着酥脆的口感,可有不会太过干柴,一时间口中满是鲜香。
姜绾吃完过瘾地叹了句:“好吃!将军府的家厨确实厨艺了得,多谢姐姐邀约了。”
将军夫人拉过她:“你怎么就先吃了,倒是说说这画的是什么啊?”
姜绾明朗一笑,道:“各位担忧之事有二,其实只要解决其中之一,另一事也会迎刃而解。”
“我方才所画的是常胜符,有战事常胜、家国兴盛之意,若各位担心拆了‘锅巴城墙’会招致灾祸,那我们在锅巴上画上常胜符再食用,便算与之相抵了吧。”既然是玄学的问题,那便用玄学将其击败。
姜绾一边说着,一边又拈起一片锅巴,画符后吞下。
将军夫人拍手叫好:“这法子确实妙,在座诸位若没人都能画上一符,也算是为家国祈福了吧。”
说罢她也伸出筷子夹过一片锅巴画起符来。
长公主紧随其后,吃下一片锅巴,看样子也觉得味道不错,连连点头。
其余众人见状,纷纷争抢起锅巴来,生怕晚了一步锅巴被分食完。
用过餐后,众人又三三两两结对闲聊,将军夫人很是有心,在可以相看的两侧回廊上摆了些饮茶的矮几,男女落座后隔着绿荫与假山,虽看不真切,但影影绰绰的风姿更是别有一番情调。
长公主殿下与将军夫人入后院叙旧去了,林夫人餐后也匆匆告辞离去,姜绾正觉得无趣,准备去方才的湖心亭中小坐,路过饮茶回廊时却被陆云溪牵住了衣袖。
“绾绾,你看看对面是谁?”
说吧还朝对面使了个眼色,果不其然,一个高挑的郎君正站在对面,心急地望向姜绾的方向。
陆云溪见姜绾看清了,又接着又道:“先前你落水昏迷,想必是为了杨家二郎吧,他那时也心急如焚,但怕污了你的名声,始终没能去李府寻你。”
“他一直盼着你早些醒来,这些年推拒了所有说亲的媒人,只想着你一醒便向你提亲,哪知你才刚醒便急急嫁了人。还有这个你拿去,记得避着点人,小心些看。”陆云溪偷偷摸摸朝姜绾手里一塞,便装做什么事也没有的模样离开了。
姜绾摊开手一看,手中是一张纸条,她既没管身后的人,也没再回应对面的杨二郎,看也没看将纸条团了团便丢进了池子中。
那杨二郎更是眼睁睁看着池中锦鲤,将那团纸条当做是主人投喂的食物,一涌而上拆吃入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