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记得吃药
等到林训喝完半杯,把茶杯放回桌上,
詹岫才整理好思绪,问了第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选择这么不惜人命的做法?”
和当时杨成化的第一反应一样。
林训的回答却稍显不耐烦,“我为什么要考虑这么多?”
詹岫的脸色顿时变得不好看。
杨成化见气氛微妙,怕詹岫把林训在副本里做的事,套用现实世界的法律来进行裁定。
杨成化复述林训当时对他说的话,“詹组长,你别误会。当时林训也是出于无奈的考虑,采用强制手段,能够避免很多隐患。”
詹岫闻言,意味深长的看杨成化一眼,
不过,詹岫到底没有把副本里的死亡,归咎到林训头上,只是无比郑重的提醒林训,
“我们做事的准则,一定把人命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林训把茶杯推回到詹岫面前,“所以我只是个学犯罪心理学的。”
詹岫终于笑了一下,有些无奈,“本来是想把你吸收进入组织,但因为你在这次副本内的做法,可能我的申请要被打回来了。”
据詹岫所知,两次副本,林训都能成功的从副本里活着出来。
第一次的时候,对詹岫来说只是惊讶,所以他还能因为林训有精神病,毫不犹豫的放弃吸收林训进入的想法。
但紧接着又有第二次,还是能够完全主导,带着这么多人,全身而退。
这就已经不是一个“精神病”,就能劝退他的理由了。
可惜,林训表现出来的想法,不知是受精神病的影响还是什么,与他们的核心责任已经彻底违背了.....
林训斜睨詹岫,
“我天天游手好闲挺舒服的,怎么可能想跟着你们一起工作?”
詹岫:“......?”
詹岫被噎得不轻。
缓了一会儿,才重新找回思绪,
“正式入职或许是没办法了,但我想,邀请你成为外聘专家。”
外聘专家,其实就是让林训不挂职称,但可以帮忙做事的意思。
林训一听,眉毛拧得仿佛能夹死一只苍蝇。
詹岫见此,连忙补充,
“作为条件,我们会给你额外的工资补贴,还有离开疗养院,能够正常生活。”
听到后半句,林训表情瞬间舒展开来。
“不过,”詹岫说完最后半句,“你需要处于一定的监护之下,还要每周去见一次医生。”
林训把詹岫面前的那杯茶又挪了回来,“成交。”
他有预感自己很快会离开疗养院,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虽然疗养院里的日子也挺舒心的,但他还是更向往自由的生活。
把茶杯盖子揭开,送到嘴边,林训动作突然顿住,“我还有一个条件。”
詹岫没想到林训这么轻松就答应了,听见他转头又主动提出另外的条件,以为事情有变,顿时如临大敌,“你说。”
林训怀念道,“我想再回去看看我的病友,下次相见不知道是何时,我已经开始想念他们了。”
詹岫:“.....”
...
...
詹岫自然不会拒绝这么简单的条件。
只是心里又暗暗加大了以后对林训的监护计划,放了一个精神病出来,实在担心出事。
离开前,林训让杨成化先等等,他去趟卫生间。
杨成化便坐在办公室里,同时联系局里,准备好做检测。
肉被炸过以后,想做检测,并不容易。
但堆积了这么多事,终于有一桩案子快要结束,到底还是让杨成化松了口气。
“杨队。”
杨成化从手机里繁琐消息中抬起头来,看向坐在桌后的詹岫。
“你有没有发现,”詹岫斟酌着用词,“你的想法,在不自觉的改变?”
杨成化没听明白:“改变?”
詹岫指了指林训刚才坐过的位置,“说到人命更重要的时候,你帮他解释,其实说明你的想法,已经偏向他的想法了。”
詹岫说的话,在杨成化脑子里消化了半晌。
他想到了很多种解释,比如,他只是想帮林训解释,没有其他意思。
又比如,他只是权衡当时的情况,支撑最有利的做法,等等.....
但最后,杨成化意识到,在他所想的每个理由里,他其实已经把生命的重要性,放到了偏后的位置。
他一直以来的责任,职责....
詹岫:“我不知道你在副本那种高压的环境下,到底经受了怎样的心理状况变化,但我觉得你可以找时间和心理医生谈谈。你先是稽查,然后才是一个进入过副本的第一类人。”
杨成化沉默。
詹岫其实猜错了一点,也是他现在才清楚意识到的问题。
他的变化,并非因为环境,而是因为林训的所作所为,还有对他说过的话。
“我明白了,谢谢提醒。”杨成化感谢道。
詹岫笑笑,“小事,都是朋友。”
杨成化也跟着笑了笑。
他意识到的,受到林训影响的问题,他并不准备告诉詹岫。
因为在他看来......改变才是正确的。
...
...
离开镇上,林训和杨成化带着邓母和一盒子尸块骨头先回了局里。
林训想到和詹岫谈好的条件,把裤子往上提了提,露出脚脖子上的电子监控锁,
“既然以后我不用回疗养院了,是不是可以把这玩意儿取下来了?”
杨成化低头看了一眼,
“詹组长的意思是你还需要监护,不用住在疗养院,不代表你的病也好了,所以还是要继续戴着。”
林训幽幽叹气,“哪里是因为精神病,明明是还觉得我是个嫌疑犯。”
杨成化:“......”
这话叫他怎么接?
林训放下裤脚,“行吧,我先回去了。”
杨成化:“我送你。”
林训斜眼看他,“既然都让我戴上脚环了,你还怕什么?我现在也算是半自由吧,单独坐车回家的自由也没有吗?”
杨成化思索半晌,到底还是点了点头,
“记得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