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琼州海峡,遇龙吼船!
翌日。
两道圣旨自奉天门出紫禁城。
一道是太子妃吕氏,教子无方,贬为庶人。
一道是皇孙朱允炆大不逆,不敬上,降爵为辅国将军。
吕氏没人在意。
关于朱允炆的圣旨引起了武将勋贵和文官集团的不满。
武将勋贵不满,是觉得这样的惩罚太轻了。
再不济,也应该贬为庶人,圈禁起来才对。
文官不满皇帝不应以人未有之事,而降罪于人,认为朱允炆无罪。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奏书堆满了御案,朱元璋全部无视。
与百官不同,底层百姓更在意的是琼王朱桢。
天幕里的后世人已经明确说过了,大明就是在他的手中兴盛,开创了华夏汉人王朝前所未有的疆域版图,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
加之皇宫中又传出了皇帝不日将要乘船出海,前往琼州岛的消息。
一时间,关于皇帝是特地前往琼州传皇位给琼王的猜测甚嚣尘上。
武英殿。
朱元璋召集了诸多大臣。
“过两天咱准备出海去琼州府一趟,老哥哥,你得留下帮咱家老五。”
须发皆白,拄着拐杖的信国公汤和拱手:“臣必定竭尽全力。”
朱元璋托其起身,拍了拍汤和的手背,两兄弟的感情尽在不言中。
此次前往琼州,朱元璋决定让五子周王朱橚留守京城,暂时监国。
朱元璋与马秀英嫡子共五人。
嫡长子已逝懿文太子朱标,嫡次子秦王朱樉,嫡三子晋王朱棡,嫡四子燕王朱棣,嫡五子周王朱橚。
之所以让五子朱橚留守京城监国,只因在尚存活于世的嫡子中,这位勉强还像是个人。
“遇事不决,多问问你汤伯的意见。”朱元璋对身旁的朱橚嘱咐道。
朱橚当即向汤和躬身拱手:“劳烦汤伯了。”
汤和摆手,言受不得周王大礼。
除了信国公汤和,朱元璋还安排了颖国公傅友德接手京防,宋国公冯胜驻守宫门。
这三位,皆是现如今大明武将勋贵中最为强悍的存在。
南征北战,立下无数功劳(汤和有少许水分),在军中影响力极大。
有他们辅佐坐镇,短时间内压制住朝臣,京城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随后又让吏部尚书詹徽、刑部尚书杨靖等六部尚书、左右侍郎,都察院左右御史,大理寺,太常寺,太仆寺等主官拜见朱橚。
命他们在自己离京的时日里好生辅佐周王监国,不得怠慢、玩忽职守。
又让锦衣卫时刻监察,旦有异动,立刻汇报给周王和信国公。
将一切都安排好。
两日后。
一艘长148米,宽60米的四层巨大木制帆船停泊于连绵长江水面上。
这是伪汉陈友谅被歼灭后,遗留下来的战利品,被称之为宝船。
旌旗飘扬,仪仗威武。
龙旗大纛下,朱元璋换下往日龙袍,穿着朴素布衣。
然而,人的气质不因衣物改变。
即使不穿龙袍,他身上那股铁血皇帝的威势仍旧,一个眼神,便能让人胆寒。
周王朱橚领着百官目视皇帝登临宝船,十二张巨大帆布升起,江风呼啸。
“恭送陛下!!!”
“恭送陛下!!!”
“恭送陛下!!!”
宝船扬帆起航,沿着翻涌长江顺流而下,直奔汪洋大海。
然而,才登船没多久就有人遭不住了。
“呕~”
甲板上,往日里骄横无比的凉国公蓝玉面色苍白的扶着船体,口中不时喷吐出恶臭之物。
“哈哈,凉国公你平日里不是横的很吗?怎么坐起船来像个娘们啊?”
“啧啧啧,还真是让人没想到,原来咱大明威名赫赫的凉国公,竟然晕船啊!”
朱元璋闻讯赶来,正好看到一群人在甲板上出言嘲笑蓝玉,其中以他的儿子秦王朱樉、燕王朱棣最为嚣张。
当即脸一黑,快步上前给这两个逆子后脑勺一人来了一下。
“啪!”
“啪!”
两人头都不用回就知道来人是谁,在这艘宝船上敢打自己的,除了自家老头子没有别人了。
“全都给咱滚回船舱!”
除值守的将士外,其余人全部快速离去,跑的最快的还是皇帝的儿子。
“呕~”
看着还在呕吐的蓝玉,朱元璋微微摇头。
“堂堂国朝公爵,连个船都坐不得,蓝玉你真是给你姐夫丢人!!”
蓝玉现在虚弱的已是说不出话,面对皇帝的训斥半点反应都没有。
见状,朱元璋只得唤来御医为其医治。
其实蓝玉会晕船这事他早就知晓了,但朱元璋还是特地带上了这位凉国公。
原因很简单,消除隐患。
蓝玉这厮,是出了名的骄横,曾经纵兵毁自家关隘,与元主妃子有私,致使元妃羞愧自杀。
蓄养众多庄奴、义子,强占民田。
本来他的爵位应当是梁国公,后面也变成了凉国公,以示警告。
整个大明能压制住这厮的不过数人。
已逝的懿文太子朱标、开平王常遇春、中山王徐达、岐阳王李文忠。
当然还有朱元璋这位大明开国皇帝。
除此之外,没有人能让其服气。
是以,朱元璋带上了他,不愿在自己离京期间,让这厮留在京城里。
除了蓝玉,船上还有一位国公,曹国公李景隆。
从关系上来讲,朱元璋是李景隆的舅公。
相比于蓝玉,李景隆就要安分的多。
带上他,是因为前几日天幕的一句话。
【以曹国公李景隆、长兴侯耿炳文为首,武将勋贵们全在家闭门不出。】
因为朱允炆的所作所为,故而朱元璋对李景隆倒也算不上是忌惮,应当说是不爽。
让其一同前往琼州,是打算趁此机会好好敲打这个外甥孙一番。
于是,接下来航行的路上,李景隆一天最少被皇帝逮住训斥三次。
钓鱼被骂,在甲板上吹风被骂,窝在船舱里还是被骂,最惨的是练武也要被骂。
导致李景隆一度怀疑人生,觉得皇帝对自己有杀心,忧心忡忡。
最后是在表叔朱棣的提醒下才反应过来,舅公这是因为天幕说自己不尊朱允炆那个小崽子的命令而特意敲打。
可就算是知道了原因也无济于事,这种事情辩解是没有用的,只能装作不知道,等皇帝发泄完心中的情绪。
总而言之,上船的两位国公都挺悲催的。
一个晕船晕到不知白天黑夜,一个被训斥的怀疑人生。
宝船上其实还有一个特别的人,一个被众人无视的人,那就是本应在东陵为懿文太子朱标守陵的朱允炆!
原计划中本来是没有他的份,但临行前的几日,朱允炆每天都写自省信。
朱元璋看了,写的十分深刻。
在自省信中,朱允炆表达了对做出残害血亲行为的羞愧,感激六叔琼王朱桢的力挽狂澜。
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为此付出代价,亲自登门诸王京中府邸,请求原谅。
同时,他还想亲自前往琼州,向六叔道一声感谢。
朱元璋明知道他有演戏的成分在,可终究答应了,让其上了这艘前往琼州府的宝船。
上船之后,知晓众人不待见自己,朱允炆鲜少在船上走动,基本都待在船舱内。
......
终于。
在连续航行了半个月后,宝船进入琼州海峡。
“轰隆隆——”
天边传来低沉的轰鸣声,宛若龙吟。
“轰隆隆——”
“轰隆隆——”
“轰隆隆——”
这让宝船上的众人随即想到了天幕后世人所说的,喷吐着滚滚黑烟,发出阵阵龙吼的钢铁巨舰。
朱元璋听到后第一时间走出房间,甲板上此时已经站满了人。
循着‘龙吼’声的方向望去,未见船影,唯有蓝天白云下的滚滚黑烟。
“换船。”
随后朱元璋带着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凉国公蓝玉、曹国公李景隆以及锦衣卫都指挥使蒋瓛、朱允炆,换乘了随行的普通商船。
宝船则返航前往雷州府停泊待命。
换船是为了微服私访,微服私访才能见识到在琼王治下真正的琼州府样貌。
“轰隆隆——”
低沉的轰鸣声有规律的响起,且随着商船向琼州岛前进,轰鸣声愈发响亮。
大约十多分钟后,远处海平线出现一道黑影,黑影逐渐放大,最终变成了狰狞的钢铁怪物。
钢铁怪物长达百余米,比宝船还要巨大,船身周围开着许多方形小窗,小窗内有着圆形黑洞,不知何物。
甲板上,数百名手持好似烧火棍的将士严阵以待。
当两船仅剩百米时,一名将士手中烧火棍火光闪烁,发出雷鸣之音。
“砰!”
“前方琼州海域,吾等奉王命巡视,速速停下接受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