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会两大高手平川义仁和岩丸宗彦被苏幕遮斩杀后,铁军大刀队军心大振,士兵们同仇敌忾,奋勇杀敌,一口气又接连斩杀日军两百余人,令随后赶来的日军第十四师团“豺狼参谋”辻政信震惊不已。
辻政信曾先后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一二八”事变爆发后,随步兵第七联队被派往中国上海参与作战,在后续战斗中被我军击伤。次年9月,辻政信奉调到日军参谋本部总务部第一课(动员编制课),时任课长是东条英机。在日本侵华战争中,辻政信与石原莞尔、濑岛龙三并称为“昭和三参谋”,且辻政信一直视石原莞尔为自已的“精神导师”。辻政信喜欢常年戴着一副平光眼镜,外表给人的印象温文尔雅,内心其实异常残暴,曾生食战俘人肉,故被人称为“豺狼参谋”。
随着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辻政信担任日军第十四师团少将参谋,与师团长土肥原贤二中将一起,率领日军第十四师团侵入山东,占领青岛,随即又一路东进,直扑大名府军政自治区。
辻政信自抵达中国后,每到一处,几乎都能敏锐地预计到日军将在何时、何地、何处与我军展开激战,为此,还专门写了一本名叫《只要读了就能赢》的关于在我国各地作战的手册,从民情、地形、气象、卫生、防疫、战法、兵器等方面都讲述的十分详细。
对于大名府军政自治区、“玉帅”冯圣良和他创建的铁军,“豺狼参谋”辻政信自认为全都了如指掌,特别是在淞沪抗战时,辻政信所在的日军第九师团与冯圣良率领的铁军在江湾、庙行一带遭遇,双方短兵相接,白刃互搏,极其惨烈。从那时起,辻政信就预判到在不久的将来,自已将会再次与这支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到那时,“玉帅”冯圣良和他率领的铁军必将成为日军最难缠的对手。
也正是有了这种预判,辻政信才会通过土肥原贤二负责的日本特务机关---竹机关,几年来在省城与大名府遍布暗哨,多方收集、打探铁军的任何动向,哪怕是铁军士兵每天上街采买的食材,无孔不入的日本间谍都能及时反馈给辻政信。
自以为对铁军“知已知彼,将百战不殆”的“豺狼参谋”辻政信,万万没想到,大名府近在咫尺,而自已与铁军遭遇的首战就被对手来了个下马威。
次日黎明时分,日军第十四师团2.3万余人,在师团长土肥原贤二中将的率领下,赶到了距离大名府12公里的集镇黄谷畈。
而此时,“玉帅”冯圣良早已率领着1.3万铁军将士们严阵以待,大战一触即发。
土肥原贤二身为日军第十四师团中将师团长,同时还是日本特务机关---竹机关的主要负责人。此前,他早已从“青木会社”社长井深彦太郎那里了解过大名府军政自治区的防务情况,也知道,想通过“劝降”的方式让冯圣良拱手让出大名府是徒劳的,便与辻政信商议后,命令炮兵联队对铁军阵地立即实施炮击。
一时间,密集的炮火几乎覆盖了整个前沿阵地。
炮声间隙,日军开始朝铁军前沿阵地发起猛攻,躲藏在堑壕里的铁军将士们挺身而出,与日军展开激烈的枪战。
久攻不下的日军又开始实施第二轮炮击,铁军士兵们纷纷蜷缩进堑壕内以躲避日军的炮火。待炮火声停止后,将士们又迅速从堑壕内一跃而出,举枪还击。
一轮又一轮的激烈交锋,双方虽互有伤亡,但是,铁军坚守的阵地却寸土未让。
当夜,苏幕遮率领一百多名大刀队士兵,悄悄摸进了日军炮兵阵地,趁其疏于防范,大刀队士兵们冲进敌营,挥刀砍杀。此时的日军炮兵联队的士兵,一部分人还在睡梦中就去见了阎王爷,一部分人在黑夜中边勉强抵抗,边仓皇撤退。铁军大刀队乘胜追击,共计砍杀日军120余名,并焚烧炮车10余辆。
凌晨1时30分,铁军参谋长汤忠言率领大刀队二百余人,向日军的前哨据点发起猛攻,将在此处宿营的日军悉数砍杀,缴获机枪10余挺。
得知铁军突袭的土肥原贤二中将怒不可遏,天明后,立即命令炮兵联队朝铁军前沿阵地发起更猛烈地炮击,直接将铁军构筑的黄谷畈第一道防线炸成了焦土。
顽强的铁军将士迅速转移至第二道防线内,继续与日军展开拉锯战。
为防止铁军大刀队夜间突袭,一连十几天,“豺狼参谋”辻政信命令日军加强夜间巡逻,还在多处埋伏了机枪手,以应对大刀队的夜间行动。
自古兵不厌诈,面对日军的防范,铁军大刀队让部分士兵晚间故意到日军驻地附近一闪而过,待日军机枪手发现时,他们早已趁着夜色返回了阵地。
而苏幕遮则率领着其他大刀队士兵,连夜摸到位于黄谷畈集镇最外面的碾子湾附近,迅速解决掉日军哨兵,又挥舞起大刀冲入日军营房,打得日军措手不及,砍瓜切菜般把在此宿营的一支日军骑兵联队砍杀殆尽。
七日后,矶谷廉介中将率领的日军第十师团两万余人陆续赶到黄谷畈,与日军第十四师团会合一处,朝铁军阵地发起了更加猛烈地攻击,双方围绕着铁军构筑在黄谷畈的几个防御阵地,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战斗异常惨烈。
铁军将士们与日军激战数小时,肉搏冲锋十几次,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双方你来我往,伤亡惨重。
“玉帅”冯圣良坐镇前沿阵地,指挥铁军与大批日军酣战之时,苏幕遮带领着铁军第三方面军七旅七团一营大刀队近五百余人,从侧翼杀入日军的炮兵阵地,砍杀百余名日军炮兵,一举夺取敌人阵地,并缴获大量的火炮和弹药。
日军迅速调集大批部队进行反扑。
面对数倍于自已的日军,在人数上处于劣势的大刀队士兵们并不畏惧,与冲上阵地的日军展开肉搏。随后,苏幕遮又命令大刀队士兵们烧毁日军的辎重粮草,又将缴获的火炮和装甲车全部炸毁,在铁军参谋长汤忠言率领的铁军后续部队掩护下撤出阵地。
在此次战斗中,铁军大获全胜,苏幕遮率领的大刀队血战日寇,共歼敌5000余名,名震天下。
“玉帅”冯圣良亲自率领的铁军与日军激战正酣,世世代代居住在黄谷畈集镇的几千名群众死活不肯向后方转移,他们在族长的带领下,不分男女老幼,纷纷给前方送衣、送饭、送水,声援慰问铁军抗日将士。
留守在大名府上天梯兵工厂的“玉帅”冯圣良的副官杜春阳,得知前方战事吃紧,赶紧备足弹药,除留下500人继续驻守在此地,连夜率领6500名铁军预备队士兵赶赴黄谷畈。
身为大名府警察局长的施德库,自知责任重大,精心挑选出3500名警察,跟随杜春阳率领的铁军预备队赶往前线增援,他自已则亲自带领着剩下1500人的警察部队,日夜在城区巡逻,不敢有丝毫懈怠。
而刘春霖不顾体弱多病,与冯圣良的夫人曹战英四处奔走,呼吁各行各业民众积极行动起来,组织接力,协助铁军士兵们往前线运送枪支弹药和粮食补给,就连育才学校的半大孩子们,也在何冰娇、苏雅馨等教师们的带领下,力所能及为前方将士们提供支援。
《自由之声》报社也相继派出战地记者,身临其境,将铁军将士们奋勇杀敌的场景通过文字和照片报道出来,尤其是铁军大刀队斩杀数千名日寇的壮举,在大名府乃至全国大部分地区反响热烈。
一时间,大名府军政自治区及周边省份,群众间的抗日浪潮在极短的时间内空前高涨。
得益于广大民众源源不断地声援与呐喊助威,身处抗日最前线的铁军将士们信心倍增,接连与日军浴血奋战近一个月,尽管伤亡较大,却无一人胆怯退让,誓死保卫家园。